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巧惠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池蝶蚌
  • 8篇基因
  • 6篇线粒体基因
  • 6篇线粒体基因组
  • 6篇基因组
  • 4篇线粒体
  • 4篇MTDNA
  • 3篇全序列
  • 3篇全序列分析
  • 3篇CO
  • 2篇线粒体全基因...
  • 2篇DUI
  • 1篇单性
  • 1篇人工选育
  • 1篇重排
  • 1篇线粒体DNA
  • 1篇基因序列
  • 1篇基因序列分析
  • 1篇基因重排
  • 1篇O

机构

  • 9篇南昌大学

作者

  • 9篇林巧惠
  • 7篇洪一江
  • 6篇王军花
  • 6篇曾柳根
  • 6篇盛军庆
  • 2篇彭扣
  • 2篇刘芳兰
  • 2篇龚贵如

传媒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4
  • 7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池蝶蚌线粒体DNA-COⅢ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本文以池蝶蚌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池蝶蚌总DNA获得模板。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近源种的线粒体DNA-COⅢ基因序列和NADH5基因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对池蝶蚌线粒体中的COⅢ基因和NADH5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
刘芳兰林巧惠曾柳根洪一江
关键词:池蝶蚌MTDNA
池蝶蚌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本研究多对特异性引物,对人工选育后的F3代池蝶蚌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分段PCR扩增和双向测序。分析表明:序列全长15939bp,包括13个蛋白质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非编码区长1327bp。A、...
林巧惠曾柳根盛军庆王军花洪一江
关键词:池蝶蚌线粒体MTDNA
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线粒体DNA COⅡ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用细胞色素氧化酶Ⅱ基因特异性引物,对人工选育后的F3代池蝶蚌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Ⅱ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在10个个体中均得到序列一致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Ⅱ基因序列,长度为681bp;A、T、G、C含量分别为19.4%(132个)、30.4%(207个)、38.9%(265个)和11.3%(77个),A+T含量(58.3%)明显高于G+C(41.7%)含量,与其它淡水珠蚌科种类相同基因片段的碱基含量相似;密码子上4种碱基使用出现偏倚性,密码子第1位上碱基G使用率高达38.8%,碱基T为29.5%;密码子第2位上碱基T的使用率为38.8%,碱基C的使用率低至15.9%;密码子第3位上碱基T的使用率高达48.5%,而碱基C的使用率仅为4%;第3位碱基T的使用率比第二位高,这种递增现象也出现在高等无脊椎动物昆虫的COⅡ上。BLAST结果显示池蝶蚌COⅡ与三角帆蚌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相似性为95%,MP法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表明这两种淡水珍珠育珠蚌的亲缘关系最近。
林巧惠曾柳根刘芳兰盛军庆王军花龚贵如洪一江
关键词:池蝶蚌线粒体
池蝶蚌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本研究根据近缘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相对保守区域总共设计了25对引物,对人工选育后的F3代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雌性和雄性的性腺mtDNA进行PCR扩增、基因克隆以及目的片段测序,拼接所有...
林巧惠
关键词:池蝶蚌线粒体基因组
文献传递
池蝶蚌mtDNA COⅠ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以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线粒体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池蝶蚌(H.schlegelii)的线粒体COⅠ基因进行PCR扩增,以期了解池蝶蚌的选育效果。结果表明:在10个个体中均得到序列一致的COⅠ序列,长度为1542bp;A、T、G、C含量分别为18.1%(280个)、41.8%(644个)、25.4%(392个)和14.7%(226个),A+T含量(59.9%)明显高于G+C含量(40.1%),与其他无脊柱动物相同基因片段碱基含量相似。该基因中密码子T(U)的使用频率很高,第1位核苷酸中T和G的含量较为一致分别为32.0%和30.8%;密码子第2位上碱基T的使用比率高达42.7%,碱基G的使用比率低至17.2%;密码子第3位上碱基T的使用比率高达50.7%,而碱基C的使用比率仅为6.6%。BLAST结果显示池蝶蚌与其他淡水贝类的COⅠ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三角帆蚌的相似性为95%,MP法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表明:池蝶蚌COⅠ基因与三角帆蚌COⅠ基因亲缘关系最近。以上结果表明:池蝶蚌经过人工选育后已初步成为一个纯系,遗传性状趋于稳定。
王军花曾柳根林巧惠盛军庆徐毛喜龚贵如洪一江
关键词:池蝶蚌线粒体人工选育
池蝶蚌线粒体基因组双单性遗传现象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部分双壳贝类的线粒体遗传方式不同于标准的母系遗传(SMI),被称为双单性遗传现象(DUI)。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是淡水双壳贝类,是否存在双单性遗传现象?本文采用普通PCR扩增、SHOT-GUN测序及软件拼接获得了雄性池蝶蚌线粒体基因组(以下简称Hs-mtDNA)全序列,并与本实验室已报道的雌性池蝶蚌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雄性和雌性Hs-mtDNA全长分别为15961 bp和15939 bp,雄性比雌性长22 bp,雌雄线粒体基因组成与排列顺序一致。各蛋白编码基因的碱基数目均一致,碱基转换率为1.01%~7.34%,颠换率为0.00%~0.62%,氨基酸差异率为0.00%~9.35%;其中,COX1基因变异率为2.72%;COX2基因碱基变异率最高,达7.50%,雄性COX2的3'末端没有出现编码延伸区。雄性12S rRNA基因发生5 bp的碱基转换,差异率为0.6%;16S rRNA基因比雌性长9 bp,碱基差异率仅为1.2%。雌雄tRNA-His均位于H链上,介于COX2与ND3之间,没有出现位置的差异性。雌雄Hs-mtDNA的非编码区共有28个1~393 bp的片段,但未见控制区。在tRNA-Glu与tRNA-Tyr间有一段长393 bp的非编码区存在蛋白质翻译功能,但非雄性特异性蛋白。以COX1基因建立系统进化树,池蝶蚌和三角帆蚌(H.cumingii)聚在一起,而含有双单性遗传现象的无齿蚌属的Pyganodon grandis、小方蚌亚科的Venustaconcha ellipsiformis及小方形蚌属的Quadrula quadrula三者雄性聚为一支,雌性聚为一支。因此,雌雄池蝶蚌线粒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其差异要比其他具有双单性遗传现象的淡水双壳类小得多,且池蝶蚌线粒体遗传可能不存在双单性遗传现象。
盛军庆林巧惠王军花彭扣曾柳根洪一江
关键词:池蝶蚌线粒体基因组
池蝶蚌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普通PCR扩增、SHOT-GUN测序、软件拼接首次获得了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5939 bp,由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SrRNA基因和28个长度为1—393 bp的非编码区组成;除ND3-ND5、ND4L、ATP6、ATP8、COX1-COX3、tRNA-D、tRNA-H之外,其他大多数基因在L链编码。池蝶蚌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蛋白编码基因、tRNA基因、rRNA基因及非编码区的A+T含量分别为60.36%、59.84%、61.7%、60.23%及62.5%,与其他淡水蚌类一致,均表现出A+T偏好性,淡水蚌类线粒体基因组长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非编码区长度的差异。池蝶蚌mtDNA的COX2-12SrRNA区域基因排列存在差异,是ND3、tRNAHis、tRNAAla、tRNASer1、tRNASer2、tRNAGlu、ND2、tRNAMet 8个基因发生重组造成。22个tRNA基因都具有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tRNA-E与tRNA-W间的非编码区含有一个ORF区,而控制区并未发现。从GenBank上下载的14种双壳纲贝类的mtDNA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池蝶蚌与三角帆蚌亲缘关系最近。研究结果为淡水珍珠蚌线粒体基因重排及进化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盛军庆林巧惠王军花彭扣洪一江
关键词:池蝶蚌线粒体基因组基因重排
池碟蚌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本研究根据近缘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相对保守区域总共设计了25对引物,对人工选育后的F3代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雌性和雄性的性腺mtDNA进行PCR扩增、基因克隆以及目的片段测序,拼接所有...
林巧惠
关键词:池蝶蚌线粒体基因组DUI
文献传递
池蝶蚌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
本研究多对特异性引物,对人工选育后的F3代池蝶蚌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分段PCR扩增和双向测序。分析表明:序列全长15939bp,包括13个蛋白质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非编码区长1327bp。A、...
林巧惠曾柳根盛军庆王军花洪一江
关键词:池蝶蚌线粒体MTDNA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