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老年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地奈德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控制
  • 1篇血压
  • 1篇抑郁
  • 1篇硬化斑块
  • 1篇知晓
  • 1篇知晓率
  • 1篇治疗率
  • 1篇中老年
  • 1篇中老年人
  • 1篇中老年人群

机构

  • 6篇北京市和平里...

作者

  • 6篇王丽
  • 1篇李博
  • 1篇王琳
  • 1篇张烜
  • 1篇吴琨
  • 1篇刘伟
  • 1篇李丹

传媒

  • 2篇医学综述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针对城市社区高血压“三率”干预后实施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了解并评价社区居民对高血压“三率”干预效果,为我国基层防治高血压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利用现况研究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选取本社区所有18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由社区医生进行指导,比较在社区医生的一系列干预后,统计分析社区居民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及血压水平是否有差异。结果:在社区医生的干预前后,患者的“三率”和血压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社区健康教育,可提高居民对“三率”的认知和降低人群高血压水平,控制并发症及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改善生活质量,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并获得社区管理效益。
王秋华王丽焦玉梅高雪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干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糖尿病性脑梗死5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2004年5月 ̄2005年5月住院的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52例为观察组,同期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56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表现及头颅CT特点及血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糖尿病性脑梗死CT特点及血脂、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以腔隙性脑梗死多见。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有高血压、肥胖及高脂血症者易致脑梗死。
王丽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高危因素
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高龄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患者6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疗程36周。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的总胆固醇[(3.42±1.63)vs(3.83±1.34)mmol/L]、甘油三酯[(1.80±1.37)vs(1.95±1.6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13±1.32)vs(2.63±1.64)mmol/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9.48±6.78)vs(12.31±9.78)mmol/L]、高敏C-反应蛋白[(3.42±1.36)vs(4.56±3.36)mmol/L]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4±1.01)vs(1.43±1.12)mmol/L]显著升高(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高龄患者颈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具有明显抗氧化、减轻神经损伤的作用,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
吴琨李博张烜王丽王琳刘伟李星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颈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性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抑郁状况及其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和平里医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就诊的T2DM患者333例,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抑郁评分。结果 333例患者中,发生抑郁的为123例(36.9%),其中轻度70例,中度46例,重度7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并发症数、病程、空腹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是T2DM患者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而饮食干预为保护因素。结论 T2DM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及早给予心理指导,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治疗,有利于患者各项指标的平稳。
王丽
关键词:2型糖尿病抑郁相关危险因素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7
2020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等呼吸气流受限症状,是一种临床常见、中老年人群多发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呈进行性进展,当急性加重期(AECOPD)发作时,通常会伴随感染甚至其他全身性症状。AECOPD是COP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1]。对症药物治疗仍是目前治疗AECOPD的最主要手段,针对其感染、咳嗽等症状时,临床常单独或联合采用抗生素、祛痰药物、支气管扩张药物等进行常规治疗[2]。糖皮质激素以其改善肺功能的潜力,近年来受到临床的关注增加。但在AECOPD的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肺功能、血氧指标的恢复是否具有明确的疗效,目前尚有一定的争议[3]。为探讨其疗效,指导临床治疗药物选择与应用,我院对收治的AE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与β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联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王秋华王丽李丹张璐
关键词:Β受体激动剂慢性咳嗽中老年人群特布他林AECOPD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未达标的现状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和平里地区2型糖尿病血糖未达标患者的现状,为制订应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方法调查86例2型糖尿病血糖未达标患者的年龄、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患者依从性及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比较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不同用药情况对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在统计的未达标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值为7.9%,空腹血糖均值为8.3 mmol/L,餐后血糖均值为11.4 mmol/L。不同年龄组患者间的血糖控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方式干预方面,仅39例患者能按医嘱严格控制饮食,30例患者基本不进行体育锻炼;分别有20.93%和31.40%的患者不进行空腹和餐后血糖的监测;联合用药组空腹血糖较单药组低(P<0.05),两组餐后血糖和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未达标患者,需要进一步强化患者教育,加强生活方式干预,选择更加强化,同时安全、依从性好的降糖治疗方案。
王丽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生活方式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