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明
- 作品数:16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手术治疗的高龄结直肠癌患者46例临床资料。结果 46例中,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41例,占89%,手术根治率91.3%,术后并发症率34.8%,主要是肺部感染、心肺功能不全、切口并发症。非计划内再次手术2例,发生率4.3%。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方法,严格的术前评估、规范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沈伯明王永峰俞伟君
- 关键词:高龄结直肠癌手术评估
- 胸部肿瘤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动脉血气变化与心肺功能并发症发生的关系被引量:18
- 2005年
- 目的:探讨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在胸部肿瘤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及其变化与心肺功能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胸部肿瘤病人术前1周内,术后2h、8h以及第1、2、3d,第4d或第5d的动脉血气,对所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与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作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血气分析统计资料显示胸部肿瘤病人手术后第2天动脉血氧分压最低(P<0.01),二氧化碳分压最高,低氧血症造成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高(P<0.05)。结论:围手术期血气分析的变化与手术后心肺功能并发症的发生有关,为减少手术后心肺功能并发症的发生和保证围手术期的安全,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常,并给予充分的氧疗以纠正低氧血症,必要时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 邵立新陈中元沈伯明金炜孙财英袁澄陈伟新
- 关键词:胸部肿瘤围手术期血气分析
- 高聚生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探讨高聚生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提高抗肿瘤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在用高聚生治疗前和每月1个疗程的治疗后共4次分别检测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亚群(CD3、CD4及CD8)的变化情况。对照组46例,按手术前1周内以及手术后每月1次检测外周静脉血中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CD3、CD4及CD8)的变化,共4次。采用计算机Excel软件将2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免疫功能状态较低,注射高聚生后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强,外周血CD3、CD4、CD8、CD4/CD8细胞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经随访对照组肿瘤复发和转移占34.7%,其中7例死亡;治疗组复发和转移率为22.2%,其中2例死亡;2组复发转移及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聚生的临床应用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增强了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了肿瘤的复发率和病死率。
- 邵立新浦海峰沈伯明金炜陈伟新
- 关键词:消化道恶性肿瘤免疫功能高聚生
- 持续冲洗低压负压引流治疗肠道瘘14例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持续冲洗低压负压引流治疗肠道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外科2007—01--2011—09收治的肠道瘘患者14例临床资料。结果14例中,2例行急诊手术治疗外,12例均行持续冲洗低压负压引流,引流时间20-63d,平均33.5d;10例瘘口自愈,2例再次手术。14例均治愈。结论持续持续低压负压引流是治疗肠道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沈伯明王永锋俞伟君代军涛蔡俊钢庄一心周立新
- 关键词:引流术
- 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失常的临床特点和救治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救治,以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院外科监护室从2001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12例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失常病例的临床资料,着重研究其临床特点、救治以及预防措施。结果该组多器官功能失常的发生率占重症胸外伤的比例为8.2%,主要为脑、心、肺、肝、肾和消化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多器官功能失常,在一系列积极的抢救措施下仍有5例死亡,死亡率为41.6%。结论重症胸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失常来势汹险,病情危重,对具有多器官功能失常可能的患者要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救治措施,以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邵立新沈伯明金炜陈伟新孙财英袁澄
- 关键词:重症胸外伤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救治
- 十二指肠腺瘤致十二指肠套叠1例
- 2011年
- 患者,女,52岁。因中上腹阵发性隐痛4年伴间隙性黑便2个月,于2009年6月来本院消化科就诊,当时临床体检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给予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内见腺瘤样病变,病灶约2cm×3cm×2cm,给予活检,病理结果为慢性炎症。给予制酸治疗及抗生素治疗,约2周后症状明显缓解。
- 沈伯明周立新贺华代军涛
- 关键词:十二指肠腺瘤阳性体征临床体检胃镜检查瘤样病变慢性炎症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的手术处理与并发症预防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的手术处理与并发症预防。方法对该院2010—10—2012—10实施PPH手术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有效率为93.4%,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4.7%,主要为术后出血、感染、吻合口狭窄、肛门疼痛和肛门门口感觉异常。结论PPH是治疗重度痔、直肠内脱垂的首选方法,规范的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 沈伯明王永峰俞伟君
-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适应证并发症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2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LC的21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手术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常规采用三孔法,必要时增加-戳孔以利于操作。术后引流管放置1~3d.使用抗生素3~5d。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至少半年。结果本组LC成功率87.0%(188/216),中转开腹率13.0%(28/216)。平均手术时间(62.004-11.27)min,平均住院时间(4.604-2.16)d,并发症发生率2.3%(5/216),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期间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均良好。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正确处理好胆囊三角及良好的术中引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代军涛章平王庆沈伯明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炎急性
- ERCP胆道支架脱落至肠穿孔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ERCP胆道支架脱落致肠穿孔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诊治的1例ERCP胆道支架脱落致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引流是临床上诊治胆道良性和恶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作为微创技术,仍存在潜在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
- 陶悦沈伯明
- 关键词:肠穿孔
- 胆道术后胰腺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0~2010-03胆道术后胰腺炎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行非手术治疗,无死亡。平均住院(34±11)d,最长86 d,4例患者病情反复,其中1例患者,病情迁延,并发电解质紊乱、再喂养综合症。结论胆道术后胰腺炎,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易反复,贵在预防,重在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 沈伯明周立新俞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