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力建

作品数:584 被引量:4,152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40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564篇医药卫生
  • 11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7篇肝癌
  • 138篇切除
  • 127篇细胞
  • 120篇肿瘤
  • 105篇胆管
  • 102篇手术
  • 89篇切除术
  • 80篇肝细胞
  • 76篇外科
  • 65篇肝切除
  • 58篇术后
  • 54篇胆道
  • 52篇细胞癌
  • 51篇肝细胞癌
  • 49篇胆管癌
  • 46篇肝切除术
  • 43篇肝肿瘤
  • 40篇原发性
  • 39篇静脉
  • 39篇基因

机构

  • 419篇中山大学附属...
  • 146篇中山医科大学...
  • 30篇中山大学
  • 15篇中山医科大学
  • 13篇东莞市人民医...
  • 10篇广州市第一人...
  • 10篇海南省人民医...
  • 8篇广东药学院附...
  • 6篇佛山市第一人...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江西省人民医...
  • 5篇广东省药品检...
  • 4篇深圳市第二人...
  • 4篇遵义医学院
  • 4篇郑州大学第二...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广州医学院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581篇梁力建
  • 166篇彭宝岗
  • 143篇黄洁夫
  • 101篇赖佳明
  • 84篇殷晓煜
  • 81篇吕明德
  • 76篇李绍强
  • 44篇汤地
  • 37篇陈东
  • 37篇陈伟
  • 36篇华赟鹏
  • 31篇罗时敏
  • 30篇周奇
  • 29篇匡铭
  • 29篇何强
  • 27篇胡文杰
  • 25篇汪谦
  • 25篇黎东明
  • 23篇郑惊雷
  • 20篇谢晓燕

传媒

  • 70篇中国实用外科...
  • 49篇中华肝胆外科...
  • 31篇中国病理生理...
  • 29篇中华外科杂志
  • 25篇中国普外基础...
  • 24篇中华消化外科...
  • 2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6篇中华普通外科...
  • 12篇岭南现代临床...
  • 1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0篇癌症
  • 10篇消化肿瘤杂志...
  • 9篇第二十届全国...
  • 7篇新医学
  • 7篇实用医学杂志
  • 7篇中华肝脏外科...
  • 7篇第14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11篇2015
  • 13篇2014
  • 15篇2013
  • 21篇2012
  • 15篇2011
  • 28篇2010
  • 35篇2009
  • 43篇2008
  • 47篇2007
  • 39篇2006
  • 44篇2005
  • 41篇2004
  • 21篇2003
5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后再手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Whipple术的339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06例,女133例;年龄1~86岁,中位年龄55岁。根据术后有否再行手术将患者分为再手术组(24例)和非再手术组(315例),分析患者再手术情况及影响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再手术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分析采用χ2检验,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的再手术率为7.1%(24/339)。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腹腔出血8例,其中合并胰瘘5例;上消化道出血7例,其中合并胰瘘2例;胰瘘合并腹腔感染2例;胆瘘1例;切口裂开6例。再手术24例中9例与胰瘘有关,5例死亡患者中4例为胰瘘患者。再手术与术前糖尿病、术中出血量有关(χ2=5.588,4.565;P〈0.05)。术前糖尿病、术中出血量〉400 ml为Whipple术后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OR=5.80,2.74;P〈0.05)。结论 Whipple术后胰瘘、切口裂开是导致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术前糖尿病、术中出血量〉400 ml是Whipple术后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东肖伟锴邓量赖佳明彭宝岗梁力建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再手术糖尿病
胆道外科的微创化理念被引量:16
2007年
梁力建郑进方
关键词:胆道外科微创化全身炎症反应手术切口微创外科最佳治疗效果
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减黄临床价值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探讨术前减黄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病人的影响。方法回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58例血清总胆红素(TB)>85μmol/L的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减黄和其他因素对术后并发症、病死率的影响。结果术前减黄31例(53.4%,31/58),平均减黄9d,减黄组术前的TB下降为(214±125)μmol/L,与减黄前的(292±103)μmol/L及未减黄组术前的(382±174)μmol/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前减黄可降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P)、直接胆红素(DB)水平。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5.2%(32/58);减黄组为58.1%(18/31),未减黄组为51.9%(14/27),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个并发症总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影响术后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为肝切除,影响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为TB>340μmol/L。结论术前减黄可以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及改善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病人术前的肝功能;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手术的风险性较高;术前胆红素过高易引发术后肾功能不全;术前是否减黄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相关。
陈东彭宝岗李绍强梁力建殷晓煜汤地吕明德黄洁夫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术前胆道引流肝门部胆管癌肝切除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胆汁中的浓度和药动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胆汁中的浓度及其药动学,并对杀菌效力进行评估,为临床上肝胆系统感染选择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家兔行胆总管造瘘术,分别静脉注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和美罗培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于不同时间收集胆汁标本,采用HPLC法测定各抗生素的浓度,并计算出药动学参数。结合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估抗生素在胆汁中的杀菌效力。结果各抗生素在胆汁中的峰浓度和半衰期分别为:哌拉西林(7950.16±3023.00)μg/ml和(1.97±1.23)h,头孢曲松(1107.01±247.61)μg/ml和(3.14±0.57)h,美罗培南(31.97±12.44)μg/ml和(0.36±0.11)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杀菌指数最大、T〉MIC最长,对大部分胆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均可形成MIC90 100倍以上的浓度,T〉MIC长达6--8h;头孢曲松和美罗培南较低。结论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和美罗培南均可在胆汁中达到有效杀菌浓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杀菌效力最强。
郑惊雷王在国梁力建彭宝岗叶振伟胡夏荣
关键词:抗生素胆汁药动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肝硬化营养支持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
梁力建
该项目属外科学领域。中国80%肝癌病人合并肝硬化,肝切除后易发生肝功能衰竭。而合适营养支持有望改善肝硬化病人营养不良,加快肝再生。肠外营养能致多种肝胆并发症,肠外营养会加重肝硬化病人肝损害。其确切机理及防治措施方面研究尚...
关键词:
关键词:肝硬化营养支持肠外营养重组人生长激素
肝切除相关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2008年
赖佳明梁力建
关键词:肝切除临床治疗效果肝胆管结石肝胆疾病切除治疗肝肿瘤
应用肝动脉阻断器治疗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
1995年
我院与瑞典Lund大学合作,采用了他们提供的肝动脉阻断器(occluder)于1994年2月至1995年4月期间对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不可切除的肝细胞型肝癌(HCC)患者进行了重复暂时性去肝动脉化(RTD)治疗。最初4例因用手术误伤阻断器导致术后开始阻断时便失效,而改行了其他疗法。之后的20例病人术后阻断器一直工作良好,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有效率为70%;中位生存期为8.2个月(3~11个月);术后3个月、6个月、11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79.7%%、44.8%。本文系统介绍了RTD的实施技术、阻断方法、病人对治疗的反应及处理,并对其原理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RTD设想合理,方法较新颖独特,则一种有前景的肝癌外科缺血疗法,对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可取得较满意的姑息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和应用。
汪维生黄洁夫梁力建鲁明德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
胆石症胆肠吻合的重建被引量:34
2004年
梁力建李绍强
关键词:胆石症胆肠吻合并发症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消化道重建
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治疗被引量:20
2002年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5年我院 30 1例肝癌病人手术切除治疗情况。结果  4 0 %有乙肝病史 ,6 2 %伴有肝炎。肝功能A级 4 6 % ,B级38% ,C级 16 %。肿瘤位于左肝占 31% ,右肝 6 5 % ,左右肝 4 %。小肝癌 2 3% ,大肝癌 76 %。 6 1%合并肝硬化 ,8%合并门静脉癌栓 ,3%合并胆管癌栓。左外叶切除 8 6 % ,左半肝切除 8% ,右半肝切除12 6 % ,肝段切除 71 8%。 31%采用Pringle术 ,阻断时间为 15± 4min ,最长 30min。 10 %采用半肝血流阻断术 ,阻断时间为 2 5± 12min ,最长 6 0min。 1 3%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术 (改良Heaney法 ) ,阻断时间为 14± 4min ,最长者为 2 0min。术中出血量为 10 5 6± 1195ml,输血量为 6 6 5± 5 91ml,手术时间为 194± 84min。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 19 9%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 7 3% ,手术死亡率为2 7% ,住院时间为 2 5± 12d。术后 1,3,5年存活率分别为 74 % ,5 6 % ,4 2 %。结论 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但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较低。术中控制出血及肝切除量 。
彭宝岗梁力建何强吕明德黄洁夫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外科手术肝切除术
胆汁中P16、APC基因甲基化状态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检测胆汁中P16、APC基因甲基化状态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11月~2009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7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其中病理学确诊为恶性48例,胆道结石22例.提取胆汁DNA,...
殷晓煜言纲彭建新梁力建
共5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