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宁

作品数:57 被引量:214H指数:9
供职机构:新疆农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棉花
  • 14篇土壤
  • 13篇黄萎病
  • 11篇棉花黄萎病
  • 6篇滴灌
  • 6篇生物菌
  • 5篇微生物
  • 5篇灌溉
  • 4篇新疆棉
  • 4篇新疆棉花
  • 4篇玉米
  • 4篇生长性状
  • 4篇水滴
  • 4篇黄萎病防治
  • 4篇根系
  • 3篇盐碱
  • 3篇养分
  • 3篇药剂
  • 3篇植物
  • 3篇生物药剂

机构

  • 57篇新疆农垦科学...
  • 18篇石河子大学
  • 3篇安徽工程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北汽车工业...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7篇吕宁
  • 25篇石磊
  • 23篇李全胜
  • 19篇陈云
  • 17篇张国丽
  • 12篇高志建
  • 11篇刘瑜
  • 10篇王国栋
  • 10篇尹飞虎
  • 9篇王军
  • 8篇谢宗铭
  • 7篇梁飞
  • 6篇何江勇
  • 6篇何帅
  • 5篇王克全
  • 4篇武冬梅
  • 4篇向晓黎
  • 4篇郑国玉
  • 4篇祝宏辉
  • 4篇孙国清

传媒

  • 7篇新疆农垦科技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棉花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绿洲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25
  • 8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10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套大田滴灌光伏提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套大田滴灌光伏提水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板、开关控制器、交流水泵、输出逆变器、直流水泵、MPPT控制器及蓄电池,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通过电缆与其他组件连接,太阳能光伏板与开关控制器连接,开关控制器根据光照强...
吕宁石磊曾胜和尹飞虎王国栋刘瑜王克全梁飞何帅郑国玉
文献传递
建设用地碳排放驱动因子及脱钩效应贡献分析--以安徽省为例被引量:5
2022年
基于安徽省统计数据,对建设用地碳排放量进行测度,然后运用扩展的Kaya等式和LMDI法对建设用地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进一步对脱钩效应及其贡献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安徽省建设用地规模以年均4.8%的速度不断扩张,同时,建设用地碳排放以年均12.87%的速度激增,到2019年达到747.23万吨。建设用地碳排放增加的驱动因素按贡献大小排序依次是能源强度、建设用地规模、经济增长和城市人口密度,促进建设用地碳排放减少的因素是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建设用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现弱脱钩,对脱钩经济增长努力有效的五大因素按贡献大小排序依次是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建设用地规模、能源强度和城市人口密度。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控建设用地规模等可成为未来安徽省抑制建设用地碳排放应优先考虑并重点采取的有效措施。
刘芳吕宁
关键词:建设用地碳排放LMDI模型
新疆耕地利用碳源/汇效应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贡献因子
2025年
为探明新疆耕地利用碳效应的长周期时空变化特征,准确评估其固碳增汇潜力,本文通过收集1991—2021年的新疆农业数据,采用碳吸收和排放系数法,测度分析新疆耕地利用过程碳排放量、碳吸收量、碳汇量的时序动态,并利用莫兰指数、标准差椭圆和重心迁移分析耕地碳效应的空间分异、自相关性和演变特征,并揭示了其主要贡献因子。结果表明:(1)新疆耕地的碳吸收量远超碳排放量,总体表现为强的碳汇效应,且随时间推移碳汇能力呈增强态势,由1991年的830×10^(4)t增长至2021年的3429×10^(4)t。(2)强碳汇区域主要分布在耕地面积大且以种植玉米、小麦、棉花为主的生产区。(3)在县域尺度上耕地净碳汇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过去30 a耕地碳汇的重心总体上呈现由西南向东北迁移趋势,但仍集中于南疆的阿克苏地区。(4)施用化肥、机械作业、灌溉和农膜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其中,化肥和农膜投入对耕地碳排放贡献呈增加趋势。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可通过适度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南疆棉花和粮油作物种植布局、因地制宜推广麦后复播玉米、大豆、棉花提高复种指数、加大绿色农资物品投入等措施,在提高耕地产能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增强新疆耕地利用的碳汇效应。
吕宁国语彭琴尹飞虎张嘉淇刘杏认曾梅许子函
关键词:新疆耕地时空演变特征
大气CO_2浓度增加对新疆绿洲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CO_2浓度对施氮水平棉花生理的影响。研究结果:(1)C360、C540水平下,低氮处理棉花株高高于高氮处理,C720水平棉花株高则为低氮处理低于高氮处理;(2)棉花叶、蕾、茎表现为高氮处理干质量大于低氮处理,随CO_2浓度增加,干物质量均先增加后降低;根干质量在C360、C540水平下低氮处理高于高氮处理,C720水平则为高氮处理高于低氮处理。2个氮水平下根冠比均表现为随大气CO_2浓度升高而升高;(3)通气前,棉花叶片SPAD值表现为高氮处理高于低氮处理,通气过程中C540水平棉花叶绿素含量(SPAD值)逐渐升高,通气结束后,高氮处理表现为叶片SPAD值随CO_2浓度升高而升高,低氮处理则表现为C540>C720>C360。
刘瑜尹飞虎高志建陈云吕宁
关键词:棉花干物质量根冠比SPAD值
微生物菌剂在巨峰葡萄上的肥效试验被引量:2
2020年
微生物菌剂对改善果实品质和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石河子市农业科学院种植的巨峰葡萄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施肥+微生物菌剂(T1)、常规施肥+灭活基质(T2)、单施常规肥(T3)、不施肥(T4)4个处理,通过对各处理葡萄植物学性状、产量构成及收获产量的调查和内外观品质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在滴施常规肥88 kg/667 m^2基础上,从葡萄坐果期开始增施微生物菌剂25 kg/667 m^2,与单施化肥相比,产量增幅26.52%;与不施肥相比,增产78.29%;果实内外观品质显著改善,果实着色深度及均匀度明显提高,较单施常规肥处理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17.26%和16.99%,有机酸含量降低28.57%,葡萄成熟期提前了4 d。该菌剂产品可进一步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
王军陈云石磊吕宁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巨峰葡萄生长性状
一种碳减排的生物有机液体肥料的生产及应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减排的生物有机液体肥生产及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养猪场粪污排出口对粪污进行固液分离,固体粪污进行堆垛,好氧发酵形成固体有机肥;液体粪污先进行厌氧发酵再进行好氧发酵,形成液体有机肥;固体有机肥加入液体...
吕宁张国丽陈云王国栋李全胜于航李有忠吴奇峰高志建石磊何江勇杨鹏
防治棉花黄萎病的肥料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防治棉花黄萎病的肥料,以质量百分比计,该肥料包括水溶有机物40‑70%,黄腐殖酸5‑10%,中微量元素20‑40%和微生物制剂1‑2%。该肥料的技术指标为:有机质≥30%,有益菌≥0.5亿/g,微量元素≥...
王军陈云吕宁王平石磊何江勇刘瑜李全胜樊庆鲁
文献传递
生物药剂滴施对棉花黄萎病及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30
2019年
生物农药是当前棉花黄萎病绿色防治的重要途径.本研究设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4种生物药剂不同滴施用量(枯草芽孢杆菌粉剂15、30、45 kg·hm^(-2),"施倍健"哈茨木霉菌剂15、18、24 kg·hm^(-2),渝峰"99植保"15、22.5、30 kg·hm^(-2),中农绿康30、45和60 kg·hm^(-2))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药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了棉花黄萎病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全生育期平均防病效果达到50.0%~77.4%;木霉菌剂施药量18 kg·hm^(-2)的防效显著高于15和24 kg·hm^(-2),其他3种药剂防病效果均与施药量呈正相关.施药后土壤中病原菌大丽轮枝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且与防病效果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细菌的数量与物种丰度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施药后土壤放线菌的数量与物种丰度也显著增加,但放线菌数量在不同施药量间相差较大.土壤真菌的数量与物种丰度除木霉菌剂随施药量增加而增加外,其他3种药剂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减少.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施药组的防病效果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真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放线菌、硝化螺旋菌门细菌、子囊菌门真菌、壶菌门真菌丰度呈现显著正相关,而与半知菌门真菌丰度呈显著负相关.建议在滴施用量上渝峰"99植保"30 kg·hm^(-2)、中农绿康60 kg·hm^(-2)、枯草芽孢杆菌可湿粉剂45 kg·hm^(-2)、"施倍健"哈茨木霉菌剂18 kg·hm^(-2).
吕宁石磊石磊刘海燕司爱君李全胜张国丽
关键词:生物药剂棉花黄萎病防治高通量测序土壤微生物
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棉花出苗期、蕾期、花期和铃期分别将第一水溶性组合肥、第二水溶性组合肥、第三水溶性组合肥和第四水溶性组合肥随水滴入棉花根系土壤中;第一水溶性组合肥、第二水溶性组合肥和第三...
陈云吕宁王军石磊刘瑜李全胜王平何江勇樊庆鲁
文献传递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被引量:9
2020年
为明确新疆不同地区造成棉花萎蔫,维管束变褐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发生现状,本研究对新疆47个主要植棉区有萎蔫症状且维管束变褐的棉花病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快速分离鉴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南疆20个地点,得到358个纯化菌株,黄萎病菌占81.8%,枯萎病菌占18.2%;北疆27个地点,得到495个纯化菌株,黄萎病菌占93.9%,枯萎病菌占6.1%。南北疆均以黄萎病为主,枯萎病南疆重于北疆。维管束病害的快速分离方法每分离一个样品只需2 min,污染率仅为6.7%。
张国丽谢宗铭冯自力李全胜朱荷琴吕宁孙国清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枯萎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