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瑾

作品数:29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手术
  • 8篇外科
  • 6篇血管
  • 5篇外科手术
  • 4篇神经外科
  • 4篇颅内
  • 3篇动脉瘤
  • 3篇入路
  • 3篇手术器械
  • 3篇体外
  • 3篇器械
  • 3篇肿瘤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3篇脑室
  • 3篇灌注
  • 3篇标本
  • 2篇倒影
  • 2篇导航
  • 2篇点集

机构

  • 29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生物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9篇龚瑾
  • 19篇郭英
  • 13篇李文胜
  • 12篇王辉
  • 11篇叶卓鹏
  • 10篇梁朝峰
  • 7篇张保豫
  • 6篇秦峰
  • 5篇陈川
  • 5篇罗伦
  • 5篇何海勇
  • 5篇石德金
  • 4篇黄振超
  • 4篇蔡梅钦
  • 3篇黄凯
  • 3篇凌聪
  • 2篇侯博
  • 2篇苏家豪
  • 2篇黄腾超
  • 1篇熊亮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脱细胞脑组织三维支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细胞脑组织三维支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使用碱性去离子水(pH?9-10)处理大鼠脑组织。
侯博郭英李文胜蔡梅钦秦峰叶卓鹏何海勇黄振超凌聪陈川罗伦龚瑾张保豫苏家豪黄腾超王伯丞
文献传递
一种颅脑标本血管体外造影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颅脑标本血管体外造影装置,包括带有行走轮和推拉扶手的底座,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一用于放置离体的颅脑标本的工作台;在所述底座上设有一与所述颅脑标本的血管可拆卸连接用于向该颅脑标本的血管恒温灌注造影剂以实...
张保豫梁朝峰欧云谋龚瑾吴登军郭英
一种基于内窥镜图像的实时的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分割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学图像处理领域和图像分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内窥镜图像的实时的神经外科手术器械分割方法。提出了一套针对内窥镜神经外科手术场景的实时器械实例分割方法,能够应用到临床中,起到在术中实时辅助神经外科手术...
黄凯龚瑾郭英何海勇郭思璐宋日辉梁宏立
多基因调控的神经胶质细胞瘤瘤苗的制备
2010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树突状细胞(DC)的融合性混合体瘤苗的制备及其效果。方法经过LipofeetamineTM2000把rIL-12质粒转染给U251细胞、DC和CIK细胞共培养,完成上述两步后,再把U251复合体与DC复合体融合,经过上述过程制备成的胶质瘤DC的融合性混合体瘤苗,该瘤苗经过流式细胞仪OX62+阳性细胞的筛选和纯化,得到提纯的融合瘤苗后,经过体外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测试。结果融合细胞混合体培养72小时见贴壁生长的细胞呈宽大梭形,胞浆丰满,具有较为均一的U251细胞形态。DC复合体与U251复合体细胞按2∶1进行融合,流式细胞学检查见OX62+细胞约占55%,经流式细胞仪分选、OX62+细胞混合体培养72小时,瘤苗的融合效率约为14%。结论自制的DC融合性混合体瘤苗能被分离、存活,呈现出神经胶质瘤细胞形态,胶质瘤融合性瘤苗经Wistar大鼠脾脏来源的MLR反应更强,融合瘤苗活化的CTL对U251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单纯的DC/U251对活化的CTL对U251的杀伤率,具有更强的抗原特异性。
史志东熊亮秦忠宗龚瑾邓博郭瑛
关键词:胶质瘤融合瘤苗
新型脱细胞脑组织修复支架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
2012年
【目的】研制天然脱细胞脑组织修复支架,并对其形态结构、主要成分和细胞相容性进行分析,为研制出理想的脑损伤修复支架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方法】取成年SD大鼠脑皮质,运用冻融、Triton X-100、脱氧胆酸钠、DNA/RNA酶等进行脱细胞处理并予京尼平(GP)交联,对处理后的支架材料进行形态结构观察、主要成分分析和细胞相容性观察。【结果】经脱细胞处理后,脑组织细胞成分已去除,形态上具有高度仿生的三维立体空间网状结构。经GP交联后脱细胞支架空间网状结构变得更为明显,无菌保留3个月未见明显降解。平均孔径(14.9±2.5)μm,孔隙率达(90.4±2.2)%。脱细胞支架细胞外基质成分层粘连蛋白(LN)强阳性表达、纤维粘连蛋白(FN)和Ⅳ型胶原(ColⅣ)弱阳性表达。神经干细胞与脱细胞支架共培养,HE可见细胞外基质支架间大量细胞粘附;SEM下可见大量神经干细胞粘附在支架材料表面,部分细胞表面有突起。【结论】初步研制的脱细胞脑组织支架呈立体空间网状结构,部分保留了细胞外基质成分,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何海勇李文胜王辉蔡梅钦龚瑾郭英
关键词:交联
3D-CTA与DSA在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比较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评价三维CT血管成像(3D-CTA)与DSA在瘤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患者行3D-CTA与DSA检查,两者对照研究并以术中发现为准评估图像质量。【结果】本组动脉瘤44个,3D-CTA准确检出40个,DSA准确检出43个,两者检出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术中发现,3D-CTA在瘤壁钙化、载瘤动脉的显示、瘤周解剖标志等方面,明显优于DSA(P<0.05)。【结论】随着CT机及软件的更新,3D-CTA可能取代DSA成为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的首选。
王辉石德金李文胜叶卓鹏梁朝峰龚瑾郭英
关键词:三维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颅内动脉瘤外科手术
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所致颅内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通过比较万古霉素(稳可信)治疗术后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所致颅内感染不同的给药途径,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颅脑手术后并发甲氧西林耐药革兰阳性菌性颅内感染患者63名,分为3组:(1)静脉给药组:稳可信500mg,静脉点滴,q12h;(2)鞘内给药组:通过鞘内注入稳可信0.3mg.kg-1.d-1+地塞米松1mg,鞘内注射,q12h;(3)静脉+鞘内给药组:按以上两种方法联合给药。最后,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的转归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静脉给药组、鞘内给药组和静脉和鞘内给药组治愈率分别为25%,66.7%和7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1.6%,100%和1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9.5%和10%,疗程分别为24.2,14.9和8.8d。结论:万古霉素对术后甲氧西林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颅内感染疗效确切,鞘内给药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该药在神经外科地应用。
梁朝峰李文胜何海勇王辉龚瑾郭英
关键词:万古霉素细菌颅内感染
“三明治”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7月~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实习的201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7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名学生.实验组采用“三明治”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通过对两组学生统一考核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案例分析、总成绩得分分别为(36.91±2.58)分、(25.50±2.37)分、(86.02±5.23)分,对照组学生相关得分分别为(33.19±4.02)分、(21.09±1.85)分、(77.23±5.02)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学生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整体评价得分为(8.19±0.64)分,对照组学生相关得分为(7.53±0.67)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评分分别为(8.63±0.55)分和(7.32±0.83)分,提高学习积极性评分分别为(8.20±0.77)分和(7.36±0.47)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评分分别为(8.93±0.53)分和(6.80±0.63)分,提高沟通能力评分分别为(8.35±0.52)分和(7.34±0.59)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分别为(9.05±0.41)分和(7.35±0.65)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评分分别为(9.00±0.37)分和(7.34±0.66)分,促进临床技能掌握评分分别为(7.46±0.76)分和(7.11±0.58)分,增强自学能力评分分别为(7.69±0.56)分和(7.09±0.58)分,促进新知识学习评分分别为(7.88±0.55)分和(7.09±0.58)分,保障学生参与评分分别为(8.51±0.65)分和(6.87±0.51)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明治”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凌聪陈川何海勇梁朝锋罗伦龚瑾叶卓鹏
关键词:神经外科学教学
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内非垂体瘤病变23例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总结23例鞍内非垂体瘤病变经蝶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3例鞍内非垂体瘤病变:Rathke囊肿7例,垂体脓肿5例,颅咽管瘤3例,脑膜瘤2例,垂体结核性肉芽肿2例,空蝶鞍2例,脊索瘤2例。全部采用经唇下-鼻-蝶窦入路,C-臂机透视监测下,手术显微镜放大10~15倍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病灶全切除14例,大部切除7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患者视力及视野明显及部分好转13例,女性患者月经紊乱及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者。结论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是安全和有效的。
李文胜石德金王辉郭英梁朝峰龚瑾
关键词:鞍内经蝶入路
脱细胞脑组织支架初步制备及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利用新型的脱细胞-交联技术制备脱细胞脑组织支架,为脑损伤修复提供一种实用性支架材料.方法 8只健康SD成年大鼠皮层脑组织,完全随机法选取2只用于正常脑基质成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余6只经过脱细胞及交联处理,初步制成脱细胞脑组织基质修复支架;光镜及电镜观察支架空间构型,了解支架交联前后失质量率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对比观察正常脑组织和支架材料中纤维粘连蛋白(FN)、细胞外基质层粘连蛋白(LN)和Ⅲ型胶原(ColⅢ)的含量和分布情况.结果 大鼠皮层脑组织经脱细胞处理后,形态上具有高度仿生的三维立体孔洞结构,孔壁较薄(厚度约2μm),孔径相近(平均约50~200 μm),孔隙率约为85%~92%,交联后支架材料失质量率明显变小(15.09比62.50,P=0.001);免疫组化显示LN、FN和ColⅢ在正常脑组织呈弱阳性表达,在支架材料中LN亦呈弱阳性表达.结论 初步研制的脱细胞脑组织基质修复支架具备了神经修复支架材料的基本物理学条件,具有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再生支架材料的良好应用前景.
龚瑾王辉石德金秦峰叶卓鹏李文胜郭英
关键词: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交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