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伟

作品数:10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癫痫
  • 4篇睡眠
  • 4篇睡眠结构
  • 3篇患儿
  • 3篇儿童
  • 2篇多项睡眠图
  • 2篇疗效
  • 2篇反应蛋白
  • 2篇干预
  • 1篇蛋白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电图
  • 1篇多导睡眠图
  • 1篇序贯
  • 1篇序贯治疗
  • 1篇血清
  • 1篇血性
  • 1篇药物

机构

  • 6篇梅州市人民医...
  • 4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10篇杨玉先
  • 10篇钟伟
  • 10篇魏统国
  • 10篇石玉良
  • 6篇叶红涛
  • 3篇张志益
  • 3篇钟思玲
  • 2篇池晓群
  • 2篇叶红
  • 1篇冯淼玲
  • 1篇张煜华
  • 1篇徐昆明

传媒

  • 3篇癫痫与神经电...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睡眠干预对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睡眠干预治疗对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确诊的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65例均给予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治疗,并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调整作息、心理干预等睡眠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后3个月的疗效,并统计分析临床疗效与睡眠结构变化的关系。结果患儿干预后的睡眠潜伏期和总睡眠觉醒时间明显缩短,非快速眼动睡眠相Ⅰ期、Ⅱ期和Ⅲ期睡眠百分比明显降低,睡眠效率明显增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疗效显著组中非快速眼动睡眠相Ⅱ期睡眠百分比明显低于疗效较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Ⅰ期、Ⅲ期和快速眼动睡眠相睡眠百分比与治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患儿睡眠结构与临床疗效关系密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睡眠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睡眠结构紊乱,有助于控制癫痫的发作。
石玉良杨玉先叶红魏统国钟伟钟思玲
关键词:睡眠干预睡眠结构
抗痫治疗对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睡眠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抗痫治疗对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按全面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类型分别选用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对符合入组标准的53例癫痫患儿进行规范的抗痫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进行全夜自然睡眠多导监测并分析其结果,评价治疗前后各睡眠参数的差异。结果 52例患儿顺利完成追踪复查,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儿的入睡后觉醒时间有减少,Ⅰ期睡眠时间及Ⅲ+Ⅳ期睡眠时间有所增加,而Ⅱ期睡眠时间相应减少,尤其在显效患儿中更为明显(P<0.05)。此外发现,无论效差者还是显效者,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的入睡潜伏期、REM潜伏期以及REM睡眠时间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痫有效治疗能一定程度改善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的睡眠结构紊乱,对合并存在的临床睡眠障碍,或许不需要过早地考虑使用镇静安眠药。
叶红涛杨玉先魏统国石玉良钟伟
关键词:癫痫睡眠结构儿童多导睡眠图
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的视频脑电图及MRI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长程同步录像脑电监测(VEEG)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在复杂部分性癫痫诊治中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01例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的VEEG、头颅MRI检查结果,探讨痫性放电与结构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101例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中,VEEG记录到76例(75.2%)发作间期痫样放电,43例(42.6%)发作期放电;头颅MRI检查51例(50.5%)发现结构性异常。发作间期的痫样放电部位与头颅MRI检查所显示病灶有更高的符合率,同时发现痫样放电更多地出现在病灶同侧。脑电图为单侧局灶性痫样放电时,其影像学检查有结构性病变的几率高。结论:对于复杂部分发作的患者VEEG是了解癫痫起源灶、指导治疗的重要监测技术,而头颅MRI检查则是其病因诊断重要的定性手段;电生理检查发现的痫样放电部位与神经影像学检查显示的结构性病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叶红涛杨玉先魏统国石玉良张志益钟伟
关键词:视频脑电图
大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序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序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97例,根据不同抗凝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三组:试验A组33例采用大剂量低分子肝素(5 000 U,2次/d)联合尿激酶(10万U,1次/d)序贯治疗;试验B组32例采用低剂量低分子肝素(5 000 U,1次/d)联合尿激酶(10万U,1次/d)序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华法林治疗(2.5 mg,1次/d),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三组治疗有效率和静脉窦再通率比较发现,试验A组最高,其次为试验B组,对照组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平均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试验A、B组平均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且试验A、B组间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疾病恢复率最高,病死率最低,其次为试验B组,而对照组疾病恢复率最低,病死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颅外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大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序贯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疗效显著,药物通过可增强血栓吸收、提高静脉窦再通率、降低颅内压和改善疾病预后,且药物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石玉良杨玉先叶红涛魏统国钟伟钟思玲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尿激酶颅内静脉窦血栓
磷脂酶A2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分析磷脂酶A2(PLA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新发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2-05—2013-05在我院进行接受治疗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然后随机在人群中抽取80例健康正常者为对照组。然后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磷脂酶A2水平含量,采集所有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静脉血,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的不同时间点,观察组的磷脂酶A2(PLA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开始会有一个上升趋势,在第7天到达最高点21.02±4.58,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脂酶A2、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试验的重要参考指标,为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临床依据,故其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魏统国杨玉先石玉良钟伟冯淼玲徐昆明
关键词:磷脂酶A2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睡眠相关性癫痫儿童全夜自然睡眠结构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睡眠相关性癫痫儿童发作间期全夜自然睡眠结构的特点以及与正常对照组睡眠结构的差异。方法:对53例癫痫患儿和20例对照组健康儿童进行全夜自然睡眠多项睡眠图(PSG)监测并分析其结果,评价患儿与正常对照组间各睡眠参数的差异。结果:53例睡眠相关性癫痫儿童的全夜睡眠结构与对照组比较,显示NREMⅢ+Ⅳ期睡眠及REM睡眠时间减少,NREMI及Ⅱ期睡眠时间增加,睡眠效率下降,睡眠潜伏期延长;REM期睡眠时间减少,入睡后觉醒时间增加,觉醒次数增多。结论:睡眠相关性癫痫患儿存在睡眠结构紊乱,并伴有多项睡眠生理参数改变,其睡眠质量下降。
杨玉先叶红涛池晓群张煜华魏统国石玉良钟伟张志益
关键词:癫痫睡眠结构儿童
综合干预对癫痫伴发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治疗对癫痫伴发抑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原发性或隐源性癫痫伴发抑郁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综合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只给予一般抗癫痫药物治疗,综合干预组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同时加用抗抑郁药口服(氟西汀口服,每日20mg),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癫痫患者生存质量量表-31(QOLIE-31)评定。结果:综合干预治疗3个月后患者QOL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癫痫伴发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与预后。
杨玉先叶红涛魏统国石玉良钟伟张志益
关键词:癫痫抑郁综合干预
丙戊酸钠与奥卡西平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比丙戊酸钠与奥卡西平在癫痫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9月的60例癫痫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单双日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奥卡西平治疗,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就血清Hcy(同型半胱氨酸)、hs—CRP(超敏C-反应蛋白)及认知功能、生活品质进行比较。结果:统计学对比提示,两组治疗后血清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品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与奥卡西平在癫痫治疗中,对于患者血清Hcy、hsCRP的影响相似,但奥卡西平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品质。
徐昆明杨玉先魏统国石玉良钟伟
关键词:癫痫奥卡西平丙戊酸钠
癫痫患儿血清P-糖蛋白水平与抗癫痫药物疗效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探讨癫痫患儿血清p-糖蛋白水平与托吡酯抗癫痫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诊治的初诊癫痫患儿45例(初诊组),难治性癫痫患儿40例(难治组),另选取2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儿血p-糖蛋白的表达,比较三组间p-糖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与托吡酯抗癫痫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难治组共有24例表达p-糖蛋白,托吡酯药物治疗无效者20例,占83.33%,(20/24),4例有效(16.67%),p-糖蛋白表达阴性16例,托吡酯治疗有效者12例(75.00%),4例无效(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组p-糖蛋白表达阳性15例,6例有效(40.00%),另外9例转变为难治性癫痫,表达阴性者30例,27例有效(90.00%),3例无效(10.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难治组p-糖蛋白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初诊组和正常对照组,而初诊组p-糖蛋白水平亦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患儿有较高的p-糖蛋白水平,其在难治性癫痫患儿中尤为明显,该类患者对托吡酯药物治疗疗效不敏感,可能是介导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作为预测抗癫痫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
石玉良杨玉先叶红魏统国钟伟钟思玲
关键词:癫痫P-糖蛋白托吡酯
睡眠相关性癫痫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摘要]目的:探讨睡眠相关性癫痫儿童的睡眠障碍。方法:对165例睡眠相关性癫痫儿童进行睡眠障碍问卷调查及进行夜间多项睡眠图监测。结果:58例伴有睡眠障碍,139例存在睡眠结构紊乱。睡眠障碍在有睡眠结构紊乱者中及痫样放电中,重度者所占比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临床发作频率高、病程相对长以及全面性发作的患儿中睡眠障碍比率亦相对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睡眠相关性癫痫儿童常伴有不同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与睡眠结构紊乱不成比例。睡眠障碍的发生与睡眠结构紊乱、痼样放电有密切关系,而与癫痫发作频率、病程长短以及发作类型无明显关系。
叶红涛杨玉先池晓群魏统国石玉良钟伟
关键词:睡眠障碍睡眠结构儿童多项睡眠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