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莎

作品数:16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营养
  • 3篇营养状况
  • 3篇住院
  • 3篇住院患者
  • 3篇溃疡
  • 3篇溃疡性
  • 2篇蛋白
  • 2篇营养不良
  • 2篇营养不良风险
  • 2篇营养风险
  • 2篇营养风险筛查
  • 2篇营养风险筛查...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出血
  • 2篇内镜
  • 2篇内镜治疗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机构

  • 16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广元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陈莎
  • 11篇杨小莉
  • 10篇李罗红
  • 10篇欧艳
  • 7篇李小琼
  • 3篇雷娜
  • 3篇张俊丽
  • 2篇张铭光
  • 2篇季杰
  • 2篇袁颖
  • 1篇牛挺
  • 1篇陈丽
  • 1篇王维
  • 1篇徐才刚

传媒

  • 4篇四川医学
  • 4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The 14...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PDA、BUN及Cr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酸(GPDA)、尿素氮(BUN)及肌酐(Cr)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54例(出血组),其中上消化道出血67例,下消化道出血87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15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GPDA、BUN及Cr水平。结果出血组GPDA为(45.51±12.03) U/L,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UN、Cr分别为(8.87±2.03) mmol/L和(85.52±11.03) 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化道出血患者GPDA为(38.84±10.12) U/L,明显低于下消化道患者,而BUN为(10.69±2.15) mmol/L,明显高于下消化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消化道出血患者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DA、BUN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3和0.879,95%CI分别为:0.634~0.831和0.811~0.946,P<0.05,截断值分别45.11 U/L和9.04 mmol/L,P<0.05,灵敏性分别为68.00%和84.00%,特异性分别为76.00%和84.00%。结论消化道出血患者GPDA明显降低,而BUN、Cr明显升高,其中GPDA、BUN水平在鉴别上下消化道出血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李珍艳杨小莉李罗红李小琼欧艳陈莎雷娜
关键词:尿素氮肌酐消化道出血
998例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 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二病房住院患者入院时营养状况,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及时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采样,将消化内科二病房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作...
杨小莉张俊丽李罗红欧艳李小琼陈莎
关键词: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筛查2002
1例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肠炎造瘘口活动性大出血的护理
欧艳杨小莉李罗红陈莎
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老年DLBCL患者临床特征和R-CHOP方案化疗效果的关系
2022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与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临床特征和R-CHOP方案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2月广元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老年DLBCL患者127例的相关资料,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DLBCL且成功接受≥4个疗程R-CHOP方案化疗。依据DLBCL确诊时的ALC测定水平,将入选患者分成低ALC组(ALC<1.0×10^(9)/L,n=51)和高ALC组(ALC≥1.0×10^(9)/L,n=76),整理并比较两组系列临床特征指标的差异。依据化疗4个疗程后的疗效评估结果,将入选患者分成缓解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n=92)和未缓解组(稳定+进展,SD+PD,n=35),并分析ALC水平与R-CHOP方案化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低ALC组临床分期Ⅲ~Ⅳ期、IPI评分3~5分的比重明显高于高ALC组(P<0.05),化疗前ALC水平与IPI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720,P<0.05)。低ALC组R-CHOP方案化疗缓解率明显低于高ALC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Ⅳ期(OR=1.691,95%CI:1.147~2.540)、IPI评分3~5分(OR=2.457,95%CI:1.561~3.713)和ALC<1.0×10^(9)/L(OR=1.803,95%CI:1.283~2.615)均是影响R-CHOP方案化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LC不仅与老年DLBCL患者临床分期、病情危险分层紧密相关,而且ALC降低是影响R-CHOP方案化疗效果的危险因素。
陈莎陈莎季杰袁颖舒小华
关键词:老年化疗
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调查四川省急诊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分析影响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因素,为进一步完善急诊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四川省某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12年—2014年每年3月和9月举办的共计6期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员为调查对象,现场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结果共发放问卷270份,回收有效问卷246份。246名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165~258分,平均(214.55±22.56)分,4.88%的调查对象核心能力处于低等水平,67.07%的调查对象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28.05%的调查对象核心能力处于高水平。影响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的因素有学历、职称、职务、医院等级和急诊工作年限。结论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不断改进、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其核心能力。
陈莎欧艳杨小莉
关键词:急诊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
营养支持联合IFX方案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反应和Th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联合英夫利昔单抗(IFX)方案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反应和Th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接受治疗的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7例,临床治疗过程中转院、随访丢失后,最终入选试验的患者60例,按照单双号抽取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研究组(n=3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消化球菌、真杆菌数量指标相比对照组均有大幅升高,肠球菌、肠杆菌、小梭菌数量指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营养支持联合英夫利昔单抗应用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调节炎性因子水平。
达鹏然李罗红陈莎杨小莉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营养支持治疗
998例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及分析
目的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二病房住院患者入院时营养状况,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及时接受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定点连续采样,将消化内科二病房2013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
杨小莉张俊丽李罗红欧艳李小琼陈莎
关键词:营养不良风险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筛查2002
文献传递
交接卡在内镜治疗交接流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总结内镜治疗患者交接流程中交接卡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2011年4月-9月选取接受内镜治疗患者328例,按入院先后时间分为A组(139例)和B组(189例),A、B两组分别采用传统交接方式和在传统交接基础上改进的交接卡交接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内镜治疗后首次用药等待时间、满意度、错误用药等指标。结果 B组患者术后回病房首次用药等待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接卡交接方式用于内镜治疗患者,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隐患,提升科室管理品质。
杨小莉欧艳陈莎李小琼雷娜李罗红王维张铭光
关键词:内镜治疗
骨髓增生异常肿瘤伴单纯5q-进展为肥大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肿瘤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肿瘤(MDS)伴单纯5q-进展为肥大细胞白血病(MCL)-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21年4月6日广元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MDS伴单纯5q-进展为MCL-MDS的66岁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例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对本例患者的随访截至2022年12月9日。本研究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肿瘤""肥大细胞白血病""原癌基因蛋白质类c-kit""5q-""ASXL1""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yelodysplastic neoplasm""mast-cell leukemia""proto-oncogene proteins c-kit"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服务知识平台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MCL-MDS患者相关文献,并对文献报道的MCL-MDS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文献检索时间为200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8日。本研究获得广元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文号:GYZXLL202379),并与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例患者因"气促、乏力5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院外就诊时发现血红蛋白(Hb)值显著降低,予悬浮红细胞输注后症状好转,但是气促、乏力症状反复。②入院后本例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示,大细胞性贫血,Hb值为41 g/L,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为119.7 fL。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示,轻度脾大。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和骨髓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示,红系、粒系、巨核系均存在病态造血。核型分析结果显示5q-。MDS全基因组芯片检测结果显示,5q-嵌合。二代测序结果示,存在ASXL1、KIT突变。③本例患者被诊断为MDS伴单纯5q-、KIT及ASXL1突变。予地西他滨(10 mg/d×7 d,6周为1个疗程)+来那度胺(10 mg/d×21 d,4周为1个疗程)治疗7个疗程后,患者病情好转,脱离输血依赖,Hb值维持为88~90 g/
于婷陈莎季杰袁颖牛挺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病房开展“静脉输液安全周”活动的效果与体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总结消化内科病房开展"静脉输液安全周"活动的效果。方法 2014年3月开展以提高静脉输液水平与质量为主题的"静脉输液安全周"活动,通过学习、演练、考核等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各选择行静脉输液治疗的90例患者就开展安全周活动前后输液方式构成差异、针刺伤发生率、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包括静脉炎、药液外渗/渗出)、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静脉输液安全周"活动前后其患者输液方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开展后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留置针非计划拔管情况均明显下降,与活动开展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房开展"静脉输液安全周"活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提高静脉输液质量,降低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确保静脉输液安全。
欧艳李罗红杨小莉张铭光陈莎李小琼
关键词:静脉输液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