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永沂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计算机
  • 4篇烧伤
  • 4篇计算机仿真
  • 4篇仿真
  • 3篇休克
  • 2篇休克期
  • 2篇烧伤休克
  • 2篇烧伤休克期
  • 2篇病人
  • 1篇语音
  • 1篇伤病
  • 1篇烧伤病人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数字仿真
  • 1篇胎儿
  • 1篇胎儿体重
  • 1篇体液
  • 1篇体液平衡

机构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通医学院

作者

  • 6篇马永沂
  • 2篇廖镇江
  • 2篇肖玉瑞
  • 1篇戴钟英
  • 1篇季建峰
  • 1篇杨军
  • 1篇项铁
  • 1篇罗建平
  • 1篇朱洁萍
  • 1篇沈国芳
  • 1篇沈国芳
  • 1篇赵贤忠

传媒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年份

  • 1篇2004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烧伤休克期病人体液平衡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机仿真被引量:6
1993年
本文在Bert等人提出的微循环液体和蛋白交换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改进形成一个烧伤休克期病人体液和蛋白平衡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系统方程为八个一组联立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作者采用Runge—Kutta法获得方程的数字解。按照Arturson提供的一个烧伤面积为58%的病人的实测数据及有关参数,用作者编制的程序进行计算机模拟,结果与国外文献报导的是一致的。程序用Quick—BASIC语言编写。可以获得病人从发作到恢复6天以内全身水肿,局部水肿等指标的变化态势。该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应用于烧伤临床病人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它可以对休克期病人的补液提供科学而又快速、方便的指导方案,从而会受到灼烧科临床医生的重视。
马永沂肖玉瑞
关键词:体液平衡数学模型计算机仿真
语音谱分析及其在口腔修复中应用被引量:2
1990年
计算机语音分析技术在国外已逐步在口腔医学的研究工作和临床上获得应用。例如全口托牙的形态与语音质量的关系,腭裂病人手术治疗后语音发音清晰度分析。
马永沂罗建平
关键词:计算机口腔修复
烧伤病人的计算机仿真及初步临床验证被引量:5
1994年
本文作者把烧伤病人计算机仿真应用于临床烧伤病人。为此,首先按照不同病人的体重,平均动脉压,血浆蛋白浓度等的差异,根据人体内毛细血管壁上液体和蛋白交换的平衡条件,确定每个病人微循环交换的稳态工作点。并且通过实测烧伤病人最初2天内的血球压积数值的变化态势,可以估计出烧伤对毛细血管壁交换影响程度的一个参数A_(pll)。然后对烧伤病人在整个休克期的2-3天内情况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通过对四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血浆蛋白浓度,净体重变化的实测值与计算值的比较,数学模型及仿真的有效性获得了验证。同时,它向临床提供了循环血浆容量变化,水肿等很有价值生理量的动态变化过程。
马永沂肖玉瑞
关键词:数字仿真烧伤
烧伤休克期复苏补液的计算机仿真设计及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为建立一种新的科学的烧伤休克期复苏补液方法 ,使烧伤病人平稳渡过休克期 ,并使水肿较轻。方法 :根据烧伤病人休克期液体和蛋白质平衡的数学模型 ,利用系统控制的计算机仿真技术 ,对 36例病人进行液体复苏治疗 (实验组 ) ,并与采用经验公式复苏的 32例病人进行比较 (对照组 )。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病人更加平稳渡过休克期 ,而水肿 (净体重增加 )较轻 ,且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并发症也少 (P <0 0 5 )。结论 :计算机仿真设计的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方案比经验公式科学、合理 ,既能使烧伤病人平稳渡过休克期 ,又可减轻水肿 。
赵贤忠马永沂项铁杨军季建峰廖镇江
关键词:烧伤计算机仿真
超声预测胎儿体重方法的选择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对回归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胎儿体重作一比较,选择一种或几种准确性高、实用性强的方法供临床使用。方法分娩前72小时内测量胎儿双顶径(BPD)、头径(HD)、胸径(THD)、腹径(AD)、股骨长度(FL)、肝脏长度(LL)、软组织厚度(STT)和皮下组织厚度(SCT),并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共390例,其中250例用于训练人工神经网络及建立体重预测的回归方程;140例用人工神经网络、回归方程和临床方法估计体重,比较不同方法的预测准确性。结果本文建立了两种结构的人工神经网络,输入变量分别为6个和8个,并推导出11个体重计算式。6个变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法的符合率最高,6个变量的回归方程式的符合率略低,为85.7%,而以AD和FL为变量的方程的符合率为83.6%。从多种变量计算中发现,对体重预测有重要影响的参数是AD、FL、BPD。而新生儿体重在3000~4000g者,各方法的精确度较高。结论1.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准确性高的体重预测的新方法;回归法方法简便、准确性也较高,仍是目前体重预测的主要方法;2.AD、FL、BPD是超声预测胎儿体重的重要指标;3.为准确预测过大和过小胎儿的体重,应采用分段方法另设计算式加以?
朱洁萍戴钟英沈国芳沈国芳
关键词:神经网络胎儿体重超声波诊断
系统控制的计算机仿真──应用于烧伤抗休克复苏临床治疗被引量:1
1997年
采用仿真系统反馈算法,对5例烧伤休克病人的循环血浆容量,血浆蛋白浓度,血球压积和电介质的变化实行目标控制的计算机仿真。在这基础上获得了该病人的抗休克复苏的一个较优的补液方案。临床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使目前烧伤临床上使用的抗休克复苏公式更加合理。
马永沂廖镇江
关键词:烧伤休克计算机仿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