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琨

作品数:15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生物技术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牦牛
  • 3篇胎儿
  • 3篇组织学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发育
  • 2篇应激
  • 2篇冷应激
  • 2篇粒细胞
  • 2篇免疫器官
  • 2篇颗粒细胞
  • 2篇复温
  • 2篇CD8Α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体外成熟
  • 1篇器官

机构

  • 10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杨琨
  • 8篇崔燕
  • 7篇余四九
  • 7篇何俊峰
  • 5篇潘阳阳
  • 4篇张倩
  • 3篇黄玉风
  • 3篇刘鹏刚
  • 1篇樊江峰
  • 1篇温泽星
  • 1篇翟羽佳
  • 1篇李秦

传媒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牦牛胎儿肺脏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本实验选取40份不同胎龄的牦牛肺脏样本,通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牦牛肺脏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牦牛胚胎肺脏发育分为5个时期:1.胚胎期(30~50天)胚胎出现肺芽,其分支形成主支气管,进一步分出叶支气管,上皮均为...
杨琨崔燕
关键词:牦牛胎儿组织学发育
文献传递
CD4分子在牦牛主要淋巴器官的表达
CD4分子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重要标志,广泛参与T细胞受体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分子递呈抗原的识别和信号传递,与细胞免疫应答和防御机制...
张倩杨琨黄玉风余四九潘阳阳何俊峰崔燕
关键词:牦牛淋巴器官CD4
文献传递
HSPA2在牦牛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索热休克蛋白70-2(heat shock 70kD protein-2,HSPA2)在牦牛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3头1岁龄的健康青海高原雄性牦牛为研究对象,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于2013年9月中旬采集不同组织器官(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和睾丸)样本。(1)从牦牛不同组织器官中提取RNA,将RNA反转录成第一链cDNA,参照牦牛HSPA2和β-actin基因序列(登录号为KC790105.1和DQ838049.1)设计特异性引物,首先采用RT-PCR来验证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是否能应用于牦牛不同组织器官中HSPA2表达差异的测定;然后采用RT-qPCR测定牦牛不同组织器官中HSPA2相对表达量的差异。(2)将牦牛不同组织器官样本4%多聚甲醛固定,制成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HSPA2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采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进行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测定HSPA2阳性反应物的积分光密度,进行吸光度分析;通过SPSS 19.0统计软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显著性测定。【结果】(1)RT-PCR结果表明RT-qPCR法可用于牦牛不同组织器官中HSPA2表达差异的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HSPA2在睾丸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在脑、肾脏、心脏、脾脏、肺脏和肝脏中的83.33、97.09、111.11、133.33、222.22和285.71倍。(2)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牦牛睾丸、肾脏、脑、心脏、肺脏、肝脏和脾脏中均有HSPA2的阳性表达。其中,在牦牛肾脏皮质肾小管、髓质肾小管,大脑皮质海马CA1区、小脑皮质,心肌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肝细胞,脾脏边缘区和红髓中有HSPA2阳性反应,着色深浅不等,大部分阳性反应位于细胞质,细胞核阳性反应极少;而在睾丸曲精小管中生精细胞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HSPA2阳性反应,着色深浅不等;阴性对照组未观察到阳性反应。根据积分光密度值比较得出,HSPA2蛋白的阳性表达量在睾丸中最高,脑、肾脏、心脏、肺脏和肝脏次�
温泽星余四九翟羽佳杨琨刘鹏刚何俊峰崔燕
关键词:牦牛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
CIRP在牦牛不同组织器官的表达及温和冷应激对细胞CIRP和HSP70表达的影响
在动物细胞内存在两种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和RBM3)。当细胞暴露于适度的冷应激及其他应激条件如:紫外线辐射、缺氧之后,这两种蛋白就会随之被诱导产生。起初学者们认为这些蛋白质对细胞增殖有抑制而非刺激作用;然而,近...
杨琨
关键词:牦牛睾丸发育卵泡颗粒细胞复温
文献传递
CD8α在雄性牦牛主要免疫器官的分布
CD8α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重要的表面标志,广泛参与对MHCI分子递呈抗原的识别和信号传递,对细胞免疫应答和防御机制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克隆牦牛(Bos grunniens)CD8α的编码区,通过实时荧光...
张倩杨琨黄玉风潘阳阳余四九何俊峰刘鹏刚崔燕
关键词:免疫器官CD8Α
文献传递
温和冷应激及复温对牦牛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细胞冷应激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低温本身的应激阶段和复温后的应激阶段。本研究以牦牛卵巢颗粒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技术,分析温和冷处理1、5d及复温1、2、4、8及24h条件下,细胞内CIRBP、HSP70及P53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细胞在25℃培养5d,然后通过复温至37℃,会影响细胞生理状态以及诱导细胞应激反应。CIRBP的表达量在25℃温和冷处理第1天开始上升,并且在复温后24h左右恢复到正常水平。HSP70的表达量在37℃复温培养后逐步上升,复温8h出现峰值,随后下降。P53mRNA表达水平在复温培养4h出现峰值,随后下降,并且其在CIRBP及HSP70mRNA高表达时,均有明显的下降。结果表明,低温会诱导细胞CIRBP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上升;HSP70能够被冷应激后的复温诱导;CIRBP和HSP70都具有抗应激损害和细胞凋亡的作用。这些数据将为亚低温和复温在各种研究和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杨琨张倩李谷月潘阳阳余四九何俊峰崔燕
关键词:牦牛卵巢颗粒细胞复温HSP70P53
EGF、EGFR在牦牛卵母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胚胎发育能力的作用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明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其受体(EGFR)在牦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动态,并且研究EGF对牦牛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集牦牛卵巢,捡取质量较好的牦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es,COCs),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分别处理未成熟和成熟的牦牛COCs,采用Real-time 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OCs成熟过程中EGF及EGFR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动态;牦牛COCs成熟培养时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50、100和200 ng·m L-1 EGF及最佳作用浓度的EGFR抑制因子Gefitinib,比较作用前后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后卵裂率及囊胚率;Real-time PCR方法分析不同浓度EGF和Gefitinib作用后成熟COCs中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axi的相对表达量。【结果】EGF,EGFR基因在成熟COCs的表达显著高于未成熟COCs,成熟COCs中EGF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未成熟COCs的2.17±0.36倍,EGFR基因在成熟COCs的表达量为未成熟COCs 6.82±0.21倍,且在未成熟和成熟COCs中EGFR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EGF。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未成熟COCs和成熟COCs均表达EGF和EGFR蛋白,EGF和EGFR蛋白的标记荧光主要集中在卵丘细胞,卵母细胞表达较弱。100 ng·m L-1 EGF可以显著提高COCs成熟率(73.45±2.09)%及其受精后的卵裂率(59.46±1.41)%和囊胚率(26.23±1.08)%;对照组中(0 EGF)COCs成熟率为(54.16±3.25)%,卵裂率为(48.33±1.93)%,囊胚率为(15.34±0.43)%;EGF浓度为50 ng·m L-1时成熟率、卵裂率及囊胚率分别为(61.79±1.04)%、(51.76±0.61)%和(18.62±1.13)%;200 ng·m L-1成熟率、卵裂率及囊胚率分别为(71.26±4.18)%、(57.13±2.06)%和(23.96±0.53)%;而加入EGFR抑制因子Gefitinib显著的降低了COCs的成熟率及其受精后的卵裂率及囊胚率,分别为(43.63±1.46)%、(41.79±2.81)%和(12.65±0.67)%。COCs成熟过程中EGF的作用可以显著抑制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在50 ng·m L-1、100 ng·m L-1、200
潘阳阳李秦崔燕樊江峰杨琨何俊峰余四九
关键词: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牦牛胎儿肺脏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本实验选取40份不同胎龄的牦牛肺脏样本,通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牦牛肺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旨在为发育生物学提供形态学资料。结果表明,牦牛胚胎肺发育可分为5个时期:①胚胎期(30~50天)胚胎出现肺芽,其分支形成主支气管...
杨琨余四九何俊峰崔燕
关键词:牦牛胎儿组织学发育
CD8α在雄性牦牛主要免疫器官的分布被引量:3
2015年
CD8α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重要的表面标志,广泛参与对MHCⅠ分子递呈抗原的识别和信号传递,对细胞免疫应答和防御机制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克隆牦牛(Bos grunniens)CD8α编码区,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成年雄性牦牛的主要免疫器官(胸腺、脾、肠系膜淋巴结及血结)内CD8αmRNA及蛋白的表达。RT-PCR反应扩增得到牦牛CD8αmRNA序列编码区长为729bp,编码243个氨基酸,与黄牛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D8αmRNA及蛋白在各免疫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在胸腺表达量最高,在脾与血结表达量相似,二者表达量均高于肠系膜淋巴结(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8α阳性T细胞在胸腺皮质、髓质均有分布;在脾主要分布在动脉周围淋巴鞘和红髓髓索;肠系膜淋巴结及血结内,CD8α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淋巴小结周边及髓索。结果提示,牦牛胸腺的CD8α阳性T淋巴细胞输出量可能影响次级淋巴器官内T细胞含量;血结可能与淋巴结及脾一样,在细胞免疫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这些数据将为适时免疫、致病机理和疾病防治等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张倩杨琨黄玉风潘阳阳余四九何俊峰刘鹏刚崔燕
关键词:免疫器官CD8Α
牦牛胎儿肺脏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本实验选取40份不同胎龄的牦牛肺脏样本,通过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对牦牛肺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牦牛胚胎肺发育分为5个时期:1.胚胎期(30~50天)胚胎出现肺芽,其分支形成主支气管,进一步分出叶支气管,上皮均为假复...
杨琨
关键词:牦牛胎儿组织学发育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