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贵全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血管
  • 3篇肿瘤
  • 3篇基因
  • 2篇肿瘤细胞
  • 2篇微血管
  • 2篇基质
  • 2篇喉癌
  • 2篇喉癌组织
  • 2篇癌组织
  • 2篇PEGR
  • 2篇BAX
  • 2篇病理
  • 2篇BCL-2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性病
  • 1篇性状
  • 1篇血管密度
  • 1篇血管生成

机构

  • 10篇吉林大学第二...
  • 5篇吉林大学
  • 2篇临江林业局职...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白山市中心医...

作者

  • 10篇王贵全
  • 9篇许传杰
  • 3篇高洪文
  • 3篇夏阳
  • 2篇朱桂彬
  • 2篇李玉林
  • 2篇朴春姬
  • 2篇刘林林
  • 1篇杨隆茵
  • 1篇杨文
  • 1篇沙春蕊
  • 1篇董震
  • 1篇张立红
  • 1篇杨桂琴
  • 1篇陈世范
  • 1篇孙梅
  • 1篇姚敏
  • 1篇何旭
  • 1篇寇伯君
  • 1篇王英

传媒

  • 6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2例被引量:4
2011年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是一种罕见肿瘤,文献中的报道大多是已生育妇女,将子宫切除后随访观察,而我科诊断的两例均为已婚未育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性,26岁。体检时发现子宫肌瘤9个月,于2008年8月入院。B超检查示宫壁回声不均匀,
许传杰王贵全夏阳姚敏陆汉军杨隆茵高洪文
关键词: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罕见肿瘤生育妇女随访观察切除后
鞍上区胶样囊肿1例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鞍上区胶样囊肿十分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
路汉军刘梅王贵全许传杰
关键词:胶样囊肿鞍上区
PEX基因对肿瘤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2005年
目的 探讨PEX基因在体外对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法,经G4 18稳定筛选后,应用MTT、流式细胞术、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及Boyden小室侵袭实验,体外观察PEX基因对B16F10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 BpcDNA sPEX、BpcDNA、B16F10三组细胞生长速度、细胞周期各时相均无明显差异(P >0 . 0 5 ) ;BpcDNA sPEX组细胞集落与BpcDNA组和B16F10组相比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 0 1) ,BpcD NA sPEX组细胞集落比BpcDNA组和B16F10组少,且单个集落中细胞数目少;BpcDNA sPEX组细胞穿透Matrigel胶能力比BpcDNA和B16F10组细胞弱,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 <0 . 0 1)。结论 PEX基因转染对体外单纯培养的B16F10细胞生长、增殖无影响;PEX基因可抑制B16F10细胞在软琼脂中形成集落的能力及体外侵袭能力。
许传杰王贵全张立红朱桂彬王英李玉林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细胞外基质
PEX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体外对微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PEX基因在体外对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RT-PCR、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小管形成实验及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形成实验,体外观察PEX基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稳定筛选的细胞株BpcDNA-sPEX经RT-PCR可扩增出sPEX带;bFGF+BpcDNA-sPEX组小管数明显少于bFGF+BpcDNA、bFGF+B16F10组(P<0.01);bFGF+BpcDNA-sPEX组血管分支点数明显少于bFGF+BpcDNA、bFGF+B16F10组(P<0.01)。结论PEX基因能够抑制由bFGF诱导的CAM血管的新生、PEX基因能够阻抑bFGF对小管形成的促进作用。
许传杰刘林林王贵全何旭朱桂彬李玉林
关键词:RT-PCR微血管生成
辐射诱导pEgr—sHemopexin在MCF-7细胞的表达和侵袭能力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小管形成的影响
2011年
将治疗基因克隆于可被辐射诱导激活的Egr-1启动子下游,利用Egr-1基因的调控序列可被辐射刺激的特点,形成基因和射线对肿瘤的双重杀伤作用,是近年来放射治疗研究的热点。下游目的基因的选择,对提高肿瘤基因放射治疗疗效至关重要。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C端血色素结合蛋白样片段PEX可阻断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许传杰庞孟煜王贵全夏阳陈世范刘林林
关键词:MCF-7细胞人脐静脉EGR-1启动子EGR-1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
bcl-2和bax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病理特征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bcl-2和bax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病理特征。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乳腺癌及31例癌旁组织和8例良性乳腺病变组织标本的bcl-2和bax基因表达情况。结果bcl-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7.4%。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9.6%。Ⅰ级乳腺癌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2.2%,Ⅱ级为61.5%.Ⅲ级为30%。bcl-2蛋白各级别表达程度间无显著性差别(x2=5.839,v=4,P=0.2496)。Ⅰ级乳腺癌的bax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100%,Ⅱ级为 88.5%,Ⅲ级为 20%。bax蛋白的表达程度间有显著性差异(x2= 27.889,v=4,P<0.0001)。bcl-2蛋白在良性乳腺病变,癌旁组织和原位及浸润型乳腺癌4组病例中的表达阳性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23.694,v=3,P<0.0001);bax蛋白在 4组间的阳性表达率亦有差异性(x2=10.772,v=3,P=0.013)。结论 bcl-2和 bax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与乳腺癌细胞凋亡的调节过程有关。
高洪文王贵全王淑勃寇伯君
关键词:BCL-2BAX乳腺癌基因表达
喉癌组织中Bcl-2及Bax基因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 Bcl- 2和 Bax协同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临床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SP法 ,对 63例喉癌组织、 1 0例正常喉组织标本中 Bcl- 2及 Bax表达产物进行检测 ,并对喉癌病人进行术后随访分析。结果  (1 )喉癌组织中 Bcl- 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喉组织 (P<0 .0 5) ;喉癌组织中 Bax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喉组织 (P<0 .0 5) ;(2 )喉癌组织中有不同水平的 Bcl- 2蛋白过度表达和 Bax蛋白低表达 ,二者在统计学上呈负相关 (r=- 0 .332 ,P<0 .0 5) ;(3) Bcl- 2 / Bax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生存曲线有显著差异。结论  Bax/ Bcl- 2显示出良好的相关性 ,二者比值失衡 ,导致或促进了喉癌的发生 ,Bax/ Bcl- 2可作为喉癌的早期诊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王贵全杨桂琴许传杰陆汉军
关键词:喉癌BCL-2BAX免疫组织化学
pEgr-sHemopexin重组质粒的构建及体外辐射诱导表达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克隆小鼠分泌型 Hemopexin(s PEX)编码区的 c DNA序列 ,构建含 Egr- 1启动子的 p Egr- s PEX真核表达载体 ,检测辐射诱导重组质粒在 B16 F10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用 RT- PCR从 NIH3T3细胞中扩增出s PEX,经测序证实后 ,构建 p Egr- s PEX重组质粒 ,以脂质体转染 B16 F10细胞 ,用 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16 F10细胞上清中辐射诱导 PEX的表达。结果 :测序表明扩增的 s PEX c DNA序列与 Gen Bank中登录的序列完全一致 ,s PEX c DNA正确插入表达载体 pc DNA3.1- Egr- 1,转染入 B16 F10细胞内 PEX基因在体外辐射诱导下成功获得表达。结论 :成功地克隆了小鼠 s PEX基因 ,并在体外证实了 p Egr- s PEX具有辐射诱导表达特性。
王贵全许传杰杨文朴春姬董震
关键词:HEMOPEXIN操纵子黑色素瘤质粒
喉癌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喉鳞癌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P法 ,对 58例不同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喉鳞癌组织 CD34、i NOS表达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喉癌组织 i NOS阳性表达率为 84.5% ,i NOS表达程度与喉癌的临床分期无相关性 ,与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P<0 .0 5) ;淋巴结转移组 i NOS(96.0 % )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75.8% ) ;i NOS表达程度与肿瘤的 MVD存在正相关性 (P<0 .0 1 )。结论  i NOS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增高可能与血管形成有关。
许传杰王贵全沙春蕊朴春姬路汉军
关键词:喉癌癌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微血管密度
组织细胞肉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1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2岁。于2010年11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左颈部包块伴间歇性疼痛,抗炎治疗有效,停药后肿物生长迅速。颈部彩超显示,左颈部见多个融合性肿物,最大者约5.0×4.0 cm,CT示双肺多发结节影,肝右叶占位性病变。2011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行颈部肿物穿刺活检。患者乏力、盗汗症状明显,偶有发热,一般状态较差。
许传杰王贵全夏阳孙梅陆汉军高洪文
关键词:组织细胞肉瘤文献复习病理分析肿物穿刺活检颈部包块占位性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