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幼丽
- 作品数:21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癫癎患者多次输血致溶血性贫血一例
- 2015年
- 患者,女,60岁,因癫癎发作伤致头部后头痛近1个月,伴反应迟钝及左侧肢体乏力,言语稍含糊不清2d于2011年5月29日入住本院脑外科.既往有"癫癎"病史20余年,不定期发作,患者1997年有"脑外伤"病史,曾在本院行"右额颞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 马幼丽陆贤吉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预输血患者IgG不规则抗体检测和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对预输血患者进行IgG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125例预输血患者样本采用伽利略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进行IgG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样本进一步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其中有输血史或妊娠史4201例,无输血史或妊娠史3924例。结果:8125例样本中IgG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42例占0.52%(42/8125)。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组阳性率为0.76%(32/4201),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组阳性率为0.25%(10/3924),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P<0.01)。鉴定出特异性的抗体以Rh系统和MNSs系统抗体为主。结论:为确保临床安全、有效输血,预输血患者尤其是有妊娠、输血史的患者输血前有必要进行IgG不规则抗体检测。
- 陆贤吉马幼丽
- 关键词:抗体筛选输血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不规则抗体检测被引量:12
- 2008年
- 马幼丽陆贤吉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抗体不规则抗体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感染HBV基因型与患者年龄、血清HBeAg和病毒复制水平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44例浙江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标本进行B、C基因型分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的HBeA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水平,分析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344例HBV感染者检测到B、C和B+C基因型分别有113例(32.8%)、217例(63.1%)和14例(4.1%).感染者平均年龄C基因型明显大于B基因型(P<0.01).C基因型患者的HBeAg和HBV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B基因型(P<0.01),高水平病毒载量(HBV DNA> 105拷贝/ml)患者C基因型构成比明显高于B基因型(P<0.01).结论 本地区乙肝患者的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基因型与HBV感染者年龄、HBeAg阳性率、HBV DNA水平等临床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 马幼丽王黎芳谢服役孙爱华
- 关键词:基因型DNA
- 医院临床用血调查分析
- 2008年
- 目的通过对医院临床用血情况的分析,以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达到节约用血的目的。方法对2004—2007年本院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总用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血浆和血小板应用增幅较大。结论医院临床用血总体上比较合理,成分输血已达先进水平,临床上比较重视血小板的配合性输注,在血浆应用和自体输血方面存在不足,对此医院可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促使血浆应用更合理化及自体输血的快速发展。
- 马幼丽陆贤吉
- 关键词:临床用血成分输血自体输血
- ABO亚型Bw分子机制与临床输血研究
- 邓刚黄丹丹郭雯玉许德义杜勇马幼丽张哲
- ABO亚型Bw分子机制与临床输血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ABO血型系统中Bw亚型的分子机制,并探讨Bw亚型在临床输血中的相关问题。方法我们对1位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无偿献血者及其家人的血型,通过应用血清学鉴定,PCR-SSP,ABO基因直接测序及TA克隆进行单倍体分析等方法对该家系的血型分子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应用相关生物学软件对该突变位点引起的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该突变氨基酸在不同物种中的保守性进行了比较。同时对该献血者以往3次所献的血用到临床的输血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我们在该家系中发现了3例比较少见的Bw亚型,
- 邓刚黄丹丹郭雯玉许德义杜勇马幼丽张哲
- 关键词:输血研究血清学鉴定血型系统直接测序酶结构
-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指标对结直肠癌的预后价值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指标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对比150例结直肠癌初诊患者(实验组)与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TEG和常规凝血指标的差异,对病理分组进行比较,并对2种凝血检测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R值、K值、PT值均减小(P<0.05),Angle值、MA值、CI值、D-D值、Fg值、PLT值均增大(P<0.05)。相比未累及淋巴结和未转移组,累及淋巴结和(或)转移组K值减小(P<0.05),Angle值、MA值、CI值、D-D值、Fg值、PLT值均增大(P<0.05)。R值、K值均与APTT值呈正相关;K值与D-D值、Fg值、PLT值呈负相关;Angle值、MA值、CI值均与D-D值、Fg值、PLT值呈正相关;Angle值、CI值均与APTT值呈负相关。结论结合TEG和常规凝血指标监测结直肠癌患者凝血功能,制定有效的抗凝方案从而改善预后。
- 戚央聪王磊周薇马幼丽
-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结直肠癌凝血功能高凝状态
- 抗M相关输血不良反应1例被引量:2
- 2013年
-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并且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者。免疫性输血反应中,以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最为常见,溶血反应以ABO、RH血型不合多见。现将1例抗M相关输血反应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59岁,直肠癌术后多发转移,有输血史,因便血和间歇性酱油样小便入院,检查后诊断为直肠癌侵犯髂内动脉破裂出血。
- 陆贤吉马幼丽
-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同种抗体
- 两种解冻新鲜冰冻血浆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观察新鲜冰冻血浆(FFP)在电热恒温水槽与专用血浆解冻仪解冻后凝血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提供高疗效的血浆。方法:随机抽取FFP,分同等量两组,分别用普通电热恒温水槽与专用血浆解冻箱解冻血浆,记录解冻时间,纤维蛋白析出情况,同时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解冻后的FFP在30 内分别测PT、APTT、FIB、TT水平。结果:专用血浆解冻箱与电热恒温水槽在解冻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专用血浆解冻箱克服了因受热不均而纤维蛋白析出的问题;凝血功能检测显示:PT、TT、FIB无显著性差异(P>0.05),APTT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专用血浆解冻箱优于电热恒温水槽,为确保FFP的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应该用专用的血浆解冻仪解冻血浆。
- 马幼丽朱霞蔚屠华颖
- 关键词: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