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大型底栖生物
  • 1篇底栖动物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生物量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物量
  • 1篇小型底栖生物
  • 1篇海洋生态
  • 1篇丰度

机构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孙昕雨
  • 1篇周红
  • 1篇华尔
  • 1篇许书会
  • 1篇张凯
  • 1篇雷莹

传媒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黄、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本文利用2011年6.13至6.30(夏季航次)、2011年11.24至12.6(冬季航次)、2012年5.5至5.20(春季航次)在黄、渤海(31°N-40°N,120°E-128°E)的大型底栖动物采泥的调查数据,结...
孙昕雨
关键词:海洋生态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
文献传递
夏冬两季舟山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3年
于2010年7月(夏季)和2011年1月(冬季)对舟山朱家尖东沙砂质潮间带进行调查,分析了东沙砂质潮间带的环境因子和小型底栖生物的组成、丰度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小型底栖生物夏、冬两季平均丰度为(495±250)ind.10cm-2,夏、冬两季平均生物量为(948±443)μg dwt.10cm-2。共鉴定出12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按丰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类群,占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49%,其次为涡虫(29%)和底栖桡足类(12%);按生物量依次是涡虫(54%)、腹毛虫(16%)和线虫(15%)。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存在潮带差异,高潮带大于中潮带;生物量无潮带差异。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在夏季表层(0~4cm)分布最多(43%),向深层呈现递减趋势;冬季在各层分布较为均匀,次表层(4~8cm)分布最多(29%)。小型底栖生物及主要类群的丰度受环境因子影响显著,总丰度与气温、间隙水温度、盐度和沉积物初级生产水平密切相关。
许书会周红华尔雷莹张凯孙昕雨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生物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