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越峻

作品数:39 被引量:18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病毒
  • 6篇肺炎
  • 5篇综合征
  • 5篇肝炎
  • 4篇预后
  • 4篇禽流感
  • 4篇流感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窘迫综合征
  • 4篇呼吸窘迫
  • 4篇呼吸窘迫综合...
  • 3篇乙型
  • 3篇救治
  • 3篇急性呼吸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3篇冠状病毒
  • 3篇肝病
  • 3篇病患

机构

  • 38篇广州市第八人...
  • 2篇广州市胸科医...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泰山疗养院

作者

  • 39篇潘越峻
  • 16篇邓西龙
  • 12篇韦广莹
  • 11篇黄煌
  • 10篇张国明
  • 8篇张文先
  • 3篇张春兰
  • 3篇郭家伟
  • 3篇范慧敏
  • 3篇张媛
  • 2篇蔡卫平
  • 2篇卢峰岳
  • 2篇陈志敏
  • 2篇李翠芝
  • 2篇李踔
  • 2篇刘元勋
  • 1篇李铁钢
  • 1篇唐小平
  • 1篇冼莹
  • 1篇甘清鑫

传媒

  • 6篇现代医院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08
  • 1篇2000
  • 1篇1999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透明质酸和Ⅳ型胶原与肝纤维化病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 (HA)和Ⅳ型胶原 (Ⅳ C)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增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5 0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A与Ⅳ C水平 ,并与肝病理组织检查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血清HA和Ⅳ C与肝病理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 (P <0 0 5 ) ,但早期检出率较低。结论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存在血清HA和Ⅳ C升高 ,两者可作为一种较敏感的肝纤维化辅助检测指标 ,但有其局限性。
潘越峻石裕明
关键词:肝硬化透明质酸病理
人感染H7N9禽流行性感冒17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救治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行性感冒(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提高对重症病例诊治的认识。方法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5月确诊的1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疾病、禽类接触史、人院时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y。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非正态数据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结果17例患者年龄4~88岁,平均53岁。存活11例,死亡6例。其中有11例存在基础疾病,合并两种以上基础疾病者6例。14例为重症病例。存活组患者氧合指数明显高于死亡组[(196.4土100.3)mmHg(1mmHg=0.133kPa)比(78.3±27.9)mmHg,t=3.523,P=0.004],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lI)死亡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28.8士4.6比15.4±7.6,t=3.955,P=0.001)。入院检查所有重症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存活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死亡组(t=2.378,P=0.031)。住院治疗过程中共有6例患者痰(肺泡灌洗液)培养病原学结果阳性,其中3例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白念珠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MRSH)等多种病原体。17例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14例重症患者入住ICU,均需机械通气治疗,其中7例患者予无创辅助通气,7例患者需有创通气支持;3例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予俯卧位通气治疗后氧合指数明显改善。结论高龄、有基础疾病是H7N9感染病例发展为重症的主要危险因素,重症病例主要表现为呼吸衰竭和免疫功能损害,容易继发细菌感染、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数病例需要ICU�
黄煌潘越峻张文先王建蔡卫平张复春尹炽标邓西龙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临床分析
陈志敏黄煌邓西龙潘越峻李粤平
围手术期HIV感染者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围手术期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9月,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80例HIV感染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24例)和非脓毒症组(56例),分别比较两组术前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CD8^+T淋巴细胞(简称CD8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HIV核糖核酸(RNA)、降钙素、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术后发生脓毒症24例。在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之间CD4细胞、CD8细胞、CD4/CD8、HIV RNA、降钙素、总淋巴细胞等影响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依次为8.30、6.55、7.29、50.49、15.40、6.01,P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细胞降低[比值比(OR)=0.41,95%可信区间(CI):0.08~0.75],HIV RNA载量升高(OR=11.30,95%CI:3.69~38.67),降钙素升高(OR=3.75,95%CI:1.52~9.17),与HIV感染者围手术期脓毒症发生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细胞值降低、HIV RNA载量升高、降钙素升高,HIV感染者围手术期发生脓毒症的风险明显增高。有效控制HIV复制,恢复免疫功能,控制术前感染,能减低HIV感染者围手术期发生脓毒症的风险。
潘越峻张文先邓西龙李宝金蔡卫平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脓毒症外科手术
肺部超声在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在评估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期收治的1例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并ARDS病例为研究对象,由同一位观察者每日予患者肺部超声检查及肺通气超声评分,间断行床旁胸片及胸部CT检查,对比分析影像学特点,收集每日体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 DO_2)、氧合指数、淋巴细胞计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资料,分析临床指标与肺通气超声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病情改善,体温、CRP、WBC、A-a DO_2、CPIS评分、APACHE-II评分逐渐下降,氧合指数、白细胞、淋巴细胞逐渐升至正常,胸片和CT提示肺部病变范围逐渐减小,同期肺部超声征象发生相应的改变,肺通气超声评分与临床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肺部超声可实时动态反应肺部病变,在评估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并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刘莹蔡水江黄煌潘越峻邓西龙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影像学特点
动态监测PCT与CRP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并发肺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动态变化及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2015年我院收治15例H7N9人感染禽流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愈出院和死亡分成2组: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两组患者在发病后的第7、21、28天的血清CRP和PCT水平,进行动态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PCT和CRP的水平差异。结果 15例患者中,存活组9人,死亡组6人,死亡组病人最短生存期为起病后6 d,最长存活期为起病后28 d,平均存活期为(22.7±19.9)d。两组患者入院时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标准,14例病人PCT高于正常标准。在3个时间点的CRP水平,存活组均低于死亡组,但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时间点的PCT水平,存活组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在第21天和第28天,两组PCT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人感染H7N9禽流感并发肺炎患者的血清PCT和CRP水平持续维持在高水平可能是预后不良的指征;动态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及时了解病情、调整治疗方案;PCT在提示是否继发细菌感染上优于CRP。
潘越峻黄煌李幼霞邓西龙
关键词:降钙素原
广州27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为COVID-19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月10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278例COVID-19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8例患者中男性130例(46.8%),女性148例(53.2%),年龄(48.1±17.0)岁,20~69岁患者占88.8%,236例(84.9%)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普通型居多211例(75.9%),住院病死率0.4%(1/278)。病例来源以输入性病例为主(201例,72.3%),这其中武汉输入89例(占全部输入性病例的44.3%)。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70.9%)和干咳(61.5%)。患者以白细胞正常(79.5%)或减少(16.5%)、淋巴细胞减少(33.5%)多见,部分患者血红蛋白(10.4%)和血小板(12.6%)减少,55.4%患者白蛋白水平降低,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肾功能(肌酐、尿素氮)指标无明显异常,有61例(21.9%)患者伴有乳酸脱氢酶升高,26例(9.4%)患者伴有肌酸激酶升高,52例(18.7%)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140例(50.4%)患者D-二聚体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有117例(42.1%)。典型的CT表现:疾病早期胸部影像呈现单发或多发磨玻璃阴影,肺外带明显;进展期发展为病灶增多、范围扩大呈双肺多发的磨玻璃影、浸润影或实变影;重型/危重型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实变伴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244例(87.8%)患者接受≥1种的抗病毒药物治疗,242例(87.1%)使用了抗菌药物,191例(68.7%)接受了氧疗,接受中医治疗198例(71.2%)。结论COVID-19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未见性别差异,以普通型为主,病死率不高;常合并多系统、多器官异常或损害,临床应密切关注病情进展,及时研判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努力提高救治成功率。
刘昶权潘越峻邓西龙罗育红韦广莹劳婉婷张国明罗灿伟谭杏才关永佳雷春亮
关键词:流行病学预后
35例埃博拉病毒病排查病例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埃博拉病毒病疫区以外国家对埃博拉病毒病的排查方案及具体防控措施。方法对医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35例埃博拉病毒病排查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WHO疫情通报收集非洲以外国家埃博拉确诊病例信息,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均被排除埃博拉病毒病,皆非医务人员,无明确埃博拉病毒接触史,其中30例患者在21天内疫区居住及旅行史,5例患者来自非疫区国家,7例最后确诊为疟疾,经治疗后6例痊愈,1例死亡;非洲以外国家确诊埃博拉病毒病7例,其中6例为医务人员,所有病例皆有明确的接触史,其中输入性病例4例,二代病例3例,死亡1例。结论有明确埃博拉病毒接触史的医护人员是埃博拉病毒病的高危人群,可通过航空途径在潜伏期输入至疫区外国家,潜伏期传播风险低;对来自非洲的患者更应重视疟疾的诊断和经验性治疗;疑似病例应尽早完善各项基础检查,并进行早期基础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黄煌潘越峻蔡水江刘莹邓西龙
院前急救320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区域院前急救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01月01日-2019年12月31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院前急救3208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院前急救患者中,以20-59岁的青壮年为主,一天内在20:00-23:59时为院前急救的最高峰时段。呼车原因以创伤类为首,其次是神经系统疾病和急性酒精中毒。结论:院前急救有一定的区域规律和特征,应针对本区域的院前急救重点建立创伤、卒中和中毒等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以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王家声许泽明黄进弟谭杏才列杰秋徐慧敏张国明刘焕仪潘越峻
关键词: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创伤卒中
卒中单元院前急救流程静脉溶栓救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院前急救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4月进行急救标准流程溶栓的34例AIS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12月进行卒中单元院前急救流程溶栓的30例AIS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从发病至溶栓时间(OTN)、就诊到溶栓开始时间(DTN)、入院至获得影像结果时间(DTI)、入院至获得实验室结果时间(DTL)、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采用卒中单位院前急救流程,在OTN、DTN、DTI、DTL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7%vs 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卒中单元院前急救模式可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组发生脑出血2例、胃出血1例、牙龈出血1例、皮下出血1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6.7%;对照组发生脑出血3例、胃出血2例、皮下出血1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7.6%,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7 d的NIHSS评分比较发现,观察组的中位评分为3分,对照组中位评分为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9.3 d vs 11.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院前急救流程明显缩短DTN时间及OTN、DTI、DTL时间,有助优化AIS诊疗流程,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治愈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张国明李踔韦广莹刘昶权黄进弟甘清鑫黄继德潘越峻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卒中单元静脉溶栓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