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支气管镜术毕癔症反应的防治
- 2014年
- 自从1964年池田茂人创制纤维支气管镜并应用于临床。我国70年代初期引进此项先进技术[1],90年代初期引进电子支气管镜技术应用至今。当今,呼吸专科医生仅根据详细的临床症状及全面的体格检查,很难对一些肺部病变的疑难杂症能作出早期诊断。为了这些疑难复杂病症能早期明确诊断,减少漏诊误诊,必须进行相关有创检查如电子支气管镜、经皮肺活检、胸腔镜等。我院是二甲医院,呼吸专科医生已熟练掌握了电子支气管镜活检、支气管镜肺活检、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支气管镜纵隔淋巴结穿刺术、支气管镜取异物术等操作技能,充分利用这些检查手段,可使肺部病变的疑难病症及时诊断及早治疗,从而不断提高临床学-病理学-治疗学的技术。我科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系列诊治术至今25年。在这25年中,术毕发生癔症性昏迷反应5例,报告给大家,引起大家的重视,对术前精神焦虑的患者要特别警惕癔症性昏迷反应,以防医患纠纷。
- 戴新刚黄柳柳戴梅仙沈立飞杨旭芒
- 关键词:癔症性经皮肺活检有创检查熟练掌握漏诊误诊精神焦虑
- 盐酸戊乙奎醚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救治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急诊科2005年2月-2008年8月采用盐酸戊乙奎醚取代阿托品救治12例重度AOPP,具体用法为:盐酸戊乙奎醚首次肌肉注射4—6mg,30分钟后再次肌肉注射首剂半量2—3mg,及早达到戊乙奎醚化后用维持量。结果:本组12例均抢救成功,无一例死亡。救治30—50分钟12例均达到戊乙奎醚化。2例深昏迷转入ICU后分别于2.5小时、20小时清醒,其余10例均在30-60分钟内清醒。2例低血压在20~30分钟内血压升至正常。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急诊救治重度AOPP疗效满意。
- 高慧黄柳柳戴梅仙戴新刚杨旭芒
- 关键词:有机磷化合物中毒盐酸戊乙奎醚
- 活检枪联合胸膜活检套管针经皮肺活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价活检枪联合胸膜活检套管针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肺部周围性肿块,在CT引导下选定活检的最佳方位与深度,根据"十"字标记插入胸膜活检套管针,固定套管针的方位,拔出套管针芯,插入TSK活检枪,进针后反复切割,取得标本后福尔马林固定,送检病理。结果 100例病人全部活检成功。病理诊断肺癌81例,11例为良性病变,未明确诊断8例。在100例中病理确诊92例,确诊阳性率达92%。结论活检枪联合胸膜活检套管针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材多,病理确诊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戴梅仙戴新刚黄柳柳沈立飞杨旭芒
- 关键词:肺活检活检枪套管针肺周围性病变
- 溧阳市三年内肺结核误诊的原因分析
- 2010年
- 戴梅仙戴新刚黄柳柳沈立飞杨旭芒孔卫荣
- 关键词:肺结核误诊
- 蛇眼穴刺血挑毒法治疗大面积带状疱疹的护理
- 2012年
-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人体脊神经的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神经细胞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通常以患病神经节支配的皮肤区域出现节段性群集性丘疱疹,受累神经通路部位的肌肉、皮肤闪电针刺样灼痛为两大临床主症。我科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共收治住院大面积溃烂的带状疱疹5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在止痒止痛、止疱结痂、及早脱痂、防治后遗神经痛方面,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徐惠华蒋丽华戴梅仙
- 关键词:大面积带状疱疹护理
- 危重病症与不典型甲减漏诊的剖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危重病患者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漏诊原因,以指导临床能早期诊断。方法对12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有感染,10例有心功能不全和呼吸衰竭,5例合并慢性肺心病,3例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均有皮肤干燥、便秘腹胀、食欲减退、活动减少、记忆力下降等,因特征性地表现为持续性的低钠血症而检查甲状腺功能获诊。结果有10例在积极救治原发病的同时继续补钠,及时应用甲状腺素(雷替斯)替代治疗而痊愈。1例转上级医院后半个月死亡,1例因经济困难自动出院后中断治疗而失访。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如遇持续性的低钠血症,应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可能,及时做相应检查以挽救患者生命。
- 戴梅仙戴新刚杨旭芒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低钠血症危重症
- 以顽固性低钠为特征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重症感染1例被引量:4
- 2010年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甲状腺激素产生减少的一种综合征。典型的甲减具有疲劳、乏力、怕冷、汗少、黏液性水肿、心动过缓等特征,加上原有甲亢手术及碘治疗病史或席汉征病史等,一般不难做出诊断。
- 戴梅仙戴新刚何蕾董桂芬葛科伟杨旭芒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重症感染甲状腺激素黏液性水肿心动过缓甲亢手术
- 利福平吡嗪酰胺联合抗痨致肝损17例临床分析
- 1999年
- 戴梅仙
- 关键词:结核病利福平吡嗪酰胺
- 特发性气胸胸膜腔造影的临床意义
- 1999年
- 1987年以来,对临床诊断的15例青中年特发性气胸进行了胸膜腔造影,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特发性气胸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21~50岁。全胸片示右侧气胸7例,左侧气胸8例,肺压缩30~90%。 患者平卧在X线机床上。
- 戴梅仙
- 关键词:气胸特发性
- 微创引流在胸腔积液早期病因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在胸腔积液早期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B超定位的穿刺点,选用14号深静脉导管穿刺针穿刺,对300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微创引流。首次引流时留胸腔积液送常规、生化、结核抗体、肿瘤标记物等检查。结果:良性胸腔积液220例,1周内诊断病因的180例,2周内诊断30例,3周内诊断的10例。恶性胸腔积液80例,1周内诊断的50例,2周内诊断20例,3周内诊断10例。结论:14号深静脉导管作微创引流胸腔积液,可以达到早期病因学诊断之目的。患者依从性好,安全简便,疗效好,是胸腔积液微创引流进行早期诊断的最佳选择。
- 葛科伟戴梅仙
- 关键词:胸腔积液微创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