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刚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 国外南极考察管理机构与考察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本文在分析一些国外南极主管机构的基本职能、规模、科研与后勤支持能力、南极考察组织与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得出目前世界各国南极考察管理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基金会项目管理模式、南极局政府职能管理模式和研究机构科学主导管理模式。此外,简要地分析了南极条约体系对一些国家南极政策和南极考察管理的影响,并对我国南极考察管理优化问题提出参考性建议。
- 凌晓良龙威张侠朱建刚李升贵孙依昂
- 关键词:南极考察政府职能
- 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科考队员睡眠质量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北极特殊环境对科考队员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参加我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的科考队员(131人)在出行前、北极考察期间、考察结束后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并记录队员的入睡时间点、晨起时间点、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结果共发放问卷131份,回收有效问卷88份。88名队员中男77名、女11名,年龄为22~50(48.1±17.9)岁,包括船员18人、科考队员70人。考察期间队员的中位晨起时间点比出行前早180 min,入睡时间长于出行前及考察结束3个月后[(45.23±25.84)min vs(18.45±14.34)min、(19.50±12.57)min,P均<0.01],夜晚睡眠时间短于出行前及考察结束3个月后[(6.83±2.24)h vs(8.36±1.45)h、(8.14±1.45)h,P均<0.01]。根据PSQI量表评分,考察期间队员的睡眠质量下降、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效率下降、催眠药物使用增加,与出行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极地极昼及低温环境显著影响北极科学考察时科考队员的睡眠节律,导致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助眠药物使用增加,这可能影响到队员的工作状态。
- 倪俊声王丽萍陈曦侯国军李鹏鹏朱建刚张体军黄罡
- 关键词:极昼入睡和睡眠障碍高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