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旭波

作品数:18 被引量:27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胜利油田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9篇盆地
  • 5篇油气
  • 5篇盆地演化
  • 5篇构造样式
  • 4篇发育
  • 4篇成藏
  • 3篇断层
  • 3篇新生代
  • 3篇银川盆地
  • 3篇中生代
  • 3篇走滑
  • 3篇凹陷
  • 2篇叠合
  • 2篇断层活动
  • 2篇断层活动性
  • 2篇油气成藏
  • 2篇正反转
  • 2篇上古生界
  • 2篇平衡剖面
  • 2篇剖面

机构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化胜利...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化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8篇侯旭波
  • 8篇吴智平
  • 7篇李伟
  • 4篇崔红庄
  • 3篇陈伟
  • 2篇韩秀艳
  • 2篇于洪洲
  • 2篇张曰静
  • 1篇张敏
  • 1篇鲍倩倩
  • 1篇何宗昊
  • 1篇李政
  • 1篇季建清
  • 1篇郑德顺
  • 1篇林中凯
  • 1篇周瑶琪
  • 1篇郇玉龙
  • 1篇张学军
  • 1篇王秀红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 1篇第六届全国油...
  • 1篇第五届油气成...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川盆地构造反转及其演化与叠合关系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以银川盆地构造反转为研究对象,从构造反转证据、反转时期以及反转强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探讨了银川盆地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研究表明:负反转构造的发育、新生界与中-古生界地层展布特征的差异性以及伸展构造样式与挤压构造样式并存等方面证明银川盆地发生负反转;构造反转的挤压隆升时期为晚侏罗世,伸展沉降期为渐新世至新近纪;银川盆地北部构造反转强度大于南部,西部反转强度大东部;银川盆地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三叠纪至早-中侏罗世时期的整体沉降、晚侏罗世的挤压隆升与差异剥蚀、早白垩世的再次沉降、白垩纪末期至新生代早期的整体隆升剥蚀、渐新世至新近纪的快速断陷以及第四纪的整体拗陷六个演化叠合阶段。
侯旭波尹克敏林中凯韩秀艳陈伟
关键词:银川盆地盆地演化负反转构造构造样式
六盘山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样式及盆地演化
2022年
为明确六盘山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样式和盆地演化,利用大量二维地震和露头资料,开展了构造样式解析,划分了构造演化阶段,探讨了中生代以来盆地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六盘山盆地发育走滑–挤压、挤压、反转、伸展四大类构造样式,不同构造样式形成时间、发育区带不同;六盘山盆地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三叠纪至早–中侏罗世统一古鄂尔多斯盆地、晚侏罗世大规模挤压逆冲、早白垩世伸展断陷、晚白垩世至古新世整体抬升、始新世整体沉降、新近纪末期走滑挤压改造六个演化阶段。
侯旭波崔红庄张曰静张敏
关键词:构造样式六盘山盆地
东营凹陷陈南断层构造正反转及其油气成藏关系被引量:9
2009年
济阳拗陷正反转构造存在与否一直存在争议.以东营凹陷陈南断层为例,通过地震资料及录、测井资料分析证实了陈南断层东营期末正反构造的存在,并进一步对陈南断层的反转特征、反转选择性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陈南断层反转区段按其走向分为3段,反转构造样式存在单一型和取直型;陈南断层反转强度因数平均为1.25,多数区段完全反转,北北西走向段反转强度最大;构造正反转对先存断层具有选择性,在相同的应力条件下,边界控盆断层优先发生反转,而反转断层是否发生取值则与先存断层倾角有关.陈南断层的反转时期与生烃高峰期的有效匹配及构造反转形成的良好圈闭环境为油气运移、聚集提供了有利条件.
侯旭波吴智平李伟于洪洲
关键词:正反转油气成藏
林樊家地区构造发育史及上古生界煤成气成藏条件分析
通过对林樊家地区阳信、林南、林北等断层发育演化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构造地质背景的演化规律,对该地区的构造发育史进行了研究:古生代—早、中三叠世为稳定克拉通沉积阶段;晚三叠世整体挤压抬升剥蚀;早、中侏罗世为构造活动宁静期;...
侯旭波吴智平李伟
关键词:煤成气藏成藏机理构造发育史上古生界
临清坳陷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分析
断裂是控制临清坳陷中、新生代盆地发育与演化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特征,首先以断裂分析为切入点,通过断裂活动性的定量分析,划分了断裂发育期次,分析了各构造阶段断裂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平衡剖面分析,对临清坳陷东...
侯旭波
关键词:断裂发育盆地演化中生代新生代临清坳陷
文献传递
六盘山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及勘探意义被引量:14
2013年
六盘山盆地构造背景复杂,尤其是盆地西南缘,构造样式认识不清.在野外调查、重力资料及地震资料解析的基础上,分析六盘山盆地西南缘各大断层带构造特征和构造样式,提出以压扭走滑构造样式为主,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中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盆地西南缘构造带具有断层带地层陡直、剖面上呈花状构造、空间上见"丝带效应"、平面上各断裂雁列式排列的构造特征,划分走滑构造和压扭走滑构造相关褶皱两大类构造样式;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不断顺时针旋转的构造演化特点,确认六盘山盆地西南缘新生代以来以压扭走滑构造样式为主,走滑构造相关褶皱构造样式为次.该研究成果对六盘山盆地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赵海华崔红庄王军侯旭波季建清赵晓喜
关键词:构造样式油气勘探六盘山盆地
银川盆地古近系清水营组烃源岩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胜利西部银川盆地发育巨厚的新生界地层,但由于资料相对较少,盆地内古近系清水营组是否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一直是制约该盆地勘探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一主要问题,本文从地震资料入手,利用地震剖面、速度谱资料,结合野外地质、已钻探井,开展地震相、沉积相分析并结合层速度分析方法进行了烃源岩的研究与预测,该综合研究方法对西部其他低勘探程度区烃源岩预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何宗昊武向峰侯旭波韩秀艳刘艳
关键词:银川盆地烃源岩速度谱地震相
济阳坳陷滩海地区埕北斜394井凝析油气特征及形成机制被引量:3
2021年
埕岛东斜坡埕北斜394井产出无色凝析油,对于其来源及成因机制尚不明确。基于轻烃组成、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和金刚烷等特征分析,明确埕北斜394井凝析油气来源,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埕北斜394井无色凝析油与淡黄色凝析油具有相似性与关联性,无色凝析油属于渤中坳陷沙三段烃源岩在高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淡黄色凝析油为无色凝析油在产出过程中混有少量本层东营组烃源岩产出的成熟原油所致。天然气为与凝析油同源的伴生气,成熟度比凝析油略高,总体上具有“早油晚气”的充注特征。轻烃指标证实凝析油的蒸发分馏作用不明显,成熟热演化作用与运移分馏作用是凝析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机制。
王秀红陈涛李政侯旭波张学军王娟牛子铖
关键词:凝析油成熟度滩海地区
沾化凹陷东北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过程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依据层长守恒原则对沾化凹陷东北部北东和北西向,各3条连井地震剖面进行了平衡剖面恢复,并分析了各剖面在地质历史时期内伸展率的变化特征,以了解该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发育演化特征。沾化凹陷东北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主要阶段:早—中三叠世为大型内陆坳陷发育阶段,地层横向沉积稳定;晚三叠世本区整体挤压抬升剥蚀,并开始发育北西向逆冲断层;早—中侏罗世为对前期地势高差起伏填平补齐的均夷化过程,地层沉积具充填-披覆式特征;晚侏罗世—白垩纪原北西向逆冲断层负向反转,转为张性伸展,本区进入断陷盆地发育阶段,局部发育有挤压逆冲构造;古近纪本区仍为断陷盆地发育阶段,除北西向断层继承性活动外,大量北东(东)向正断层开始活动;新近纪本区进入区域性坳陷沉降阶段。
李伟吴智平周瑶琪郑德顺侯旭波
关键词:盆地演化平衡剖面沾化凹陷
华北东部地区中生代盆地格局及演化过程探讨被引量:156
2007年
华北东部中生代盆地演化受控于欧亚构造域的板块挤压拼接和滨太平洋构造域"洋-陆"俯冲碰撞两大动力学背景,与兴蒙造山带、秦岭-大别造山带、太行山隆起及郯庐断裂带等陆内及周边造山带的形成、深大断裂发育演化以及深部动力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早-中三叠世华北地区基本继承了晚海西期以来的构造格局和沉积特点,地势北西高、东南低,为一南陡北缓、呈NWW向展布的大型内陆沉积盆地;晚三叠世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剪刀式碰撞拼接,华北地区全面抬升,且西部抬升小,东部抬升幅度大,盆地范围向西部退缩,沉积范围缩小,东部地区地势较高,地貌复杂,以隆升剥蚀为主;早-中侏罗世华北东部处于由古亚洲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演化的过渡阶段,该时期太行山的形成将华北地区分割成东、西两个大盆,西部鄂尔多斯盆地依然为一个大型沉积盆地,东部渤海湾盆地区在早-中侏罗世的早期为一些小的山间沉积盆地群,主要表现为对印支期造成的大量NWW或近EW向逆冲断层及阔缓褶皱所产生的低洼地区的充填,晚期则表现为披覆式沉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活动取代了扬子板块、西伯利亚板块活动对华北地区构造演化的控制地位,中国东部进入大规模的裂陷或断陷盆地发育阶段,且出现了明显的分区性:在盐山-歧口-新港-兰考-聊城断裂系以东,由于受郯庐断裂带左旋走滑构造应力场的控制,主要发育NW或NWW向断陷盆地,而在该断裂系以西至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受左旋走滑影响较弱,主要发育NE和NNE向断陷盆地,在张家口-蓬莱走滑断裂带以北的下辽河坳陷区,盆地的长轴方向为NNE,属郯庐断裂带内部的走滑拉张盆地;晚白垩世郯庐断裂带以西的华北广大地区整体处于隆升剥蚀状态,仅在河南信阳盆地及冀中、临清、黄骅坳陷的少数低洼地区接受沉积,多以红�
吴智平侯旭波李伟
关键词:中生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