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生
- 作品数:33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电气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一种基于预测分类的小波图像编码被引量:3
- 2002年
- 对于小波图像编码,如何有效地组织小波域系数是提高图像压缩效果的关键.本文在研究小波域系数统计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用于图像压缩的预测分类模式.与基于零树结构的编码不同的是它充分利用了小波域中"重要"系数的各种相关性,并通过结合提出的种子膨胀算法实现系数的分类输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取得的压缩效果要优于基于零树结构的图像编码,同时又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 顾寅红杨长生宋广华
- 关键词:图像压缩小波变换图像编码
- 通用PLC控制任务表的构造方法被引量:4
- 1999年
- 介绍了通用PLC控制任务表的构造方法。采用控制任务表描述PLC控制任务;描述完控制任务后可自动生成目标PLC源代码。
- 龚建丰徐毓良杨长生
- 关键词:任务表PLC程序设计
- 具有服务仲裁机制的内存数据库管理器的研究与设计
- 2002年
- 介绍了一个具有服务仲裁机制的多线程内存数据库管理器 (CS2 1)的研究与设计 ,重点阐述了 CS2 1中的数据库服务仲裁器 (DSM) .DSM采用指数平均法进行消息执行时间的预测 :如果一个消息预计可以在给定的时限内执行完 ,则该服务请求将被接受 ;否则就被抛弃 ,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 .另外 ,还简述了 CS2 1中的内存管理及数据索引技术 .该系统已经在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实际应用表明 ,DSM对系统负荷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
- 宋广华杨长生石教英
-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
- 高压二极管测试与印字流水线控制系统
- 1998年
- 本文介绍了高压硅堆二极管测试与印字流水线实时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自行研制的高压测试仪测试高压二极管的反向漏电流,利用三菱公司的F1—40MR—001PLC实现流水线的控制。文中给出了PLC对流水线的控制以及高压测试仪的设计。
- 宋广华杨长生
- 关键词:高压二极管控制系统
- 基于三层结构的GSM网络优化系统研究与设计被引量:4
- 2003年
- GSM网络优化在日常运行维护中,是较为复杂繁琐、等级要求较高的工作。如何通过恰当的计算机综合应用技术,来提高网络优化的效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该文对基于三层结构的GSM网络优化系统的开发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
- 周欣然杨长生白直灿元燕辉
- 关键词:三层结构移动电话网
- 一种基于动态词典的英文文本压缩算法被引量:4
- 2007年
- 传统的压缩算法LZ77、LZ78以及改进的LZW都是以单字符为单位进行处理的.这种处理模式降低了对多字符词汇相关性的适应速度,从而直接导致压缩效率的降低.为了提高压缩效率,在LZW压缩算法的基础之上,结合以词汇为单位的处理模式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词汇模式的LZW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以词汇为基础的文本压缩算法比原来的LZW算法具有稳定的、更高的压缩效率.该压缩算法可直接推广应用到其他语言的文本压缩中去.
- 江力孙建伶王新宇杨长生
- 关键词:LZW算法词汇
- 拼音、汉字计算机自动转换系统被引量:6
- 1990年
- 本文介绍了一种运用自然语言理解,完成汉语拼音到汉字的计算机自动转换系统。该系统利用汉语词法知识、句法知识、语义和语用知识,构造了一个层次结构的知识基,对汉语拼音形式的文章,逐句进行切词、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和语用处理,最后形成正确的汉字句子、文章。 该系统已在IBM PC/XT微型计算机上实现。
- 潘凌云杨长生
- 关键词:汉字拼音计算机自动转换系统
- 一种基于自适应字典的通用无损压缩算法被引量:18
- 2001年
- 对LZ77和LZ78两种算法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Z算法LZI(LZ Improved),即,基于LZ78算法和LZ77的混合算法。LZI算法具有LZ78和LZ77相似的计算复杂度和存储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LZI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与局部自适应性、更高的压缩效率。
- 卓越杨长生宋广华
- 关键词:自适应字典LZ77无损压缩算法字符串
- 交换式以太网的安全性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0
- 2002年
- 交换式以太网为更好地实现大型局域网的安全提供了技术基础。该文参照OSI模型,结合交换式以太网的技术特点,分别论述了实现交换式以太网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安全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应用这些方法,成功地实现一个安全可靠的大型企业网。
- 顾寅红姜建生杨长生
- 关键词:交换式以太网虚拟局域网容错安全性设计方法OSI模型
- 基于知识的汉语拼音自动分词
- 1992年
-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汉语语法知识的汉语拼音自动分词的方法。文章描述了自动分词时,多义切分检测与处理策略,以及利用语法和语义知识实现多义切分纠错方法。本文方法已经在拼音汉字转换系统中应用。实际情况表明,本文提出的汉语拼音自动分词方法是可行的。
- 杨长生潘凌云
- 关键词:分词汉语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