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强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胶原诱导沉积类骨HA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用酶解猪皮透析法自制Ⅰ型胶原,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比研究了在pH7.4、Ca/P1.67和有无Ⅰ型胶原条件下磷酸钙的体外静态沉积,分析了沉积产物的化学组成和矿化前后Ⅰ型胶原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无胶原的生理pH条件下,即便Ca/P高达1.67,沉积产物仍是CaHPO4·2H2O,而在有胶原时则沉积出类骨HA,证实Ⅰ型胶原确有体外诱导沉积类骨HA的矿化作用;胶原与其矿化产物类骨HA之间存在明显的配位相互作用,致使Ⅰ型胶原红外谱图中酰胺Ⅰ峰红移、酰胺Ⅱ峰与酰胺Ⅲ峰大幅减弱或消失,这是胶原诱导沉积类骨HA的可能机制。
- 涂姜磊郭富强吕春春李伯刚
- 关键词:矿化
- 磷酸钙骨水泥研究动态被引量:5
- 2009年
- 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的研究已逾20年。本文简要介绍了磷灰石型CPC、透钙磷石型CPC、CPC与其它材料的复合、影响CPC性能与应用的因素及CPC的新应用方面的研究动态,指出具有更快降解速率和成骨活性应是CPC值得期待的重要研究方向。
- 郭富强李伯刚
- 关键词:磷酸钙骨水泥磷灰石生物相容性
- 胶原对TTCP/MCPM骨水泥性能的影响
- 2010年
- 以混合后钙磷比为1.67的磷酸四钙(TTCP)和一水磷酸二氢钙(MCPM)粉体为原料,按固液比3∶1分别用水和5.24 mg/ml自制Ⅰ型胶原溶胶作固化液制备骨水泥试样,测定其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结果显示,用胶原作固化液可使TTCP/MCPM骨水泥的抗压强度由17.8±1.9 MPa增至22.7±1.6 MPa,对凝结时间则没有明显影响;两种试样经模拟体液(SBF)浸泡抗压强度均有增加,尤以胶原溶胶固化的试样增幅较大,SBF浸泡4 d和14 d,抗压强度分别增至31.8±3.9 MPa(胶原溶胶)/19.5±1.3 MPa(水)和38.1±3.1 MPa/21.9±2.2 MPa。对比胶原矿化前后的红外谱图发现,矿化后胶原的酰胺Ⅰ带特征峰红移,酰胺Ⅱ带、Ⅲ带几乎消失,提示在胶原与羟基磷灰石(HA)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化学作用,这应是胶原对TTCP/MCPM骨水泥增强作用的基础;而SBF浸泡前后试样表面的SEM和XRD图谱则显示,SBF浸泡在使透钙磷石(DCPD)转化为HA的同时,又沉积生成了大量新的HA,使试样表面更加致密、光滑,这既是SBF浸泡增强的机理,也揭示TTCP/MCPM骨水泥的凝结硬化是先生成DCPD,再转化为HA。
- 郭富强李伯刚
- 关键词:骨水泥胶原抗压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