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婕
- 作品数:14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保健专项资金资助科研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探讨自体Tenon囊在青光眼滤过泡渗漏修补中的应用
-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Tenon囊组织修补滤过泡渗漏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2010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青岛眼科医院的16例(16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后滤过泡渗漏患者,在球周阻滞麻醉下剪开滤过泡边缘球...
- 吕明原潘晓晶蓝婕谢立信
- 不同年龄人群植入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的伪调节力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组人群植入可调节人工晶状体(IOL)的伪调节力。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7年9月至2010年4月于青岛眼科医院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可调节IOL植入术患者47例(47只眼),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个组,分别为≤45岁组,46~59岁组,≥60岁组。术后3个月以上对其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远视力校正后近视力进行检查。应用超声活体显微镜(UBM)测量调节远近时的前房深度变化;并用A超测量使用2%匹罗卡品缩瞳前后的前房深度变化;使用移近法测量主观调节力。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3个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使用Bonferroni法和Mann—Whitney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3个组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远视力校正后近视力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F=1.22,P=0.31;F:1.59,P=0.22;F=0.40,P=0.67;F=1.17,P=0.32);UBM测量的调节远近时前房深度变化幅度3个组分别为(0.16±0.12)mm,(0.06±0.06)mm,(0.07±0.05)mm,≤45岁组高于46~59岁组和〉160岁组(Mann-Whitney法,P=0.001,P=0.008);A超测量的缩瞳前后前房深度变化范围3个组分别为(0.68±0.44)mm、(0.43±0.20)mm、(0.17±0.14)mm,≥60岁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Mann-Whitney法,P=0.001,P=0.000);术后调节力分别为(2.87±0.52)D、(2.68±0.39)D及(2.32±0.88)D,≥60岁组低于≤45岁组(Bonferroni法,P=0.005)。结论植入可调节IOL后的调节能力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但对不同年龄患者视力无明显影响。
- 蓝婕黄钰森韩冬生代云海吴晓明谢立信
- 关键词:晶体视敏度年龄因素
- 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炎的应急处理疗效观察
- 黄钰森蓝婕代云海吴晓明孙士营谢立信
- 内路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观察内路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年10月-2019年3月青岛眼科医院诊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30例30眼。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内路Schlemm管成形术,经透明角膜切口进入前房,在前房内水平切开小梁网和Schlemm管内壁,切口宽约1mm,将iTrack微导管尖端对齐切口并插入Schlemm管内,进行360°扩张。术后随访3个月。Schlemm管开放情况采用海德堡前段OCT进行检查。Image J进行OCT图像分析,测量Schlemm管宽度、长度。主要指标眼压、降眼压药物数量、Schlemm管开放程度。结果3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60°穿行成功率83.33%。术前平均眼压(30.43±8.65)mmHg,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4.33±3.88)mmHg、(18.21±7.52)mmHg、(16.55±4.92)mmHg、(16.61±3.99)mmHg,术后各时间点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1)。术前降眼压药物数量平均为(2.73±0.91)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为(0.84±1.25)种、(0.75±0.91)种、(0.92±0.95)种,术后降眼压药物数量明显减少(P<0.001)。术前Schlemm管平均横径、纵径分别为(255.22±59.67)μm、(37.89±12.00)μm,术后分别为(306.11±59.44)μm、(64.22±34.62)μm(P=0.02、0.04)。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69.23%、85.00%、84.61%。术后发生前房积血者46.67%,出血性后弹力膜分离者3.33%。结论内路Schlemm管成形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较好的短期疗效,严重并发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青光眼手术。
- 周龙芳胡迭蓝婕吕明原谢立信潘晓晶
-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9
- 2009年
- 目的评价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非随机化对照研究。65例(8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分为MIOL植入组(多焦组)41例(50只眼)和单焦点人上品状体(SIOL)植入组(单焦组)24例(30只眼)。术后3个月观察记录裸眼远、中、近视力,最佳矫正远、中、近视力,远视力最佳矫正后中间视力及近视力;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并对术后患者主观视觉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对分类变量资料进行x^2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多焦组与单焦组在术后裸眼远(t=0.79,P=0.44)、中视力(t=1.49,P=0.15),最佳矫正远(t=0.19,P=0.85)、中(t=1.77,P=0.09)、近视力(t=0.01,P=0.99)及远视力最佳矫正后中间视力(t=1.57,P=0.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焦组裸眼近视力、远视力最佳矫正后近视力优于单焦组,分别为0.82±0.20、0.33±0.14(t=8.99,P=0.00);0.83±0.17、0.32±0.11(t=9.83,P=0.00);多焦组在明适应高空间频率(18e/d)(明亮有眩光,t=2.33,P=0.03;明亮无眩光,t=2.80,P=0.01)、暗适应有眩光中空间频率(6c/d)对比敏感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1);多焦组总像芹与球差均小于单焦组(t=3.74,P=0.00;t=3.56,P=0.00);多焦、单焦组术后脱镜率分别为70.73%(29/41)和8.33%(2/24)(x^2=23.63,P=0.00);两组均存在轻中度的眩光和光晕感(x^2=0.50,P=0.78):中度视觉干扰现象在多焦组为24%(12/50),单焦组为26.67%(8/30),两组尢患者存在严重的眩光与光晕感。结论与SIOL相比,除了对比敏感度有所下降,MIOL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术后功能性远、近视力,患者能获得较高的视觉质量。
- 蓝婕黄钰森谢立信
- 关键词:白内障
- 儿童单眼外伤性白内障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1例
- 2008年
- 蓝婕黄钰森谢立信
- 关键词:儿童人工晶状体多焦点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对侧角膜切口矫正散光的临床研究
-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在角膜最陡子午线上行对侧透明角膜切口矫正角膜散光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在56 ~82岁之间(平均70.42±5.68岁)、术前角膜散光均>
- 黄钰森蓝婕谢立信
- 文献传递
- 婴幼儿先天性青光眼抗青光眼术后眼轴长度及屈光状态的变化
- 蓝婕
- 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取出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C—IOL)取出的原因及其眼内植入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1999至2009年28例(28只眼)曾行开放襻AC-IOL取出的患者资料,分析其IOL型号、原发病、眼内植入时间、取出原因及治疗结果等。结果28例患者使用的IOL均为新型弹性开放襻AC-IOL;有21例(75%)患者原发病为眼部外伤;IOL眼内植入时间平均(6.1±3.1)年(0.3~11.0年);取出原因中大泡性角膜病变占首位42.9%(12/28),其次为继发性青光眼32.1%(9/28),视网膜脱离和IOL脱位分别占17.9%(5/28)和7.1%(2/28);对6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施行了单纯AC-IOL取出,另6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同时联合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9例继发性青光眼患者施行了AC-IOL取出联合小梁切除术。结论大泡性角膜病变和继发性青光眼是开放襻AC-IOL取出的主要原因,开放襻AC-IOL眼内植入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同时需要定期随访。
- 代云海谢立信黄钰森吴晓明张辉蓝婕
- 关键词:晶体前房
- 先天性虹膜色素异常增生一例被引量:1
- 2019年
- 1例主诉为右眼视物模糊1年余患者就诊眼科,经眼部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显示虹膜表面棕黑色色素颗粒弥漫性附着,蔓延至瞳孔区晶状体前囊和下方角膜内皮面,右眼眼压高,诊断为右眼先天性虹膜色素异常增生、右眼继发性青光眼。
- 胡迭潘晓晶蓝婕吕明原周龙芳谢立信
- 关键词:虹膜色素异常增生先天性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晶状体前囊眼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