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鲁洲
- 作品数:19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据点式发展跃向整体式发展被引量:1
- 2009年
- 以物质、辩证法、实践、历史等范畴为理解据点,构成了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的理论体系,今日看来,这些都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据点式的理解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远不是这些范畴能够包涵的。它的丰富内容,都是站在人类学价值高度对于人类世界的分析。因此,今日应当上升到广义的人类学价值高度,来概括马克思对人类世界的哲学构建,这样才能从据点式发展跃向整体式发展。
- 苗启明许鲁洲
- 关键词:人类性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崇高人格教育与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被引量:1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对于塑造升华中华民族人格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作用和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包含的人格教育力量,能为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崇高的人格提供认知基础和榜样示范,在新世纪新时期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崇高人格的教育要抓好五个环节。
- 许鲁洲李禹潞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崇高人格大学生
- 加强党的领导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美丽云南
- <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云南是新世纪新时期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涉及我省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和深刻变革,是需要我省各民族人民群众团结奋斗,改革创新、发展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根本关键。我们认为,转变...
- 许鲁洲陈燕
- 文献传递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理解马克思的双重历史任务开始
- 2008年
- 马克思理论中除了狭义的以阶级性为根基的"无产阶级解放"理论外,还有广义的以人类性为根基的"全人类解放"理论。传统理论对前者已作了充分的研究,现今的世界历史任务,是要从哲学上对后者进行充分研究,并把其哲学基础概括为人类学唯物主义或人类学哲学。马克思"人类性重担"的隐喻,为人类学哲学的提出和研究开辟了合法性空间。
- 许鲁洲苗启明
- 在多样性、差异性和具体性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2013年
- 在多样性、差异性和具体性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具体体现和运用。它不仅要求从认识上有一个深刻地理解,实际地处理好一些基本关系,而且要求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体地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和事业的发展。
- 谭淏予许鲁洲
- 关键词:多样性
- 马克思哲学:从人类学视野对“人类世界”的哲学把握被引量:3
- 2010年
- 在马克思那里,"人类学"一词,既是指"人类学"这门具体学科,是一个学科概念,又是一个哲学范畴,是与人的"自然性"和人的"自然史"既相联系统一,又相区别对立的哲学社会学范畴。从人类学视野来把握马克思对"人类世界"的哲学思考,可以拓展当代人类学时空和社会价值意义。
- 许鲁洲刘招明
- 关键词:人类学
- 论马克思的人类学唯物主义哲学视野被引量:2
- 2010年
- 马克思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进入和把握人类世界,把人理解为他的劳动实践的产物。这在宏观的意义上就上升到了人类学唯物主义的哲学视野:马克思强调人这种存在物和人类生存的特殊性,强调人的生存发展的辩证法;把人的历史性生成归结为人的劳动、人的实践历史的结果,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的生成性本体论关系。马克思的这些重大理论创造,不但为人类解放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而且可以把在逻辑上联系不密切的实践、历史、否定辩证法等纳入同一个逻辑体系之中。
- 许鲁洲苗启明
- 论马克思人本理性哲学的本体论——人的个体生命本体论被引量:5
- 2009年
-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诸多本体论观点,这主要是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不同所致。马克思人本理性哲学的本体论,是人的个体生命本体论。人的个体生命不是单子,而是以个体性与类本性的辩证关系为根基的一系列辩证本性。人的个体生命本体论,作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本原,可以直接或间接推出马克思人本理性哲学的基本理论。
- 苗启明许鲁洲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
- 马克思哲学的时代化:马克思人类学哲学构建
- 2011年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运用广泛的理论及实践的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化,就是要在继承马克思人类学精华的基础上着眼于时代的大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哲学的理论构建是一种立足于人类性而不是阶级性的人类学哲学,人类世界是人类一切社会存在的本源和发展的动因。因此,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理论的构建就是:从人类世界实践创生论出发理解人的社会存在和发展变化。
- 许鲁洲苗启明
- 关键词:人类学哲学
- 马克思哲学理念的深层意蕴
- 2012年
- 马克思从一开始走上世界,就肩负着世界历史的双重历史任务并形成了他的双重问题域:"阶级性问题域"与"人类性问题域",现实的激烈的阶级斗争迫使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构建"阶级性问题域"的一整套理论,马克思也以阶级性面貌为世人所知。但是,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在"阶级性问题域"的背后,还深藏着一个未加发扬的"人类性问题域",正是这一点,使它具有当代世界历史的价值,成为能够与当代中国改革和世界历史发展相结合的人类学哲学。
- 许鲁洲苗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