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秀丽
- 作品数:18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演化博弈论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创新及其管理策略被引量:9
- 2011年
- 高校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制度建设促进了社团的创新,社团创新带来的积极效应促使高校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和制度建设。从本质上看,社团的创新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高校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和构建的制度环境并非从一开始就能够促进社团的创新,为实现演化博弈的稳定均衡状态,高校的管理策略必须根据社团的反应不断调试,在不断调整、试错过程中构建最优的激励政策和制度环境,从而促进社团与高校的良性互动,增强社团的创新效率,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益。
- 杨连生胡继冬孟秀丽
-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社团管理演化博弈
- 1999年-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分布形态计量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以1999年-2009年1 08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优秀博士论文的区域分布、授予单位、学科领域的分布形态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优秀博士论文在区域、学位授予单位、学科几个层面的分布都显示出不均衡的状态,而这种不均衡背后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因素在起作用。
- 柴玥孟秀丽杨中楷
- 关键词:优秀博士论文
- 工程博士培养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探析被引量:5
- 2016年
- 工程博士培养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是高校和企业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导向,为实现技术进步和知识增值,解决复杂工程问题,集聚优势资源开展深度合作,在联合培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成为工程技术领军人才过程中,形成内在机理和联合方式,具有项目导向性、前沿高端性和跨学科创新性。可从高效的资源共享机制、良性的竞争合作机制和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着手构建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以期提高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的质量。
- 吴卓平孟秀丽杨连生
- 学研产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1
- 2011年
-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任务。基于研究型大学创新教育的相关理论,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探讨了学研产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 王海龙孟秀丽
- 关键词:学研产
- 服务性学习——高校学生社团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被引量:3
- 2011年
- 高校学生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和促进社团创新是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所要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从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特征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分析服务性学习与社团创新发展的关系,探究服务性学习与高校社团建设的契合点,从而发现服务性学习是促进学生社团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强化社团活动的反思性,推动社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增强社团成员的合作性,推动社团组织形式的创新;丰富社团活动类型,促进社团活动形式的创新;积极与社会相结合,实现社团发展空间的创新。
- 胡继冬孟秀丽
- 关键词:服务性学习高校学生社团
- 中美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 孟秀丽
- 技术科学视角下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探析被引量:2
- 2013年
- 认为实践是工程的灵魂与根本,而技术科学是连接自然科学与工程实践的纽带,技术科学素养是工程技术人才实践活动的精神文化保障。从技术科学的视角探讨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问题,认为工程硕士应该具备三种实践能力,即:独立开展工程实践的动手操作能力、从工程实践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性升华的能力、基于现实需要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同时指出了培养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五个着力点。
- 孟秀丽杨连生吴卓平
- 关键词:工程硕士工程教育研究生教育
- “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工程博士胜任力探析被引量:3
- 2016年
- 阐述了工程博士胜任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指出了工程博士胜任力的培育途径,认为要在工程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引导和激发工程博士生的潜力,提升胜任力,使其成为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可从重视工程文化育人、成立工程博士生教育协会、构建高端实践导向的工程博士生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展工作。
- 吴卓平孟秀丽杨连生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胜任力
-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系统分析及其管理路径被引量:3
- 2011年
- 从系统理论的视角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由于工程硕士教育环境的开放性、教育系统多主体的自主性、系统内各类关联引发的复杂性等原因,导致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系统呈现多方面的复杂性。以此为依据总结和提出应构建相应的教育管理平台与管理机制,以确保工程硕士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展开。
- 孟秀丽杨连生
- 关键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系统
- 从国际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计划看面向知识发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被引量:2
- 2011年
- 对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多伦多大学三所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本科科研计划的特色进行比较,总结了以基于问题探究的互动式研讨、面向知识发现的研究型教学和注重能力形成的体验性实践为基本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提供参考。
- 王海龙孟秀丽
- 关键词:知识发现本科生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