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张刚
- 作品数:8 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中应用糖酐注射液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复方右旋糖酐注射液作为血容量补充剂在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区组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入选18-65岁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与对照组(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或者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在麻醉诱导后2 h内,输注试验药或对照药1000 mL,观察麻醉诱导后2 h液体总出入量、心率和血压平均变化值、波动幅度,并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行凝血指标、血液生化、血液学及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浆黏度)指标检查。记录试验期间不良事件。结果:给药期间两组患者心率和血压均无异常改变。两组液体总出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后两组血清K^+,Na^+,Cl^-,Ca^2+和血糖的正常率均相近(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接受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的对照组患者血清Na^+和血糖的正常率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凝血指标、血液学、肝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4例、对照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作为术中血容量补充剂,扩容效果确切,能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对维持电解质的平衡更优于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和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对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手术中应用量应有所限制。
- 刘小颖吴新民叶铁虎田玉科王俊科薛张刚岳云姚尚龙熊利泽邓小明田鸣类维富艾澄斌兰自侃
- 关键词:血容量电解质凝血
- p38 MAPK信号通路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 2004年
- 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和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激活p38 MAPK,然后p38MAPK把信息传到核内,引起一些早期基因的表达,如c-fos、c-jun、NF-κB,但它们的激活是保护作用还是恶化作用尚无定论。p38 MAPK是否参与缺血预处理(IPC)的保护作用也无一致意见。造成这些分歧的原因主要在于实验模型和动物种类差别。
- 嵇富海薛张刚蒋豪
- 关键词:P38MAPK信号通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
- 硬膜外阻滞辅以丙泊酚闭环靶控镇静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对硬膜外阻滞中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作为反馈的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的效果和性能进行评价。方法11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男5例,女6例,年龄28~67岁。硬膜外阻滞期间采用以BIS作为反馈的闭环靶控输注(CLTCI)丙泊酚进行镇静,开始的靶浓度设定为1.5μg/ml,然后每分钟逐步增加或减少0.5μg/ml,直到患者的镇静深度稳定于OAA/S评分3分以下,这时候的BIS值作为反馈变量,通过CLTCI系统自动输注丙泊酚。每5分钟记录血压、心率、BIS和OAA/S评分。记录诱导时间及丙泊酚诱导剂量、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并评价CLTCI系统的性能。结果 所有患者镇静期间血液动力学平稳,无严重呼吸抑制。OAA/S评分3分时平均BIS值76.6。CLTCI系统的偏离性1.9%,精确度7.1%,摆动度4.1%。结论 在硬膜外麻醉期间以BIS为反馈的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清醒镇静是可行的。该系统性能稳定,有临床推广价值。
- 嵇富海李敏梁雅芬薛张刚蒋豪
- 关键词:丙泊酚清醒镇静硬膜外阻滞下肢手术脑电双频指数
- 核因子-κB在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甲基强的松龙预处理对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健康雄性家犬12条,随机均分为两组:甲基强的松龙组(M组)和对照组(C组)。持续检测ECG、MA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体外循环前(T0)、主动脉开放30 min(T2)9、0 min(T3)分别测定CVP、肺动脉楔压(PCWP)、心排出量(CO)、肺顺应性和动脉血气并计算肺血管阻力(PVR)、心脏指数(CI)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T0、主动脉开放前(T1)、T2、T3分别:(1)采取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引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2)取适量右上肺组织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髓过氧化物酶活性(MPO)变化、细胞核内NF-κB p65亚单位的活性变化及肺病理学改变。结果(1)两组T1、T2、T3和T0相比,NF-κB活性、TNF-α、IL-1β、IL-6、IL-8、MPO和W/D均显著增加(P<0.01),T1、T2、T3M组和C组相比NF-κB活性、TNF-αI、L-1βI、L-6I、L-8、MPO和W/D均显著降低(P<0.01);(2)病理学改变:T1、T2、T3和T0相比两组均出现肺间质中性粒细胞浸润,肺间隔增宽,肺泡腔有渗出并且C组较M组改变明显;(3)血液动力学改变:MAP、CI在组内及两组之间各时点均无显著变化,T2、T3C组PVR较T0明显升高(P<0.05),而M组无显著变化;(4)肺功能:两组T2、T3较T0PA-aDO2显著增加(P<0.01),M组T2、T3较C组PA-aDO2明显降低(P<0.05);C组T2、T3肺顺应性较T0明显降低(P<0.05),而M组无明显变化,PaCO2无明显变化。结论体外循环可引起肺组织NF-κB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显著增加,发生肺损伤;甲基强的松龙可抑制NF-κB的活性,减轻肺损伤。
- 杨改生姜桢胡克俭赵赟金翔华薛张刚蒋豪张晋东
- 关键词:体外循环核因子-KB急性肺损伤
- 全身麻醉密闭纯氧加压分侧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被引量:10
- 2005年
- 白春学苍静金美玲王葆青薛张刚
- 关键词:肺泡蛋白沉积症肺灌洗术全身麻醉动脉血氧分压PAO2全肺灌洗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术中胃黏膜pHi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研究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颅脑外伤急诊手术患者术中胃黏膜pH值(pHi)的影响。方法:40例颅脑外伤需要急诊手术患者按Glasgow评分(GCS)均分为2个组,GCS≥8分为轻中度组(Q组),GCS<8分为重度组(Z组);每组又随机均分为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亚组)和对照(C亚组)2个亚组,共得到QS、QC、ZS、ZC4个亚组,每组10例。全麻平稳后QS、ZS亚组和QC、ZC亚组分别用0.25%布比卡因10mL和0.9%氯化钠液10mL进行右星状神经节阻滞干预,比较干预前(T0)、术中1h(T1)、手术结束时(T2)和手术结束后1h(T3)胃黏膜pHi的变化。结果:QC亚组各时点pHi比ZC亚组相应时点高;QS、ZS亚组T1~T3时点pHi比同亚组T0时点高,也比对照的QC、ZC亚组相应时点高;pHi增加的幅度ZS亚组比QS亚组高。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术中胃黏膜pHi均降低,且降低程度与颅脑外伤程度正相关;SGB能改善其术中胃黏膜pHi,且颅脑外伤程度越重改善效果越明显。
- 吴贵龙薛张刚朋立超蒋克泉方圆姚毅真韩磊
-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颅脑外伤
- 扩容对蛛网膜下隙阻滞病人低血压的预防效力被引量:67
- 2003年
- 目的 应用容量扩张动力学分析不同液体、不同时机输注对蛛网膜下隙阻滞病人低血压的预防机制。方法 6 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为四组 :Ⅰ组 ,麻醉前输注复方乳酸钠(LR) ;Ⅱ组 ,麻醉前输注 6 %羟乙基淀粉 (HES) ;Ⅲ组 ,麻醉即刻输注复方乳酸钠 ;Ⅳ组 ,麻醉即刻输注 6 %HES。输液前及输液后 6 0min内每 5分钟测定Hb、Hct、RBCV ,并观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计算血容量 (BV)、液体潴留量 (FR)及容量扩张效率 (VEE)。结果 低血压、麻黄碱用量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Ⅰ组明显高于其他组。麻醉后的 10min ,Ⅰ组留在血管内的液体 (FR % )明显比Ⅱ组、Ⅲ组、Ⅳ组的少。Ⅰ组、Ⅲ组最大扩张量在输液结束前 5min ,并且Ⅲ组的扩张量明显比Ⅰ组大。Ⅱ组、Ⅳ组的扩张量明显比Ⅰ组、Ⅲ组的大 ,并且下降较为缓慢 ,它们最大扩张量在输液结束后 5min。Ⅱ组、Ⅳ组的扩张效率明显比Ⅰ组、Ⅲ组的大。结论 应用动力学分析表明只有在蛛网膜下隙阻滞即刻输注复方乳酸钠能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 ,而 6 %HES不管是麻醉前还是麻醉即刻输注都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
- 嵇富海马绮薛张刚蒋豪
- 关键词:蛛网膜下隙阻滞低血压麻醉并发症
- 闭袢靶控输注用于ICU病人镇静及对氧耗的影响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以脑电双频指数 (BIS)作为反馈控制信号的闭袢靶控输注 (CLTCI)异丙酚和咪唑安定的镇静效果、及对氧耗 (V·O2 )的影响。方法 32例机械通气的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异丙酚组 (P组 )和咪唑安定组 (M组 ) ,每组 16例 ,P组以BIS作为反馈信号的CLTCI异丙酚进行镇静 ,M组采用CLTCI咪唑安定进行镇静。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V·O2 的变化 ,记录BIS、Ramsay评分、诱导时间及异丙酚、咪唑安定诱导剂量、总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 ,并评价CLTCI系统的性能。结果 完全苏醒时间P组明显短于M组 (P <0 .0 5 )。Ramsay与BIS呈正相关 ,Ramsay、BIS与靶控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呈负相关。M组wobble明显较大 (P <0 .0 5 )。两组镇静期间V·O2 明显低于镇静前 ,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结论 以BIS作为反馈控制信号的CLTCI异丙酚和咪唑安定技术用于ICU病人镇静 ,其效果可靠、性能稳定、除可降低氧耗外。
- 嵇富海张光明诸杜明梁雅芬薛张刚蒋豪
- 关键词:咪唑安定异丙酚氧耗ICU病人靶控输注B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