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莲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体外膜肺氧合致下肢缺血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成人心源性休克(CS)中的临床救治经验,探讨ECMO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导致下肢缺血损伤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因传统药物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无效而行ECMO救治的成人C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辅助前合并颅脑损伤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例排除在外,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下肢缺血将其分为缺血损伤组(n=9)与无缺血损伤组(n=49),通过组间单因素比较筛选出影响脱机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入选的58例ECMO患者中,建立循环时间15-25 min,辅助时间132.5±89.2h,成功脱机35例(60.4%),康复出院26例(44.8%)。与无下肢缺血损伤组比较,患者平均年龄、糖尿病比例、心跳骤停比例、血乳酸水平以及ECMO辅助时间显著高于血运正常组(P<0.05),但心脏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血运正常组(P<0.05)。组件插管口径、插管深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CMO是救治成人心源性休克的较有效手段,肢体远端缺血损伤可直接影响疗效,尽早识别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是降低肢体远端缺血发生率,提高ECMO辅助成功的关键。
- 陈妙莲李建伟徐雪影李云李斌飞叶红雨侯六生杨婷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缺血损伤
- 急性胃肠损伤分级诊治策略在机械通气合并腹胀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诊治策略在机械通气合并腹胀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及预后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6月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机械通气24 h后进行腹胀评估其中存在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90例,依据是否应用AGI分级诊治策略指导营养支持方案分为AGI分级诊治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AGI分级诊治组根据AGI分级标准对患者腹胀程度进行分级,并根据分级处理意见对患者实施腹胀干预及营养支持方案,对照组则由临床医生按照患者腹胀程度经验性实施营养支持方案。统计和比较两组D1肠内营养喂养率、D7肠内营养摄入量及达标率、前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绝对值,以及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GI分级诊治组D1肠内营养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7肠内营养摄入量及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D7前白蛋白水平及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GI分级诊治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ICU停留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继发感染(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上AGI分级诊治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GI分级诊治策略可使机械通气合并腹胀患者早期接受肠内营养和达到目标肠内营养量,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状态,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机械通气合并腹胀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陈妙莲刘惠娇阮宗发毛凯红李建伟
- 关键词:机械通气腹胀营养支持
-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持续肾替代疗法在暴发性心肌炎中的应用
-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持续肾替代疗法(CRRT)在爆发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方法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治疗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6例使用ECMO治疗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其中12例并发急性肾衰竭,需...
- 陈妙莲阮宗发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暴发性心肌炎急性肾损伤
- 文献传递
- APACHEⅡ评分在体外膜肺氧合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评估其在ECMO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行ECMO治疗的患者共25例,按照患者接受ECMO治疗的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取患者各项监测及化验检查的最差值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的分值。结果存活组共10例,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为(33.0±2.9)分;死亡组共15例,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为(47.3±4.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96,P〈0.05)。按照APACHEⅡ的急性生理学评分标准,对存活组及死亡组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指标评分,其中存活组体温评分为(1.4±0.8)分、平均动脉压为(2.4±0.5)分、心率为(2.2±0.4)分、呼吸为(1.6±1.0)分、氧分压为(2.3±0.5)分、肺泡气-动脉氧分压差为(2.1±0.6)分、pH值为(1.1±0.7)分、血钾为(1.8±0.8)分、血钠为(2.1±0.9)分、红细胞比容为(1.4±1.1)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7.2±1.0)分;死亡组分别为(2.5±0.8)、(3.0±0.7)、(2.7±0.6)、(2.5±1.0)、(2.8±0.9)、(3.1±0.5)、(3.1±0.6)、(2.7±0.6)、(2.9±0.6)、(2.5±1.1)、(9.1±1.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存活组的上述急性生理学评分更低。结论APACHEⅡ评分能够客观评估ECMO治疗的成功率,同时为实施ECMO抢救的时机及纳入标准提供量化指标。
- 李建伟吴桂深肖倩霞梁剑平梁宏开陈妙莲袁园冯靖禧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
- 持续血液滤过和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脓毒血症并急性肾衰竭的效果对比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持续血液滤过和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脓毒血症并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脓毒血症并急性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研究组40例予以持续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血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内毒素、排尿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病死率(2.50%)与对照组(5.0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血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内毒素、排尿量、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血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内毒素、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β2-微球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血液滤过和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脓毒血症并急性肾衰竭均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但持续静脉血液滤过可更好地清除大分子溶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缪卓峰夏秀琼林宇鹏陈妙莲陈小红
- 关键词:脓毒血症急性肾衰竭持续血液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