孙婷婷
-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论完善和提升茶学专业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 2010年
- 本文简述了中国茶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分析了茶学专业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茶学专业教材质量工程建设,建立定期更新教材的长效机制;搭建和完善茶学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科研与服务平台;实现茶学专业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等完善和提升茶学专业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的策略。
- 单治国张春花袁文侠孙婷婷周红杰
- 关键词:茶学高等教育课程体系
- 普洱茶发酵样品细菌和真菌DNA同时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为建立提取普洱茶发酵样品中微生物DNA的方法。首先比较了3种发酵样品中菌体收集方法,其次改进了omega小量植物DNA提取试剂盒的提取方法,以DNA的纯度、提取率和细菌16S rDNA、真菌β-微管蛋白基因PCR扩增为指标,评价提取DNA质量。实验发现茶样(5g)加Tween-NaCl缓冲液(50mL),静置30min,超声波振荡10min,离心(10min,12000r/min)的菌体收集方法和在omega小量植物DNA提取试剂盒中引入液氮研磨、溶菌酶和破壁酶联合裂解细胞的方法提取的DNA纯度好,可以分别扩增出细菌16S rDNA和真菌β-微管蛋白基因。建立了普洱茶发酵样品细菌和真菌DNA同时提取方法,为开展普洱茶固态发酵过程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 孙婷婷赵明李亚莉张春花梁丽袁文侠周红杰
-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
- 普洱茶发酵清洁化车间的设计及环境湿度的控制被引量:12
- 2011年
- 传统的普洱茶发酵是采用人工在车间内自然渥堆发酵,这种发酵方式不能保证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湿度的均匀性,对普洱茶生产厂房和发酵车间进行设计和研究,将微生物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和电气控制技术融为一体,使普洱茶的生产规范化,并具有科学性。普洱茶发酵清洁化车间结合了传统发酵的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检测控制技术及设备,由湿度传感器、PLC主控设备、计算机处理系统、加湿设备和监控系统等构成。本文通过构建普洱茶发酵清洁化车间,对车间内的环境湿度进行控制,使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的环境稳定,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了生产试验,得到试验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处理,从试验数据中找出普洱茶发酵湿度对普洱茶品质形成影响的一些规律,为普洱茶发酵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相应的科学参数。
- 马振纲黄云战周红杰赵永洁孙婷婷熊同强龚加顺袁文侠
- 关键词:环境湿度
- 不同有益菌固态发酵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0
- 2010年
-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有益菌固态发酵普洱茶的香气成分,经气质联用分析鉴定,探讨了授权专利有益菌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ex Fr.、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 Fischer、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固态发酵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3.66%,其中萜烯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占33.5%;黑曲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8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74.77%;少根根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4.19%;酿酒酵母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9.15%。黑曲霉、少根根霉固态发酵的普洱茶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分别占31.24%、24.04%;酿酒酵母固态发酵的普洱茶萜烯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与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含量都比较高,分别达21.89%、24.07%。感官审评表明,绿色木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回甘,香气陈香透花-木香;黑曲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陈香透花果香;少根根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甘滑,陈香浓;酿酒酵母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和甘滑,香气陈香较显。
- 张春花单治国袁文侠李亚莉孙婷婷秦太峰夏凯国任洪涛李国荣周红杰
- 关键词:普洱茶有益菌固态发酵香气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