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辜依海

作品数:21 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耐药
  • 3篇单胞菌
  • 3篇亚胺培南
  • 3篇铜绿
  • 3篇铜绿假单胞
  • 3篇铜绿假单胞菌
  • 3篇内酰胺酶
  • 3篇耐药性
  • 3篇假单胞菌
  • 3篇埃希菌
  • 3篇大肠埃希菌
  • 2篇药性分析
  • 2篇内酰胺
  • 2篇尿路感染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路感
  • 2篇耐亚胺培南
  • 2篇耐亚胺培南铜...
  • 2篇耐药基因

机构

  • 13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汉中3201...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药品生物...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解放军第40...
  • 1篇澳门镜湖医院

作者

  • 21篇辜依海
  • 8篇侯轩
  • 7篇王辉
  • 6篇张微
  • 5篇蔺咏梅
  • 4篇候轩
  • 3篇陶浚齐
  • 2篇柴阳
  • 2篇王克
  • 2篇周庆元
  • 2篇徐纪茹
  • 2篇李晓波
  • 2篇段发强
  • 1篇皇甫彤
  • 1篇瞿婷婷
  • 1篇苏杨
  • 1篇李景云
  • 1篇江自成
  • 1篇罗燕萍
  • 1篇张波

传媒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检验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2012年汉中地区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汉中地区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院内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从临床标本分离的1081株大肠埃希氏菌的科室分布和耐药性,用BD公司PHOENIX 100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测试,并用双纸片协同法进行确认,用 whonet 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三年共检出大肠埃希氏菌1081株,检出率16.26%;其中2010年15.33%(308/2009),2011年16.42%(362/2204)和2012年16.86%(411/2437);标本来源前三位为尿液(16.56%,20.17%和17.27%)、痰液(17.53%,14.64%和14.36%)、血液(11.04%,12.64%和18.73%);分离菌株数最多的科室依次为肝胆外科、小儿科、妇产科、重症监护病房。各主要分布科室三年来菌株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药分析显示大肠埃希氏菌对一,二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50%);而对单环类的氨曲南、三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在30%左右,对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复合剂类、氨基糖甙类的耐药率较低(0.6%~13.6%),观察期间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耐药率的年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BLs(+)菌株对一,二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超过60%;对氨曲南、头孢他啶耐药率在45%左右;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药物敏感率较高(0.7%~13.3%),ESBLs(+)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氨曲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明显高于 ESBLs(-)菌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段发强侯轩辜依海邓明慧
关键词: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Β-内酰胺酶抗生素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及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被引量:48
2005年
目的 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情况。方法 K-B法测定铜绿假单胞 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亚胺培南纸片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结果 194株铜绿假单胞 菌中44株(22.9%)对亚胺培南耐药,这44株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耐药;对阿米卡星 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部分敏感;对亚胺培南耐药的44株铜绿假单胞菌金属 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11.3%。结论 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及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 之一,治疗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宜参考实验室的细菌药敏结果选用较敏感的四代头孢或环丙沙 星结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用药;实验室提高对其检出可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减少耐药性的传播。
辜依海罗燕萍张文莉张军民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金属Β-内酰胺酶
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阳性大肠埃希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基因特征
2022年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分离的mcr-1基因阳性大肠埃希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携带状况,为临床诊治以及院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三二〇一医院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1018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微量肉汤稀释法以及琼脂稀释法检测多黏菌素及其他抗菌药物对mcr-1阳性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多重PCR对mcr-1阳性菌株进行系统发育群分类,并通过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毒力基因以及耐药基因。结果1018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mcr-1基因11株,检出率为1.08%;mcr-1基因阳性大肠埃希菌系统发育群分别属于A、B1和D群,系统进化树显示mcr-1阳性菌株分别属于7个不同进化枝,MLST显示mcr-1阳性菌株分别属于6种不同ST型;耐药基因以及毒力基因显示,mcr-1阳性菌株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均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同时含有编码保护因子(iss、traT等)、黏附(lpfA、papA/papC以及yfcV),铁摄取系统(sitA、chuA、fyuA、irp2、iucC、iutA以及iroN)、毒素、侵袭等多种毒力基因。结论mcr-1基因在医院内大肠埃希菌中呈现低流行率,并介导低水平的多黏菌素耐药;mcr-1阳性大肠埃希菌呈现多药耐药性并携带多种毒力基因,且存在医院内交叉感染。
侯轩张微邓明惠王辉辜依海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耐药基因
老年人群网织红细胞参数的测定及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确定健康老年人网织红细胞 (简称网红 )计数与分群的参考值范围 ,探讨其在老年贫血的诊断及白血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BAYERADVIA 12 0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了 338例健康老年人和 14 1例老年血液病患者的网红计数及分群 ,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 :网红百分率 (RET)与绝对数 (RET # )和低、中、高荧光强度网红百分率 (LFR、MFR、HFR)在两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果 :0 .0 14 0± 0 .0 0 4 5、(6 2 .2 2±19.2 8)× 10 9/L、0 .85 71± 0 .0 4 4 1、0 .1190± 0 .0 336和 0 .0 2 39± 0 .0 139。老年贫血患者的RET #及HFR +MFR与正常参考值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白血病化疗后骨髓受抑 ,其外周血中的RET #及HFR +MFR极度减低 ;骨髓恢复期 ,HFR +MFR首先出现或升高。结论 :健康老年人网红计数及分群的参考值范围与性别无关 ;RET #及HFR
乐家新丛玉隆周建山王海红兰亚婷徐大韬辜依海
关键词:老年网织红细胞贫血参数测定
汉中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由产超广谱β类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致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治疗尿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尿路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液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是否产ESBLs分为产ESBLs组和对照组,使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并耐药特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217株,其中产ESBLs菌株127株(58.53%),非产ESBLs菌株90株(41.47%)。尿路梗阻≥3种疾病(P=0.044,OR=8.680,95%CI:1.058~71.189),留置双J管(P=0.030,OR=10.052,95%CI:1.247~81.020),留置导尿管(P=0.026,OR=2.532,95%CI:1.120~5.727)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泌尿系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尿路感染患者中检出率高,患有尿路梗阻性疾病、留置导尿管、留置双J管的尿路感染患者易分离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该菌耐药严重,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张微侯轩王辉邓明惠陶浚齐周梦蓉辜依海
关键词:产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耐药性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比较社区获得性与医院获得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危险因子和耐药性特征,为更好地制定针对社区获得性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11月至2013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一医院51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病例和菌株;采用K-B纸片法进行1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ESBLs确认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PCR扩增测序筛选ESBLs基因型;核酸酶S1酶切包埋菌株再进行PFGE的方法评估大肠埃希菌携带质粒的数量和大小.结果 51例病例社区获得性为27例,医院获得性24例;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尿路感染和肿瘤在社区和医院获得性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路感染的病例以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为主(OR=18.40,95% CI:2.161 ~ 156.7);而肿瘤患者以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为主(OR=0.147 7,95% CI:0.034 85 ~0.62630);菌株PFGE同源性分析显示,无论是社区获得性菌株还是医院获得性菌株,均呈散发克隆的分布;51株菌株中,TEM基因型26株,社区菌株包括12株,SHV基因型12株,社区菌株5株,CTX-M-1基因型21株,社区菌株10株,CTX-M-9基因型25株,社区菌株13株,所有ESBLs耐药基因型分布在两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路感染是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菌所致血流感染的相对危险因子;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医院获得性菌株耐药程度接近,控制社区获得性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与传播非常有必要.
李晓军邓明惠张波候轩陶俊奇王辉周梦蓉张微李晓波辜依海
关键词:血流感染耐药性脉冲凝胶电泳质粒
降钙素原等炎症标志物检测在儿童手足口病中的意义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等炎症标志物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138例手足口患儿(观察组)和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PCT、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Ly)、CRP、免疫球蛋白等常见实验室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PCT、CRP、WBC、NC、Ly%、IgM等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Ig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WBC、NC、Ly、CRP等炎症标志物和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可为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段发强邓明惠蔺咏梅侯轩辜依海
关键词:降钙素原白细胞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手足口病炎性标志物
汉中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汉中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为有效控制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和Etest法对汉中地区3201医院2006年1月-2008年3月临床分离的70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双纸片协同法和Etest法检测金属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和oprD2基因;用实时定量PCR方法(qRT-PCR)检测oprD2、ampC基因的表达;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70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氨曲南、头孢他啶的有较高的敏感性;仅1株产IMP-9型金属酶;65株菌未表达oprD2;4株菌过表达ampC基因;基因测序分析62株菌的oprD2基因均在同一位点正向插入序列ISpa1328;PFGE分型显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院内以单克隆流行为主。结论 70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同一所医院多个科室的单克隆播散,是汉中地区近两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插入序列ISpa1328引起的OprD2的缺失,是汉中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机制。
张樱蔺咏梅王克瞿婷婷柴阳李晓波辜依海
关键词: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同源性
4313份血样细菌培养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收集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实验室参数和临床参数,结合临床随访和抗感染治疗转归,分析真正致病菌的构成和实验室特征。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4 313份临床送检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483株病原菌,对每份阳性培养结果进行实验室及临床感染参数的收集,并跟踪进行临床随访,了解临床责任医生的经验判断及针对性抗生素治疗的临床转归。综合分析后确定真正的致病菌与污染菌。结果 483株阳性分离菌中,最终判定为致病菌的331株(68.5%),污染菌97株(20.1%),不确定致病与否的55株(11.4%),其中,致病菌中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最高,为41.2%,污染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比例最高,为75.3%;仅从需氧瓶或厌氧瓶中检出的病原菌为253株(占52.4%),其中大肠埃希菌在厌氧瓶中检出率(23.9%)高于需氧瓶(13.8%)(P<0.05);判定为污染的97株阳性分离菌中,仅从1瓶中分离的90株(92.8%),两瓶以上分离的7株(7.2%)(χ2=142,P<0.05),24h内报阳的34株(35.1%),48h内报阳的77株(79.4%),48h内报阳污染菌的比例高于24h(χ2=38.93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培养中污染菌的确立不能简单依靠实验室或临床参数,要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经验及临床治疗反应综合判断;对于实验室判断污染与否的指标,报阳瓶数和报阳时间依然是2个具有重要价值的因素;重视厌氧瓶的送检更有利于大肠埃希菌的检出。
侯轩徐纪茹辜依海陶浚齐邓明慧王辉
关键词:血培养污染菌
74例X、Y、L、B细菌群同步培养结果分析
2001年
成芳珍辜依海
关键词:需氧菌厌氧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