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卫明
- 作品数:64 被引量:166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电穿孔法基因转染悬浮细胞条件优化
- <正> 目的以GFP为报告基因优化悬浮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电穿孔转染条件,为进一步将目的重组质粒高效转入受体白血病细胞打下基础。方法通过控制电压、电容、细胞状态、温度及缓冲液等不同转染条件,采用不同条件组合,电压由200V...
- 沈慧玲陈子兴王玮段卫明傅建新
- 文献传递
- 电穿孔法基因转染悬浮细胞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7
- 2004年
- 目的 以绿色荧光蛋白 (GFP)为报告基因优化悬浮培养的白血病细胞的电穿孔转染条件。方法 通过控制电压、电容、细胞状态、温度及缓冲液等转染条件 ,采用不同条件组合后用电穿孔法将质粒GFP转入悬浮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株K5 6 2和NB4 ,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率。结果 ( 1)低电压、高电容能高效转染悬浮培养的人白血病细胞 ,细胞类型不同条件有所差异 ,K5 6 2细胞在 2 5 0V、95 0 μF得到最大转染率 4 0 .6 % ,NB4细胞在 35 0V、95 0 μF得到最大转染率 32 .9%。 ( 2 )良好的细胞生长状态能明显提高转染率。 ( 3)温度和缓冲液中的血清成分对电穿孔效率影响不大。结论 电穿孔是一种高效的基因转染法 ,通过优化其条件 ,可提高转染率。
- 沈慧玲陈子兴王玮段卫明傅建新
- 关键词:电穿孔悬浮细胞基因转染
- 去氧氟尿苷联合亚叶酸钙及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20例疗效观察
- 2004年
-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38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去氧氟尿苷联合亚叶酸钙及草酸铂(5'-DFUR+CF+L-OHP)方案组(治疗组)与5-Fu持续静脉输注加亚叶酸钙和革酸铂(5-Fu+CF+L-OHP)方案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20例有效率为44.5%(9/20),对照组18例有效率为38.9%(7/18),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KPS改善率为60%(12/20),对照组为27.8%(5/18),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末梢神经炎、腹泻和便秘。认为5'-DFUR+CF+L-OHP方案是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安全的化疗方案,且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益。
- 陈凯王庆才殷红段卫明高远
- 关键词:晚期胃癌去氧氟尿苷亚叶酸钙草酸铂化学治疗
- 血清微小RNA-21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微小RNA-21(miR-21)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及20名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血清分离后,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21的表达。比较乳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以及患者术前与术后miR-21表达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分析miR-21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miR-21表达比健康人高(P〈0.001),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血清miR-21表达量下降(P〈0.001)。随着乳腺癌分期的增加,血清miR-21表达水平逐渐上升(P〈0.001)。血清miR-21区分乳腺癌患者与健康者ROC曲线下面积为0.934。结论血清miR-21可能是诊断乳腺癌的一个无创标记物。
- 葛鑫鑫段卫明姚利李伟陈凯陶敏
- 关键词:血清微小RNA-21乳腺癌
- RbAP46基因转染白血病细胞系的实验研究
- 一.电穿孔介导的RbAp46基因稳定转移的白血病细胞系的建立.目的:优化悬浮培养细胞的转染条件,建立RbAp46基因稳定转染的白血病细胞系.方法:比较了两种电击缓冲液的转染效率,在低电压、高电容的条件下,应用电穿孔方法将...
- 段卫明
- 关键词:电穿孔增殖分化
- 文献传递
- 过表达的RbAp46基因在白血病细胞系U937中的功能研究
- <正> 目的RbAp46基因是WT-1调控的下游基因,为了解RbAp46基因在造血细胞中的功能1,优化悬浮培养细胞的转染条件,建立稳定转移RbAp46基因的白血病细胞株。2,研究过表达的RbAp46基因对白血病细胞系U9...
- 段卫明陈子兴王玮傅建新白霞
- 文献传递
- ^60 Coγ射线辐射致LyGDI断裂对K562细胞的延迟性凋亡作用
- 2010年
- 目的 采用不同剂量的60 Coγ射线照射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探究鸟苷酸解离抑制因子-2(LyGDI)在细胞延迟性死亡中的作用以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细胞流式仪PI单染检测细胞周期,藻红B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分析LyGDI和Rac1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Rac1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 K562细胞被阻滞在G2/M期的百分率为71.3%,K562细胞早期凋亡率较低,8 Gy60Co γ射线照射后24 h,凋亡率为14%,呈现出延迟性的细胞凋亡;K562细胞在4 Gy的γ射线照射24 h后,可见LyGDI发生断裂,总的Rac1蛋白表达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其在细胞内的分布发生改变,Rac1转移至细胞膜上与少量核内分布,Rac1脱离LyGDI而激活.结论 LyGDI具有增加细胞延迟性凋亡的作用,其断裂使Rac1转移至细胞膜上,诱导Rac1的激活,从而促进了细胞的凋亡.
- 孙华丽段卫明邵彦彦肖海楠周新文
- 关键词:RAC1凋亡
- 蛋白磷酸酶2A催化性C亚基α亚型显性负性突变体表达载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 目的: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从传统中药斑蝥中提取的斑蝥素,是肝癌的有效治疗药物,但对肝脏等器官具有显著的毒性.蛋白磷酸酶2A活性C亚基(Protein PhosPhatase 2A catalytic,PP2...
- 李伟李道明吴灵芝梁容瑞段卫明袁苏徐陶敏
- 巨血小板综合征糖蛋白Ⅸ基因异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糖蛋白 (GP)Ⅸ基因点突变G2 113→A在导致巨血小板综合征 (BSS)中的意义。方法 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患者和其直系亲属以及 4 0名正常人等位基因 ;采用定点诱变技术构建含有GPⅨ点突变G2 113→A的质粒PD ⅨG2 113A ;用含有GPⅠbα ,GPⅠbβ和GPⅨ或GPⅨ突变型全长编码序列的质粒对中国仓鼠卵巢 (CHO)细胞共转染 ;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的CHO细胞表面GP的表达 ;免疫染色和免疫印迹分析转染后的CHO细胞胞浆中GPⅠbα和GPⅨ的表达。结果 先证者为纯合子 ,母亲和兄长均为杂合子 ;突变型CHO细胞膜上GPⅨ和GPⅠbα的表达显著减少 ,但大量存在于细胞胞浆中。结论 本例BSS患者的发病机制为GPⅨAla139(GCC)→Thr(ACC)突变。该突变不影响GPⅠb Ⅸ在细胞内的合成与组装 ,但影响其在细胞膜表面的锚定与表达。
- 赵小娟王兆钺段卫明傅建新吕明恩汪家敏白霞阮长耿
- 关键词:糖蛋白基因突变限制性内切酶
- 胃癌组织中FOXP3在不同部位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FOXP3^+细胞在胃癌不同部位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胃癌手术切除标本268例,制作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OXP3在癌周和癌巢的表达,分析FOXP3在癌周及癌巢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法检测FOXP3与CD4的共表达情况。结果癌周FOXP3高表达者病死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P=0.01);癌周FOXP3表达与患者的生存期呈正相关(P=0.02)。癌巢FOXP3表达与患者的生存期无相关性;癌周FOXP3表达与CD4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1);双色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癌周FOXP3^+细胞与CD4^+细胞存在共表达。结论FOXP3^+/CD4^+免疫细胞多出现在癌周,癌周FOXP3^+细胞可作为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 郭天威张闽刘志菊郭凌川段卫明季月霞曹磊
-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FOXP3TREG组织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