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宁
- 作品数:21 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再咯血原因及治疗对策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后再咯血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分析389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发生再咯血的54例患者的咯血原因及治疗结果。结果54例再咯血中,34例为原有病变进展,占63.0%,DSA表现为出现新的出血灶和/或侧支循环形成。20例原因为原有病变血管再通,占37.0%。再次BAE术后治愈47例,占87.0%。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应积极地治疗基础疾病防止原有病变进展。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操作过程中防止漏栓供血动脉,并注意操作技巧,选择适当的栓塞材料。
- 张鸿文杨熙章陈自谦杨永岩杨利史震山林宇宁雷娟
-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再咯血
- 介入病房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被引量:1
- 2008年
- 杨利杨熙章张鸿文陈自谦杨永岩史震山林宇宁
- 关键词:介入病房介入放射学介入诊疗技术介入放射诊疗专家门诊介入治疗
- 严重消化道出血的多学科治疗模式探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严重消化道出血多学科救治模式。材料方法对难治性严重消化道出血7例患者,采用多学科协同救治模式,均于入院后30分钟内开始进行介入治疗,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积极行容量复苏,术中根据检查结果对病灶供血动脉行栓塞术及药物灌注术进行止血,术后积极容量复苏,依原发病变性质再行确定性手术。结果本组7例,均抢救成功。DSA检查诊断为动脉瘤破裂1例,血管畸形2例,间质瘤1例,2例未见明显异常,1例仅显示血管走行异常(术后病理示平滑肌瘤)。1例血管畸形行弹簧圈栓塞后再行外科手术;2例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再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2例行持续动脉灌注术同时进行外科手术结合术中内窥镜探查;3例介入术后出血停止,2例出血控制,2例在积极容量复苏下进行外科手术探查。结论及时准确判断病情,以内科治疗为基础积极实施介入治疗协同外科综合救治,可以明显提高严重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成功率。
- 杨利陈自谦杨熙章张鸿文张伟林宇宁
- 关键词:介入治疗
- 采用MR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直方图诊断ⅠB期宫颈癌的价值被引量:39
- 2015年
- 目的探讨MR DWI ADC值直方图诊断ⅠB期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经宫颈涂片组织检查诊断为宫颈癌,且未接受过治疗的73例患者作为宫颈癌组,依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系统进行分期;收集经妇科体检、超声或CT检查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拟行子宫切除术,且宫颈涂片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术前均行常规盆腔MRI平扫、DWI及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后处理软件生成ADC值直方图。观察2组患者的直方图特征,记录直方图参数,包括ADC平均值(ADCmean)、ADC中位数(ADCmedian)、ADC第25百分位数(ADC_25th)、ADC第75百分位数(ADC_75th)、偏度值及峰度值。采用两样本t检验(方差齐)和Mann-Whitney检验(方差不齐)比较两组患者的直方图参数值,并采用ROC分析直方图各ADC值鉴别宫颈癌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效能。结果宫颈癌组中35例为FIGOⅠB期;对照组中5例手术病理结果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被剔除,共38例纳入研究。宫颈癌组的ADC值直方图以正偏度分布为主,对照组的ADC值直方图以负偏度分布为主。ⅠB期宫颈癌组ADCmean、ADCmedian、ADC_25th、ADC_75th、偏度值和峰度值分别为(1.10±0.21)×10^-3mm2/s、(1.05±0.21)×10^-3mm2/s、(0.90±0.19)×10^-3mm2/s、(1.26±0.23)×10^-3mm2/s、0.83(中位数)和1.25(中位数),对照组上述参数为(1.62±0.25)×10^-3mm2/s、(1.64±0.24)×10^-3mm2/s、(1.42±0.24)×10^-3 mm2/s、(1.84±0.27)×10^-3 mm2/s、-0.11(中位数)和0.29(中位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693、-11.117、-10.255、-9.988,Z值分别为-6.360、-4.445,P均〈0.01)。ADCmedian诊断ⅠB期宫颈癌的准确性最高,ROC下面积为0.97,最佳截断点值为1.21×10^-3mm2/s,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6%和89.3%。结论 MR DWI ADC值直方图诊断ⅠB期宫颈癌具
- 林宇宁李辉陈自谦倪萍钟群马明许尚文
- 关键词:宫颈肿瘤
- 胰体尾优势供血动脉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方法,研究糖尿病患者胰体尾优势供血动脉的解剖特点,为临床胰腺介入治疗提供血管解剖依据。方法糖尿病患者108例,男61例,女47例,于介入治疗手术室行胰体尾动脉造影。第一阶段进行腹腔干、胃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初步定位胰尾体部优势供血动脉,之后将导管直接置入目标动脉,行DSA,观察胰体尾显影情况。如置入失败,则采用脾动脉远端球囊堵塞近端造影的方法,对胰体尾进行显影。保存介入影像进行分析。结果造影显示,胰体尾优势供血动脉分别为胰背动脉(58.3%,63/108)、胰大动脉(13.9%,15/108)、胰背动脉联合胰大动脉(11.1%,12/108)、胰横动脉(14.8%,16/108)和其他(1.9%,2/108)。优势动脉当中胰背动脉(共75例,胰背动脉单独63例,胰背联合胰大动脉12例)主要起源于脾动脉起始段(52.0%,39/75)、肝总动脉(21.3%,16/75)和肠系膜上动脉(24.0%,18/75)等;胰大动脉(共27例,胰背联合胰大动脉12例,胰大动脉单独15例)主要起源于脾动脉中段(96.3%,26/27);而胰横动脉主要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68.8%,11/16)和胰十二指肠动脉(31.2%,5/16)等。结论胰体尾优势供血动脉的分布与起源存在较多变异情况,研究胰体尾部优势供血动脉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胰腺介入治疗。
- 吴志贤蔡锦全杨熙章廖联明罗芳杨利林宇宁谭建明
- 关键词:糖尿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胰体尾动脉
- X线曝光参数的最优化及其与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本研究探讨寻找最优化X线曝光参数的方法,并试图寻找出曝光参数、图像质量及放射剂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同时满足图像质量的最优化和放射剂量的最小化。
材料和方法
体模...
- 林宇宁
- 关键词:图像质量影像增强器碘浓度
- 文献传递
- FDG-PET/CT对早期肺癌的评价
- FDG-PET/CT作为一种结合了CT和PET两种成像模块的医学影像的较新技术,可以定位并识别人体解剖和功能性的异常。其在疾病的诊断和分期上己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还可以用于监测疾病治疗的效果。早期肺癌的诊断通常包括...
- 陈自谦林宇宁杨熙章赵春雷钱根年
- 关键词:肺癌影像诊断
- 文献传递
- 严重消化道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模式探讨
- 目的探讨严重消化道出血急诊介入治疗的一体化模式。材料方法对难治性严重消化道出血7例患者,采用多学科协同救治模式,均于入院后30分钟内开始进行介入治疗,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积极行容量复苏,术中根据检查结果对病灶供血动脉行...
- 杨利陈自谦杨熙章张伟林宇宁杨扬
-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急诊介入治疗
- 文献传递
- 糖尿病患者胰背动脉影像解剖的CTA与DSA对照研究
- 目的 应用64排CT 血管成像(CTA)查找糖尿病患者胰腺主要供血动脉起源,探讨其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97例糖尿病患者接受经导管胰腺主要供血动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42例患者术前行腹部CTA 检查,并重建腹腔干、脾动...
- 林宇宁
- 关键词:糖尿病
- 表观扩散系数值测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比较分析宫颈癌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弥散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以评估ADC值是否有助于正确区分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的宫颈癌行手术切除患者23例与20例正常子宫颈组的ADC值。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宫颈癌组的ADC值为(0.97±0.10)×10-3mm2/s,小于对照组的(1.74±0.14)×10-3mm2/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宫颈癌组织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提示弥散成像的ADC值可作为区分宫颈癌与正常组织的一项有效的指标。
- 林宇宁陈自谦钟群李辉肖慧聂玫
- 关键词:宫颈癌MR表观扩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