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军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规范化培训后新入职护士专业成长体验的质性研究
- 2021年
- 对参加过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护士进行访谈,了解其培训后专业成长变化的方面及培训过程中的体验,以期为今后科学、有效培养新入职护士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新入职护士16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新入职护士规划化培训后专业成长正向体验:实践能力提高、评判性思维、自信心增强;专业成长负向体验:照护危重患者仍是一个挑战。结论经过护士规范化培训,新入职护士专业成长变化明显,但不全面,尤其是特殊岗位仍无法完全胜任。
- 王沙沙刘学军
-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院前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的效果满意,可明显提升急救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刘学军田海平李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 急诊护患沟通技巧探讨
- 2009年
- 周家明刘学军李秋玲
- 关键词:护士病人关系急救
- 重症摔伤患者的入院前急救措施分析及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探究重症摔伤患者入院前的急救措施,并评价入院前急救措施对重症摔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为入院前做适当急救的患者,对照组为未经入院前急救而直接入院的患者。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状态比较,结果示入院时观察组清醒或昏迷患者分别为21例(38.89%)、18例(33.33%),对照组为6例(18.18%)、4例(12.12%),两组比较,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而症状较重的瘫痪、死亡患者,观察组为10例(18.52%)、5例(9.26%),对照组为14例(42.42%)、9例(27.27%),对照组显著多于观察组(P<0.05)。入院后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接近正常水平;但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率均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接近正常水平(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为观察组54例患者术后头痛26例(48.15%),失眠36例(66.67%),恶心28例(51.85%),呕吐16例(29.63%),腹泻19例(35.19%)。对照组33例患者术后头痛24例(72.73%),失眠29例(87.88%),恶心25例(75.76%),呕吐17例(51.52%),腹泻21例(63.64%)。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入院前急救的患者入院后情况较好,症状较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大大降低。对于重症摔伤患者实施入院前急救措施是必要而势在必行的,对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死亡率有很大裨益。
- 刘学军
- 关键词:入院前急救
- 重视挤压伤的院前急救被引量:1
- 2014年
- 挤压伤常见于交通、工矿事故、房屋倒塌以及砖石和机械挤压等,更多见于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如果在院前没有及时积极的预防与处理,很容易出现以肌红蛋白尿、高血钾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点的挤压综合征,不仅危及受压迫的肢体,更重要的是导致全身状况的迅速恶化,甚至死亡。但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在院前急救中有时忽视了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有时对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的处理措施不当,从而导致了可以预防的残疾,甚至死亡。本文根据近几年文献,阐述了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的概念、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着重探讨了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的院前急救方法和措施,以期为这类伤员的早期救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陈怀祥刘学军田海平
- 关键词:挤压伤挤压综合征院前急救
- 急诊风险因素及对策
- 2009年
- 目的:探讨风险因素和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工作中高风险护理行为和采取的对策。结果:实施急诊风险管理,密切了护患关系,降低了急诊护理纠纷和投诉。结论:在急诊护理行为中向患方履行告知义务,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是消除急诊风险的关键。
- 刘学军
- 关键词:护理工作
- 51例挤压伤院前急救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对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探讨院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挤压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2014年8月51例挤压伤患者,记录院前急救医务人员认识和(或)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治挤压综合征的例数。采取了有效防治措施的患者为治疗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严重并发症(挤压综合征和截肢)的发生率。结果 51例患者中,25例(49.0%)挤压伤被院前急救人员所认识,其中20例(39.2%)采取了有效防治措施;治疗组与对照组下肢严重创伤评分分别为(6.69±1.96)、(7.23±3.5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治疗组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为挤压综合征;对照组发生严重并发症10例,其中挤压综合征7例,截肢3例,治疗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防治挤压综合征和降低致残率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是目前院前急救人员对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 陈怀祥田海平刘学军
- 关键词:挤压伤挤压综合征院前急救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