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贤吉
-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医院临床用血调查分析
- 2008年
- 目的通过对医院临床用血情况的分析,以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达到节约用血的目的。方法对2004—2007年本院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总用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血浆和血小板应用增幅较大。结论医院临床用血总体上比较合理,成分输血已达先进水平,临床上比较重视血小板的配合性输注,在血浆应用和自体输血方面存在不足,对此医院可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促使血浆应用更合理化及自体输血的快速发展。
- 马幼丽陆贤吉
- 关键词:临床用血成分输血自体输血
- 癫癎患者多次输血致溶血性贫血一例
- 2015年
- 患者,女,60岁,因癫癎发作伤致头部后头痛近1个月,伴反应迟钝及左侧肢体乏力,言语稍含糊不清2d于2011年5月29日入住本院脑外科.既往有"癫癎"病史20余年,不定期发作,患者1997年有"脑外伤"病史,曾在本院行"右额颞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 马幼丽陆贤吉
- 关键词:病例报告
-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在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并评价全自动血型分析仪用于医院输血科血型鉴定与不规则抗体筛选。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3月4520例患者ABO、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采用GALILEO全自动血型仪与试管法进行对照试验结果的相符率以及2012年4-12月应用全自动血型仪检测20680例患者ABO、Rh(D)血型及不规则抗体筛选后所得结果的正确率、错误率,并分析判读失败原因。结果对照试验中4520份血型标本剔除仪器不能判读结果 4例,与试管法符合率100%;25200例患者ABO血型结果的正确率为99.1%,判读失败率为0.9%,错误率为0,Rh(D)血型结果的正确率为100%。不规则抗体仪器检出阳性93例,试管法检出阳性58例,仪器灵敏度远高于试管法。结论 GALILEO全自动血型仪检测血型及不规则抗体结果可靠,实验操作规范、标准,降低了人为错误的发生率,实验结果可永久保存,便于查询和医疗举证。
- 马幼丽陆贤吉
- 关键词: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
-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输血是临床抢救、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血液成分的复杂性,输血不良反应常有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指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且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为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寻求相关措施,本文对我院输血不良反应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 陆贤吉马幼丽
-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血液制剂
- 抗M相关输血不良反应1例被引量:2
- 2013年
-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并且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者。免疫性输血反应中,以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最为常见,溶血反应以ABO、RH血型不合多见。现将1例抗M相关输血反应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59岁,直肠癌术后多发转移,有输血史,因便血和间歇性酱油样小便入院,检查后诊断为直肠癌侵犯髂内动脉破裂出血。
- 陆贤吉马幼丽
-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同种抗体
- 抗-c引起的配血不合1例
- 2008年
- 马幼丽陆贤吉
- 关键词:输血抗-C配血不合
- 临床血小板输注情况及效果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机采血小板使用情况的调查为临床合理利用血小板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69例(421例次)输注血小板的资料,根据输注前外周血小板计数、输注24h后外周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回收率(PPR)、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及出血症状改善判断输注效果。结果所输注血小板患者的血小板数量与输注前显著提高(<0.01),总有效率为80.52%(339/421),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随输注次数的增加而下降(<0.05)。结论科学、合理、有效使用血小板的意识仍待加强。
- 马幼丽陆贤吉沈燕
-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
- 9910例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检测与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统计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的分布规律,分析Rh表型匹配输注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h血型抗原检测卡检测患者Rh表型,采用Galileo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患者不规则抗体,并进一步确定抗体类型。结果4 392例患者样本中,检出D抗原阴性样本16例,阴性率为0.36%。患者和献血员Rh系统5个主要抗原频率基本一致:D>e>C>c>E。患者和献血员Rh表型分布规律基本一致:CCDee>Cc DEe>Cc Dee>cc DEE>cc DEe>CCDEe>cc Dee>Cc DEE,均未发现CCDEE表型。Rh表型配合输注率为89.08%(4 471/5 019),随访均未产生Rh系统抗体。输血前4 392例患者筛查出不规则抗体28例,其中特异性抗体23例,主要为Rh系统,占73.91%(17/23)。结论建立患者和献血员的Rh表型库,选用表型匹配的红细胞输注,可减少Rh抗体的产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交叉配血时间,保障输血安全。
- 戚央聪马幼丽陆贤吉
-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输血
- 输注血浆致输血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输注血浆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方法:收集2011-01-2013-12接受血浆输注患者24 156例,有输血和(或)妊娠史14 002例(A组),无输血和妊娠史10 154例(B组),进行输血不良反应统计分析。结果:24 156例输注血浆的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45例,总发生率为0.19%;A组发生率0.23%(33/14 002),B组12例占0.12%(12/10 154);A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χ2=4.35,P<0.05)。45例输血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37例占82%(37/45),以轻、中度过敏反应32例为主,占71%(32/45);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8例,占18%(8/45),对症治疗后好转;发生严重过敏反应5例,经抗休克、心肺复苏后恢复。结论:在血浆输注上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输血;在输注中和输注结束后都需加强巡视,一有输血反应发生及时诊治。
- 陆贤吉马幼丽
-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过敏反应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前实验室检测及安全输血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输血前血的实验室检测,选择合适的血液品种,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方法:对2011-2012年本院49例AIHA患者输血前实验检测,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氯喹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掩盖的不规则抗体,用乙醚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血型特异性。结果:49例患者中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15例,检出不规则抗体5例。自身抗体具有血型特异性者于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中检出4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者中未检出。结论:AIHA患者输血前实验室检测,尤其检测被自身抗体掩盖的不规则抗体及鉴定自身抗体的血型特异性对患者安全、有效的输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 马幼丽陆贤吉
- 关键词: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