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娟
- 作品数:1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Ang-2、Tie-2与ER-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检测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2(Tie-2)和雌激素受体α(ER-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30例内异...
- 宋娟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素-2在位内膜
- 文献传递
- hnRNP A1的增强型绿色荧光标记及细胞应激定位分析
- 2014年
- 目的构建包含有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A1蛋白编码区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hnRNP A1,并对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的hnRNP A1蛋白进行细胞应激共定位分析。方法提取HeLa细胞总RNA,以针对hnRNPA1-3′非翻译区的特异性片段为反转录引物,反转录出包含hnRNP A1编码区序列的cDNA,并以其为模板,降落PCR法扩增出带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位点的目的基因,利用双酶切法分别酶切目的基因片段和线性pEGFP-C1,在T4-DNA连接酶的催化下将两者连接构建成pEGFP-C1-hnRNP A1重组质粒,然后将重组质粒转染入HeLa细胞内,以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hnRNP A1的荧光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EGFP与hnRNP A1的融合表达情况,最后进行细胞原位杂交及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在氧化应激状态下EGFP-hnRNP A1蛋白与poly(A)+mRNA(应激颗粒的标记成分)及DPC1a(加工体的标记蛋白)的应激共定位。结果以单/双酶切及基因测序法鉴定构建的重组质粒无误,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印迹结果检测到绿色荧光融合蛋白的表达;EGFP-hnRNP A1蛋白与poly(A)+mRNA呈现共定位,但与DPC1a无共定位关系。结论重组pEGFP-C1-hnRNPA1质粒成功构建并表达,应激状态下EGFP标记的hnRNPA1参与应激颗粒的构成。
- 高星杰宋娟葛林付雪孙晓明张纬何津岩姚智杨洁
-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质类HNRNPPEGFP-C1
- SND1蛋白与HuR蛋白相互结合作用
- 2014年
- 人源SND1(staphylococcal nuclease domain containing 1)蛋白由N端的SN(staphylococcal nucleases)结构域和C端的TSN(Tudor-SN5)结构域组成,其中SN结构域又包含SN1~SN4四个重复的功能片段.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SND1蛋白可以通过SN结构域与G3BP(Ras-GAP SH3 domain-binding protein)蛋白相互结合,共同参与细胞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SGs)的形成.SGs是真核细胞在受到氧化应激、病毒感染等外界刺激时在胞浆内形成的与RNA代谢相关的颗粒状结构.对于SGs的成分鉴定及相互作用的分析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中,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以抗SND1抗体可以共沉淀出HeLa细胞内另一个重要的应激相关人类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蛋白.另外,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FLAG-HuR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入HeLa细胞,成功过表达外源性的FLAG-HuR融合蛋白,再以抗FLAG标签抗体又可以反向共沉淀出内源性SND1蛋白,证明SND1与HuR之间存在蛋白质间的相互结合作用.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当给予HeLa细胞0.5 mmol/L亚砷酸钠氧化应激时,SND1与HuR蛋白共同定位于胞浆中的SGs结构中.GST-pulldown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截短的SN结构域可以结合HuR蛋白,其中以SN1功能片段的结合能力最强,表明SND1蛋白是通过SN结构域与HuR蛋白形成应激复合物,参与SGs的胞浆组装.并不定位于SGs的TSN结构域亦可结合HuR蛋白,提示SND1-HuR的蛋白相互作用可能并不局限于SGs,具有其它方面的功能意义.
- 高星杰张毅宋娟付雪苏超张桂敏张春燕于林姚智杨洁
- 关键词:免疫共沉淀结构域
- Tudor-SN蛋白TSN结构域亚结构片段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 2011年
- 目的:研究人类Tudor-SN蛋白TSN结构域4个亚片段的功能,构建重组质粒pEGFP-C2-Tudor-SN-TSN(Ⅰ一Ⅳ)。方法:以重组质粒pSG5-Tudor-SN-flag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目的基因,将双酶切后带有粘性末端的目的片段和pEGFP-C2载体连接,从而构建重组质粒pEGFP-C2-Tudor-SN-TSN(I-IV)。将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的荧光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可见Tudor-SN-TSN(Ⅰ~Ⅳ)的cDNA片段;脂质体转染重组质粒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Western印迹后可在相应位置检测到融合蛋白pEGFP-C2-Tudor-SN-TSN(Ⅰ~Ⅳ)。结论:真核pEGFP-C2-Tudor-SN-TSN(Ⅰ~Ⅳ)重组质粒构建及表达成功。
- 钱宝鑫高星杰朱梦瑜杨震霞宋娟段中潮邵洁杨洁
- 关键词:DNA结合蛋白质类质粒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 肺上皮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 研究目的:慢性堵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渐进性的肺部疾病,这表现在大气道(慢性气管炎),小气道和肺泡(肺气肿)。暴露于香烟烟雾...
- 宋娟
- 关键词:DNA甲基化
- 多功能G3BP应激蛋白的红色及蓝色荧光标记
- 2013年
- 目的:分别构建含有樱桃红荧光蛋白和蓝色荧光蛋白(BFP)标签的应激蛋白G3BP表达质粒,实现活细胞内G3BP蛋白的红/蓝色荧光标记。方法:以重组质粒pEGFP-C1-G3BP为模板,PCR法扩增出目的基因,分别利用EcoRI和BamHI双酶切法将目的片段连接到pmCheery-C1和pEBFP-N1载体上,再将构建成功的pmCheery-C1-G3BP和pEBFP-N1-G3BP重组质粒转染入HeLa细胞内,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红/蓝色荧光蛋白与目的蛋白G3BP的融合表达以及在活细胞内的共定位情况。结果:以单/双酶切及基因测序法鉴定构建的重组质粒均无误,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印迹结果均检测到红/蓝色融合蛋白的表达,共定位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均可在HeLa细胞胞浆中形成应激颗粒。结论:pmCheery-C1-G3BP和pEBFP-N1-G3BP构建成功,对G3BP蛋白的红/蓝色荧光标记有助于进行其在细胞应激方面的机制研究。
- 高星杰葛林付雪张毅宋娟何津岩姚智杨洁
- 关键词:细胞应激重组质粒
- 人类P100蛋白过表达和降表达慢病毒质粒构建及其过表达和降表达白血病细胞株的建立
- 2013年
- 目的:分别构建人类P100蛋白过表达和降表达慢病毒载体并建立其过表达(NB4-pCDH-p100)和降表达(NB4-pLKO-shp100)的NB4人白血病细胞系。方法:对于人类P100蛋白过表达慢病毒质粒构建,利用Eco RI和BamHI限制性内切酶对已构建好的质粒pEGFP-C2-p100进行双酶切以获得p100基因片段,回收纯化后连接到慢病毒载体pCDH1-MCS1-EF1-copGFP上;对于人类P100蛋白降表达慢病毒质粒构建,设计针对人类p100基因的siRNA序列,进一步合成靶序列的Oligo DNA并构建pLKO.3G-shp100质粒。将构建好的P100蛋白过表达和降表达质粒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假病毒颗粒。收集浓缩假病毒颗粒感染NB4细胞,并筛选单克隆细胞株。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效率,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株中P100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鉴定,观察到插入的人类p100片段和其干扰片段,并获得了P100蛋白过表达和降表达NB4细胞株,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到感染效率达90%以上,Western blot方法证实NB4-pCDH-p100细胞株中P10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NB4-pLKO-shp100细胞株中P10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成功构建了人类P100蛋白过表达和降表达慢病毒质粒并建立其过表达和降表达白血病细胞株,可为有关人类P100蛋白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 支蕾宋娟姚智杨洁
-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质粒白血病RNA干扰
- TNFSF15表达下调或缺失对卵巢癌组织中肿瘤新血管形成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TNFSF15)在人卵巢癌标本中的表达及在小鼠体内TNFSF15对卵巢癌血管生成及卵巢癌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组(12例)、卵巢癌组(94例)中TNFSF15的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雌性C57BL/6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重组TNFSF15注射组(实验组)、TNFSF15-shRNA处理组(A组)、shRNA-对照组(B组),每组6只,各组均采用皮下注射ID8细胞制备小鼠荷瘤模型,实验组采用腹腔注射重组TNFSF15蛋白,A、B组采用TNFSF15-shRNA干扰其内源性表达的方法,通过检测小鼠肿瘤组织MVD值并测量肿瘤体积大小,观察其对小鼠卵巢癌细胞系ID8在小鼠C57BL/6体内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卵巢癌组织标本中TNFSF15表达显著降低(P<0.01),且Ⅲ/Ⅳ期TNFSF15阳性表达率较Ⅰ/Ⅱ期降低(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小鼠肿瘤组织中MVD值降低且肿瘤体积减小(P<0.05),而A组较B组MVD值升高且肿瘤体积增大(P<0.05)。结论:卵巢癌微环境中TNFSF15表达下调或缺失是肿瘤新血管形成的前提条件。
- 宋娟张秋月顾欣许静静李凤舞谷超邓为民
- 关键词:卵巢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新血管形成
- Human tudor staphylococcal nuclease(Tudor-SN) under cellular stress stimuli
- SGs(stress granules) and PBs(processing bodies) are mRNA containing cytoplasmic structures that are assembled ...
- 高星杰杨洁宋娟付雪苏超
- 文献传递
- Tudor-SN蛋白,一种新的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功能蛋白
- 细胞周期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细胞通过周期时相的变迁完成个体的发育和自我的更新。细胞周期的调控是决定各类细胞命运的关键,涉及Cyclin、CDK、CKI等多种调控因子的参与,它们相互协同作用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调控网...
- 苏超宋娟Adiam Teche刘欣高星杰王鑫廷张桂敏赵虹杨洁
- 关键词: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