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朝晖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膀胱
  • 4篇基因
  • 4篇膀胱癌
  • 3篇移行细胞
  • 3篇移行细胞癌
  • 3篇增殖
  • 3篇上皮
  • 3篇微小RNA
  • 3篇细胞癌
  • 3篇反义
  • 3篇膀胱移行细胞
  • 3篇膀胱移行细胞...
  • 2篇增殖细胞
  • 2篇增殖细胞核
  • 2篇增殖细胞核抗...
  • 2篇上皮-间充质...
  • 2篇逆转
  • 2篇逆转录
  • 2篇前列腺

机构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九江学院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4篇朱朝晖
  • 8篇曾甫清
  • 3篇杨锦建
  • 3篇鲁功成
  • 3篇童强松
  • 3篇魏金星
  • 3篇王智宇
  • 3篇赵军
  • 2篇顾朝辉
  • 2篇杨雄
  • 1篇吕磊
  • 1篇李虹
  • 1篇杨栋
  • 1篇袁帅
  • 1篇张良
  • 1篇李璐璐
  • 1篇汪良
  • 1篇侯腾
  • 1篇汪星
  • 1篇袁敬东

传媒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4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的临床效果。方法468例VC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经腹股沟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术后睾丸坠胀、疼痛等不适缓解程度,婚后不育VC患者精液质量改善情况,性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6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40个月,显效216例,有效180例,无效72例,总有效率84.6%。术后并发睾丸鞘膜积液5例,复发3例,切口感染、轻度脂肪液化4例。术后未发现睾丸萎缩、急慢性附睾炎、阴囊血肿、输精管损伤等并发症。60例婚后不育VC患者精液质量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可明显减轻VC患者阴囊、睾丸胀痛等不适,改善性功能障碍;可明显改善婚后不育VC患者的精液质量,提高自然妊娠率。
张良朱朝晖向威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不育无精子症性功能障碍
膀胱移行上皮癌临床进展与微小RNA-107调节脂质代谢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脂肪酸合酶(FASN)与膀胱移行上皮癌(BT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与微小RNA(miRNA,miR)-107、Snail1的表达相关性.方法 选用膀胱移行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48例,每例标本均选用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远端正常黏膜作为对照.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切除标本中的miR-107、Snail1、ChREBP、FASN的表达,并分析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ChREBP、FASN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12.278±4.035比8.442±7.658,13.536 ±4.776比9.183±6.112,P<0.05),其在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高于乳头状瘤,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14.963±5.367比10.738±5.332,14.558±7.728比9.738±5.332,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2) miR-107与ChREBP、FASN在BTCC中表达呈正相关,癌旁组织中miR-107、Snail1与ChREBP、FASN表达呈负相关(67.5%比32.4%,73.0%比27.0%,P<0.05).结论 ChREBP、FASN与膀胱移行上皮癌病理分级相关,miR-107可能通过调控ChREBP、FASN通路,改变肿瘤细胞内传统代谢通路,促进膀胱癌进展.
王智宇顾朝辉杨锦建朱朝晖曾甫清魏金星
关键词:脂肪酸合酶膀胱移行细胞癌上皮-间充质转化
短发夹状RNA对PC-3M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研究短发夹状RNA(shRNA)对PC 3M细胞中端粒酶逆转录酶(hTRT)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 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hTRT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psilencer TRT,在质脂体介导下转染人前列腺癌PC 3M细胞,应用RT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TRT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应用SYBR Green染色法检测端粒 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重组体psilencer TRT转染细胞24h和48h后显著下调hTRTmRNA及蛋白水平,作用 48h后,其抑制率分别为85.39%和79.17%,较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随着时间的延 长,端粒酶活性亦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利用短发夹状RNA干扰技术能有效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为前 列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平浩陈晓春叶哲伟胡晓勇朱朝晖赵军
关键词:基因表达短发夹状RNA前列腺癌端粒酶逆转录酶
小鼠膀胱整标本的制备方法探讨
2011年
目的:探讨制备小鼠膀胱整标本的方法.以及整标本技术在尿路上皮形态学中的应用。方法:取C57BL/6小鼠膀胱组织制作整标本.对制作完成的标本进行切片核染色和整标本核染色。用解剖显微镜.表面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整标本膀胱的大体和超微形态.并建立小鼠膀胱上皮的3D成像。结果:小鼠膀胱整标本组织形态良好.膀胱上皮完整.表面平坦.黏膜皱襞全部消失。共聚焦荧光显微镜逐层扫描可观察到膀胱上皮全层及上皮下间质层。结论:小鼠膀胱整标本的制备简便易行.可弥补连续切片无法达到的组织整体观。可以用于组织形态学的分析研究.对于膀胱上皮发生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侯腾杨雄李璐璐朱朝晖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
锯叶棕果实提取物治疗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锯叶棕果实提取物治疗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锯叶棕果实提取物单药治疗30例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患者8周,分别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剩余尿量、IPSS评分及QO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剩余尿量、IPSS评分及QO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前列腺体积则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锯叶棕果实提取物能有效改善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
杨栋吴晓飞朱朝晖杨雄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
微小RNA-10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检测不同临床分期膀胱移行上皮癌(BTCC)组织中微小RNA(miRNA,miR)-107的表达水平,探讨miR-107调控通路与BT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BTCC手术切除标本56例,每例标本均选用癌组织中心及其远端正常黏膜对照.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切除标本中的miR-107、let-7、Dicer、Ras/高迁移率族蛋白A2 (HMGA2)、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1(ZEB1)/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2(ZEB2)的表达,并分析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 miR-107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14.983±6.215比9.124±5.595),其在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高于非浸润性,并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有关(15.183±6.035比11.728±5.472,14.663±5.215比10.983±5.674,P<0.05),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let-7下游调控因子Ras/HMGA2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89.3%比23.2%,80.3%比28.6%,P<0.05);let-7、Dicer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黏膜(P<0.05);(2) miR-107与let-7、Dicer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miR-107与BTCC临床分期相关,可能通过调控let-7、Dicer通路,从而介导膀胱癌发生、发展.
王智宇顾朝辉杨锦建朱朝晖曾甫清魏金星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上皮-间充质转化
药物性阴茎双功能超声在诊断双干背深静脉漏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药物性阴茎双功能超声(PPDU)在双干背深静脉漏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为双干背深静脉漏组患者32例和单干背深静脉漏组患者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PPDU的诊断结果、超声图像特征、背深静脉和海绵体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阴茎海绵体造影(CG)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PPDU对双干背深静脉变异的诊断准确性为81.3%。双干背深静脉漏组和单干背深静脉漏组患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0%和92.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干背深静脉的内径与双干背深静脉任意一支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小于双干背深静脉的两支静脉内径之和(P<0.05);双干背深静脉漏组与单干背深静脉漏组患者的背深静脉流速、海绵体动脉的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峰值速度(EDV)及其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CG诊断双干背深静脉漏4例,其余均表现为单支背深静脉漏。结论:PPDU对双干背深静脉变异的诊断较CG更有优势,能准确诊断背深静脉漏及受累支数,可作为双干背深静脉漏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贾慧军庞雪芹宋悦李虹张丹青王进朱朝晖杨亚利
关键词: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彩色多普勒超声
PCNA反义cDNA基因转导抑制人膀胱癌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基因反义cDNA对人膀胱癌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 方法 构建PCNA反义cDNA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膀胱癌EJ细胞 ,通过细胞生长曲线、MTT比色分析、H3 TdR掺入法检测癌细胞增殖活性 ,流式细胞仪 (FCM )分析细胞周期时相变化 ,SABC免疫组化观察癌细胞PCNA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PCNA反义cDNA导入后 ,膀胱癌EJ细胞生长速率显著减慢 (P <0 .0 1) ,增殖活性抑制率 5 9.0 2 % (P <0 .0 5 ) ,DNA合成速率降低 5 2 .31% (P <0 .0 1) ,S期细胞减少 ,细胞周期阻滞于G0 /G1期 ,PCNA蛋白表达显著减弱 (P <0 .0 5 ) ,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PCNA反义cDNA基因转导能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的PCNA蛋白表达及体外增殖活性 。
曾甫清童强松朱朝晖赵军鲁功成
关键词:反义技术膀胱癌细胞增殖基因转导CDN
微小RNA-107靶向调控Let-7、 Dicer促进膀胱癌细胞侵袭转移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107对膀胱移行细胞癌侵袭转移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miR-107模拟物和抑制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在体外瞬时转染膀胱癌细胞株T24,转染72 h后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的方法检测Let-7、Dicer、Ras/人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1(ZEB1)/ZEB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Dicer、Ras/HMGA2、ZEB1/ZEB2蛋白的表达变化;细胞划痕实验、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吖啶橙/溴乙锭(AO/EB)荧光染色法反映细胞转移潜能和凋亡的变化.结果 转染miR-107模拟物后:(1)膀胱癌细胞株中Let-7的表达量明显降低,F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as、HMGA2在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 F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icer蛋白质水平被显著抑制,而核转录因子ZEB1/ZEB2表达增强.转染miR-107抑制物后,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形态由间质表型向正常上皮表型转化,体外实验表明膀胱癌细胞的运动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17.5±1.4)%比(77.4±0.9)%],凋亡率增高(13.7%比34.2%).结论 miR-107在膀胱癌细胞中高表达,可能通过调控Let-7、Dicer的表达增强膀胱癌细胞增殖,诱发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过程及侵袭转移.
王智宇杨锦建朱朝晖曾甫清魏金星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LET-7DICER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BIU-87细胞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袁敬东曾甫清朱朝晖鲁功成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增殖细胞核抗原反义寡脱氧核苷酸BIU-87细胞基因转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