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胜
- 作品数:78 被引量:202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疆农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新疆早熟陆地棉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 为弄清新疆早熟陆地棉的遗传背景、群体结构及为进一步进行关联分析提供理论支持,选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41份新疆北疆地区近50年来选育及推广的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最终8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检测到50...
- 叶春秀李全胜李有忠庄振刚谢宗铭
- 关键词:早熟陆地棉SSR
- 揭膜时间对滴灌玉米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2023年
-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不覆膜(T0)、出苗后揭膜(T1)、第二水前揭膜(T2)、第三水前揭膜(T3)、第四水前揭膜(T4)和不揭膜(T5)处理,测定玉米生长指标,研究揭膜时期对滴灌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时期揭膜对玉米的生长影响不一致,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揭膜对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影响较小;对在抽雄期至成熟期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影响较大,其中T3处理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T0处理。适时揭膜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其中,T3处理实收产量最高,较T0、T5处理分别增产25.46%和7.63%。将玉米实收产量(y)与揭膜时间(x)进行拟合,得出拟合方程为y=-0.3529x^(2)+58.677x+12074,R^(2)=0.8198;最高理论产量为14513.07 kg/hm^(2),最佳揭膜时间介于第三水和第四水之间。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北疆地区滴灌玉米最佳揭膜时间应在第三水至第四水之间,即六月底至七月初。
- 刘梦洁刘道梁飞李全胜李全胜王国栋
- 关键词:玉米揭膜滴灌
- 一种棉田根际土壤简便取样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棉田根际土壤简便取样装置,涉及土壤样品采集工具技术领域,包括铲壳和主杆,所述主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铲壳靠近上端两侧外壁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和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
- 吴奇峰高志建李全胜杨鹏高程斐
- 一种碳减排的生物有机液体肥料的生产及应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减排的生物有机液体肥生产及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养猪场粪污排出口对粪污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粪污进行堆垛,好氧发酵形成固体有机肥;液体粪污先进行厌氧发酵再进行好氧发酵,形成液体有机肥;固体有机肥加入液体...
- 吕宁张国丽陈云王国栋李全胜于航李有忠吴奇峰高志建石磊何江勇杨鹏
- 防治棉花黄萎病的肥料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防治棉花黄萎病的肥料,以质量百分比计,该肥料包括水溶有机物40‑70%,黄腐殖酸5‑10%,中微量元素20‑40%和微生物制剂1‑2%。该肥料的技术指标为:有机质≥30%,有益菌≥0.5亿/g,微量元素≥...
- 王军陈云吕宁王平石磊何江勇刘瑜李全胜樊庆鲁
- 文献传递
- 生物药剂滴施对棉花黄萎病及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9年
- 生物农药是当前棉花黄萎病绿色防治的重要途径.本研究设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生物药剂不同滴施用量(枯草芽孢杆菌粉剂15、30、45 kg·hm^(-2),"施倍健"哈茨木霉菌剂15、18、24 kg·hm^(-2),渝峰"99植保"15、22.5、30 kg·hm^(-2),中农绿康30、45和60 kg·hm^(-2))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药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了棉花黄萎病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全生育期平均防病效果达到50.0%~77.4%;木霉菌剂施药量18 kg·hm^(-2)的防效显著高于15和24 kg·hm^(-2),其他3种药剂防病效果均与施药量呈正相关.施药后土壤中病原菌大丽轮枝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且与防病效果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细菌的数量与物种丰度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施药后土壤放线菌的数量与物种丰度也显著增加,但放线菌数量在不同施药量间相差较大.土壤真菌的数量与物种丰度除木霉菌剂随施药量增加而增加外,其他3种药剂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减少.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施药组的防病效果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真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放线菌、硝化螺旋菌门细菌、子囊菌门真菌、壶菌门真菌丰度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与半知菌门真菌丰度呈显著负相关.建议在滴施用量上渝峰"99植保"30 kg·hm^(-2)、中农绿康60 kg·hm^(-2)、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剂45 kg·hm^(-2)、"施倍健"哈茨木霉菌剂18 kg·hm^(-2).
- 吕宁石磊石磊刘海燕司爱君李全胜张国丽
- 关键词:生物药剂棉花黄萎病防治高通量测序土壤微生物
- 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方法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棉花出苗期、蕾期、花期和铃期分别将第一水溶性组合肥、第二水溶性组合肥、第三水溶性组合肥和第四水溶性组合肥随水滴入棉花根系土壤中;第一水溶性组合肥、第二水溶性组合肥和第三...
- 陈云吕宁王军石磊刘瑜李全胜王平何江勇樊庆鲁
- 文献传递
-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被引量:9
- 2020年
- 为明确新疆不同地区造成棉花萎蔫,维管束变褐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发生现状,本研究对新疆47个主要植棉区有萎蔫症状且维管束变褐的棉花病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快速分离鉴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南疆20个地点,得到358个纯化菌株,黄萎病菌占81.8%,枯萎病菌占18.2%;北疆27个地点,得到495个纯化菌株,黄萎病菌占93.9%,枯萎病菌占6.1%。南北疆均以黄萎病为主,枯萎病南疆重于北疆。维管束病害的快速分离方法每分离一个样品只需2 min,污染率仅为6.7%。
- 张国丽谢宗铭冯自力李全胜朱荷琴吕宁孙国清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枯萎病
- 新疆早熟棉花不同水分下临界氮稀释曲线的构建与验证
- 2024年
- [目的]基于临界氮浓度(Nc),构建不同水分条件下早熟棉花氮营养指数(NNI)、氮吸收量(N_(upt))和累积氮亏缺量(N_(and))模型,为棉花氮素营养诊断提供快捷准确的方法,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方法]田间试验于2021和2022年在新疆石河子市进行,供试棉花品种为当地主栽早熟品种‘新石K-18’。试验采用完全区组设计,设置4个灌溉水量(W):中度亏缺(W1,3000 m^(3)/hm^(2))、轻度亏缺(W2,3750 m^(3)/hm^(2))、正常水分(W3,4500 m^(3)/hm^(2))、水分盈余(W4,5250 m^(3)/hm^(2));5个氮素(N)水平:0、225、262.5、300、337.5 kg/hm^(2),记为N0、N1、N2、N3和N4,共20个处理。出苗后第60、75、90、105、120天,取棉株样品,分为茎、叶和铃,吐絮后棉铃又分为铃壳、棉籽、皮棉,测定干物质量和氮浓度。在吐絮期调查棉花株数、单株结铃数、单铃重,以及皮棉产量和衣分。以植株干重与含氮量构建不同水分条件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Nc),采用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对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基于Nc,建立棉株氮营养指数、氮吸收量、累积氮亏缺量模型,用于不同水分条件下的棉花氮素最佳用量推荐。[结果]棉花各生育期地上部干物质、棉花产量、氮含量均随灌水与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籽棉与皮棉产量均以W3N3处理最高,分别为5892与2747 kg/hm^(2)。W1~W4各水分条件下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R~2分别为0.999、0.912、0.952、0.974,RMSE分别为0.284、0.280、0.243和0.269,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Nc的氮营养指数、氮吸收量与累积氮亏缺量模型,对不同水分条件滴灌棉花氮营养状况的诊断结果均表明N3 (300 kg/hm^(2))为最适施氮水平。综合棉花产量与氮含量,中度水分亏缺条件(W1)下的最佳施氮量为262.5 kg/hm^(2),轻度亏缺、正常水分和水分盈余(W2、W3和W4)条件下均为300 kg/hm^(2)。[结论]建立�
- 张雨鑫吕宁高志建李全胜张亚黎王国栋
- 关键词:棉花滴灌氮素诊断
- 解钾菌作用下的土壤钾素高效活化方法
- 本申请提供了解钾菌作用下的土壤钾素高效活化方法,涉及土壤活化技术领域,通过对解钾菌进行土壤解钾影响因子挖掘,获得影响因子及其影响函数关系;根据影响因子及其影响函数关系进行关系梳理,构建影响矩阵;获取目标土壤信息,根据目标...
- 杨鹏高志建石磊李全胜吕宁吴奇峰郑国玉忠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