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P与T-淋巴细胞亚群联检在胃癌分期及炎症反应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联合检测CRP及T淋巴细胞亚群,探讨其在胃癌分期和炎症反应中的意义。方法手术前及术后7天检测78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CRP水平,分析与胃癌临床分期及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Ⅰ、Ⅱ期胃癌淋巴细胞亚群术前术后改变不明显,Ⅲ、Ⅳ期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术前明显下降,术后7天增高明显(P<0.05),Ⅲ、Ⅳ期感染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术前各期胃癌的CRP改变不明显,但术后7天Ⅲ、Ⅳ期胃癌上升明显(P<0.01),感染率也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及CRP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胃癌的病期。病期越晚,CRP的免疫放大作用越明显,对组织免疫损伤程度越明显。
- 王志王占科朱共元
- 关键词:胃癌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反应
- 105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HC)之间的关系和其病理特征。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05例PHC患者,检测了解其HBV感染史和感染模式,并分析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PHC)之间的关系。结果:105例PHC患者中HBV感染102例,感染率达97.1%,以HBsAg、抗-HBe和抗-HBc的阳性率最高(53.3%),而HBsAg(+)、HBeAg(+)、抗-HBc阳性率次之(为23.8%).肝组织病理学特征:肝细胞癌(HCC)占94.3%(99/105),结节型、巨块型、小肝癌分别占60.9%、30.5%、和8.6%。多分布在肝右叶(占63.8%),85%合并有肝硬化。结论: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是PHC的主要病原学因素。PHC以肝细胞癌、低分化为主,主要分布在肝右叶、以结节型为主。
- 陈帆陈范昶王亦工王志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病毒病理学
- 开展血气分析室内质控的体会及失控处理
- 2004年
- 王志熊晓平余文王庆莅
- 关键词:血气分析室内质控危重病人标本质量
- 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作用被引量:2
- 2006年
- 采集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于胸痛发生后4、8、12、24、48小时及第5、7天的血清,以及正常对照组20例空腹血清分别测定其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结果cTnⅠ在4小时及第5、7天时诊断AM I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K-MB。cTnⅠ在诊断急性心梗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更宽的诊断时间及高度特异性。
- 熊伟丽王志熊小平
- 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MB急性心肌梗死
-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浆NO含量与迟发性脑病的关系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与迟发性脑病的关系。方法将62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两组:迟发性脑病组(A组)29例和未发生迟发性脑病组(B组)33例。采用检测NO的中间代谢产物亚硝酸盐来反映A、B两组患者连续血浆的NO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中毒后第1天血浆NO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A、B组第5天血浆NO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组第10天血浆NO含量明显低于B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病人血浆NO变化有助于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 涂怀军余小骊冯青青翁燕红何大贵王占科王志
- 关键词:一氧化氮迟发性脑病
- 严重创伤MODS高血糖患者内毒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指数变化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高血糖患者血内毒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观察创伤MODS高血糖和正常血糖组死亡率变化,测定创伤MODS高血糖和正常血糖组血内毒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等含量,计算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创伤MODS高血糖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创伤MODS正常血糖组(P<0.01);创伤MODS高血糖组血内毒素含量、HOMA-IR指数明显高于创伤MODS正常血糖组,创伤MODS高血糖组HOMA-β指数明显低于创伤MODS正常血糖组。结论:创伤MODS合并高血糖患者预后不良,内毒素在创伤MODS患者高血糖症中,发挥重要作用。
- 祝仲珍王占科熊小平杨莉萍陈致怀王志
- 关键词:创伤MODS内毒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空腹高血糖
- 血浆NO含量测定在预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
- 2005年
- 目的探讨测定血浆一氧化氧(NO)含量对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CO)患者与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意义。方法将62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两组,迟发性脑病组(A组)29例和未发生迟发性脑病组(B组)33例。采用检测NO的中间代谢产物亚硝酸盐来反映A、B两组患者连续血浆的NO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中毒后第1天血浆NO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B两组第5天血浆NO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组第10天血浆NO含量明显低于B组、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观察急性CO中毒后病人血浆NO变化有助于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 涂怀军余小骊冯青青翁燕红何大贵王占科王志
-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氮迟发性脑病血浆
- 全血细胞计数的(x|ˉ)-B分析及其靶值确定被引量:1
- 2003年
- (x)-B分析是BULL根据DORSEY的基本原理,把病人数据用于临床血液学室内质控的方法.全血细胞计数的xB分析则是库尔特公司把BULL法在血液分析仪(CBC)上的应用.本室用COULTER-JT-IR全血细胞计数仪按照BULL法,计算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确定本室以上三项的x-B靶值.经过近一年的应用,基本达到了室内质控的目的.
- 王志林志凤王白岚潘小青
- 关键词:全血细胞计数靶值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 腺苷酸脱氨酶测定在肝脏疾病的诊断意义
- 目的:探讨腺苷酸脱氨酶(ADA)在肝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195例各型肝炎患者 ADA、ALT、G-GT的结果,并与正常对照组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对照。结果:各型肝炎组ADA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
- 王志王占科熊小平余文
- 关键词:ADA肝脏疾病
- 文献传递
- 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的创伤性MODS的实验诊断方案探讨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制订涉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的创伤性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诊断方案,早期诊断和发现创伤MODS。方法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重症监护室(ICU)创伤、包括大手术后2565例患者,包括198例创伤死亡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创伤MODS常规诊断方案基础上,补充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指标(空腹血糖、HOMAβ、ΔINS30/ΔGLU30,等),制定涉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的创伤后MODS改良诊断方案。结果创伤或大手术后患者改良方案MODS诊断阳性率(12.51%)明显高于常规方案(8.85%),P<0.05。创伤死亡患者改良方案最终MODS诊断阳性率(87.37%)与常规方案(74.75%)无显著差别,P>0.05。创伤死亡患者改良方案死亡3天前MODS诊断阳性率(81.82%)明显高于常规方案(64.65%),P<0.01。结论将胰岛β细胞功能不全相关指标作为创伤后MODS诊断指标之一,可提高创伤MODS早期诊断率,但不会过度不合理扩大诊断范围。
- 王占科雷万生刘学广汪仕良李光伟熊晓平许霖水王志
- 关键词:创伤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