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作品数:26 被引量:40 H指数:4 供职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工程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生物学 更多>>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医院医护人员信息行为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正确有效的信息行为是医护人员工作和科研的重要保障,通过正确有效的信息行为,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借鉴经验并启发思维。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医护人员的信息行为进行分析和建立模型,旨在探讨医护人员的信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保障信息行为有效性的措施,达到促进与提高医护人员信息能力的目的。 毕雪华 孟祥娟 王蕾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信息行为 医护人员 一类具有离散时滞的基因网络的Hopf分支 2010年 研究一类具有两个时滞的二维单基因网络模型.首先得到了Hopf分支的存在性,其次利用规范型理论及中心流形定理确定了Hopf分支的方向和分支周期解的稳定性.最后,给出数值模拟. 张学良 王蕾 王凯 冯晓梅关键词:HOPF分支 基因网络 时滞 稳定性 新疆麻疹发病情况的ARMA模型预测分析探讨 2018年 就新疆近年来麻疹发病情况做了简要分析,针对新疆麻疹发病率高的情况,探讨了ARMA模型预测新疆麻疹发病的可行性,为新疆该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郑彦玲 王蕾 张利萍关键词:麻疹 ARMA模型 病例队列设计下新疆地区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基于病例队列设计下加权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建列线图;以全队列样本作为验证集进行外部验证,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以及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有效性以及临床实用性。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加权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ER表达[HR=0.268,95%CI(0.118,0.607)]、PR表达[HR=0.599,95%CI(0.369,0.973)]、HER-2表达[HR=1.571,95%CI(1.044,2.366)]、临床分期Ⅱ期[HR=2.533,95%CI(1.460,4.394)]、Ⅲ期[HR=5.437,95%CI(3.101,9.534)]以及Ⅳ期[HR=21.359,95%CI(9.933,45.929)]接受术后治疗[HR=0.546,95%CI(0.375,0.795)]及保乳术[HR=0.366,95%CI(0.175,0.764)]、根治术[HR=0.536,95%CI(0.314,0.913)]是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通过纳入以上变量构建并验证预测患者1、4、7年总生存率的列线图,ROC曲线、校准曲线以及DCA曲线在病例队列与全队列样本中均证实该列线图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以及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病例队列设计下加权Cox比例风险模型构建的列线图对新疆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能够为个性化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吴梦娟 高春洁 张涛 赵婷 王蕾关键词:乳腺癌 生存预后 列线图 基于Lasso-Cox回归和层次聚类分析乳腺癌患者1313例预后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个体差异,比较不同类别乳腺癌患者预后差异,为患者的个性化诊疗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共纳入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1 313例乳腺癌患者,包括1 139例生存,174例死亡。采用Lasso-Cox回归对数据进行变量筛选,筛选出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较大的变量;基于分类数据的层次聚类方法挖掘乳腺癌患者之间临床病理特点的相似性并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类别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通过Lasso-Cox回归筛选出了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的14个临床特征,包括T分期、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新辅助治疗、手术类型、淋巴结清扫术、辅助治疗、ER阳性表达、分子分型、脑转移、肺转移、肝转移以及骨转移。基于层次聚类方法将研究对象聚为两类,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两类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97.00,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之间存在高度异质性,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生存预后情况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类,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高春洁 刘静 吴梦娟 依帕拉·伊力哈木 马涛 赵婷 王蕾关键词:乳腺癌 层次聚类分析 预后 具有非线性发生率的离散SIQ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2018年 研究了具有非线性发生率的离散SIQ模型的稳定性.通过非标准差分方法得到了离散的SIQ模型,利用迭代法得到了模型解的正性和有界性、基于定义的基本再生数、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唯一存在性;通过线性化方法和构造离散Lyapunov函数方法得到了无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利用数值例子说明了地方病平衡点的稳定性结果. 王建鹏 王蕾 张学良 王凯关键词:非线性发生率 基本再生数 稳定性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贝叶斯联合模型探究雌二醇纵向变化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动态变化与乳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潜在关联,比较新辅助治疗与无新辅助治疗下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差异性。[方法]基于2015—2019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随访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首先在不同分位数下(=0.10,0.25,0.50,0.75)分别建立线性分位数混合模型拟合E2水平的动态变化,并通过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与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a,BIC)从中选择最优模型作为联合模型的纵向子模型。其次,基于扩展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建立生存子模型;进一步通过共享随机效应建立纵向与生存数据的贝叶斯分位数联合模型,并通过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方法估计其关联系数()。[结果]最优子模型筛选结果显示,=0.50时,纵向子模型的AIC与BIC值最小。在=0.50下构建贝叶斯分位数联合模型。联合模型结果显示,E2水平的动态变化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结局显著性相关(=0.59,HR=1.80,95%CI:1.47~2.24)。新辅助治疗是乳腺癌患者的保护因素(HR=0.155,95%CI:0.047~0.384),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84.5%死亡风险。[结论]乳腺癌患者E2水平增加与不良生存预后相关,新辅助治疗可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并改善其生存预后。乳腺癌患者应采取积极治疗手段控制雌二醇水平升高、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马涛 依帕拉·伊力哈木 高春洁 赵婷 王蕾关键词:雌二醇 分位数回归 COX比例风险模型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数据的联合建模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动态变化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为前列腺癌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性收集2011-01-01-2017-12-3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的1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比卡鲁胺联合戈舍瑞林组(n=126)和氟他胺联合戈舍瑞林组(n=50)。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拟合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生存数据,进而根据共享随机效应构建极大似然估计和贝叶斯估计法下的联合模型。通过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以及对数似然函数(LLF)值评估2类联合模型的拟合优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预测误差(PE)比较2类联合模型的预测性能。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基线数据的组间差异。结果共纳入176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45~90岁,平均年龄(71.76±7.86)岁,随访1.30~36.77个月。极大似然估计下的联合模型结果显示,相比于患者血清PSA水平未增加时,当PSA水平随时间增至10倍后,患者死亡风险增加0.94倍(HR=1.94,95%CI:1.74~2.16,P<0.001);贝叶斯估计下的联合模型结果显示,相比于患者血清PSA水平未增加时,当PSA水平随时间增至10倍后,患者死亡风险增加1.18倍(HR=2.18,95%CI:1.77~2.73,P<0.001)。此外,极大似然估计下的联合模型展现出更好的拟合优度(AIC=3265.01,BIC=3303.06,LLF=-1620.51),而贝叶斯估计下联合模型的AUC值(0.70~0.88)更大、PE值(0.04~0.10)更小,提示其具有更强的预测性能。结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升高是其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密切监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的动态变化,以便更准确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吴梦娟 高春洁 张涛 赵婷 袁帅 牛越 王蕾关键词: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纵向数据 生存预后 新疆地区2015—2021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趋势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2015—2021年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趋势,为新疆地区乳腺癌的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诊治和住院的1086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分子分型、病理分型和手术类型等资料,探讨其随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结果:共纳入10867例患者,平均确诊年龄为51.34±10.96岁,中位确诊年龄为50岁,平均确诊年龄和中位确诊年龄随年份呈上升趋势。婚姻状况以已婚患者为主[9854例(90.6%)]。从患者所在地区分布来看,以北疆患者居多(69.35%)。分子分型以Luminal型为主[5665例(72%)],Luminal型及HER-2过表达型的占比随年份不断上升,三阴性的占比显著下降。临床分期中,Ⅱ期患者最多[4405例(41.7%)],其次为∣期[3057例(29.0%)]。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9307例(85.6%)]。手术方式主要为改良根治术[5822例(74.6%)],保乳术等其他术式随年份呈上升趋势。结论:2015—2021年新疆地区乳腺癌患者人数逐年增多,平均诊断年龄较大;分子分型以Luminal B型为主,病理类型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早期乳腺癌患者占比随年份呈上升趋势;手术方式以改良根治术为主,随着年份的递增,改良根治术呈减少趋势,而保乳术及其他术式呈增加趋势。 依帕拉·伊力哈木 王岩 马涛 王蕾 赵婷关键词:乳腺癌 发病年龄 临床病理学 分子分型 具有白噪音的KGS格点系统的随机吸引子 2009年 文章考虑了具有白噪音Klein-Gordon-Schr(o|¨)dinger方程的随机格点系统解的渐近性态,证明了该系统的随机吸引子的存在性,并且该随机吸引子吸收所有的缓增随机有界集。 路学强 王蕾关键词:格点动力系统 随机吸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