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翾
- 作品数:81 被引量:356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 缓和医疗理念下的血液/肿瘤儿童疼痛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
- 2024年
- 缓和医疗(palliative care)是指对因严重疾病而遭受健康相关严重痛苦的所有年龄段患者进行积极的全人照护,旨在提高严重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和照护者的生活质量[1]。缓和医疗是在安宁疗护基础上发展的一门独立学科,其理念与安宁疗护保持一致,但更强调对患者的照护模式从严重疾病早期开始,并贯穿疾病始终[2]。现阶段,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儿童疾病谱的改变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2016年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民健康要惠及全人群、覆盖全生命周期[3]。缓和医疗是全生命周期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供需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全球范围仅约14%的患者获得了其所需的缓和医疗服务[4],需要从支持政策、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公众认知、教育培训和科研等多方面优化实施。
-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学组儿童舒缓治疗亚专业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郭艳汝周翾翟晓文李志光王颖雯路桂军成磊林国嬿方拥军张侃张莉蔡思雨
- 关键词:安宁疗护疼痛管理公众认知全生命周期
- 2009年世界癌症日特别奉献——让儿童远离肥胖 远离癌症
- 2009年
- 每年的2月4日是国际抗癌联盟(UICC)发起的世界癌症日,自去年起连续3年开展题为“今天的孩子,明天的世界”宣传活动,2009年为第二个主题年,主题为:“我爱我健康活泼的童年”。“我爱我健康活泼的童年”主题年活动倡导预防癌症从儿童抓起,让儿童远离肥胖,远离癌症,呼吁社会倡导儿童“能量均衡”的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儿童健康,防治癌症蔓延,减少儿童未来患癌症的几率。为此,2009年2月4日,世界癌症日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张广超教授,北京健康教育协会金大鹏会长,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工作部部长、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支修益教授以及北京儿童医院肿瘤专家周翱主任,与大家共同探讨儿童肿瘤防治方面的话题。
- 张广超张广超支修益邵沛支修益
- 关键词:儿童健康肥胖健康生活方式国际抗癌联盟
- 儿科安宁疗护中共同决策的阻碍因素与应对策略的定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索儿科安宁疗护共同决策的阻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以推动我国儿科安宁疗护领域共同决策干预的开发和实践的完善。方法采用描述性定性研究法,对11个省15所医院的儿科安宁疗护团队27名医务人员(包括医生14名、护士7名和社工6名)进行深度访谈,以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作为理论指导和分析框架,从实践环境、潜在采纳者和基于证据的变革3个层面分析共同决策的实践阻碍以及应对策略。结果实践环境的阻碍涉及文化、政策、知识体系和机构4个层面。潜在采纳者包括安宁疗护团队、父母和患儿。医务人员层面的阻碍为缺乏相关知识技能,应对策略为共同决策培训。父母参与共同决策的阻碍来自对患儿病情的认知、情绪问题和既往共同决策经验;应对策略:对父母进行清晰的病情告知;在父母情绪平稳时制定决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宣教。患儿层面的阻碍包括缺乏病情认知,以及决策能力受到年龄、认知水平和决策经历的限制;应对策略:支持家庭进行病情沟通;为患儿制订个性化的决策参与模式。变革层面的阻碍来自缺乏干预辅助工具和结构化的干预流程;应对策略:构建本土化辅助工具和干预流程。结论从实践环境、潜在采纳者和基于证据的变革3个层面分析的共同决策的实践阻碍以及应对策略可为我国儿科安宁疗护领域共同决策干预的开发和完善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并为医务人员的共同决策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 蔡思雨周翾成磊王瑞欣彭晓霞
- 关键词:安宁疗护儿童医务人员
- 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2例白血病患儿的鉴别诊断
- 2009年
- 林巍王彬朱光华周翾
- 关键词:白血病患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学检查化疗后
- 医务人员对晚期癌症患儿尊严维护的质性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晚期癌症患儿尊严维护的认知及实践体验,为改善晚期癌症患儿尊严维护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3名从事晚期癌症患儿治疗和照护工作的医务人员(8名护士、3名医生、2名安宁疗护志愿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晚期癌症患儿尊严维护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患儿尊严维护现存的多重困境,患儿尊严维护的重要意义,尊严维护实践的推进过程和基本要素。结论医务人员应了解晚期癌症患儿尊严维护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动态持续关注患儿病程阶段和家属的医疗决策,并坚持个体化、充分沟通、尊重和人文关怀等尊严维护的基本要素,进一步推动儿童安宁疗护中尊严维护的临床实践。
- 林君忆蔡思雨周翾邓婵娟李慧君郭巧红
- 关键词:医务人员安宁疗护
- 利妥昔单抗及EB病毒特异细胞毒T淋巴细胞治疗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1例并文献复习
- 2012年
- 目的了解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治疗新进展并报告1例应用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及EB病毒特异细胞毒T淋巴细胞(EBV-CTL)治疗PTLD的效果。方法对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合并PTLD的患儿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经应用美罗华及EBV-CTL治疗,患儿病情得以控制并治愈,未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美罗华及EBV-CTL对PTLD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较好,可提高PTLD的治愈率。
- 王娴静朱光华王希思秦茂权周翾冯涛
-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 幼儿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采集得率影响因素分析
- 2013年
- 目的考察利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幼儿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患儿体重(≤15 kg,>15 kg)、采集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109/L,>5×109/L)、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18%,>18%)、Hct(≤25%,>25%)、采血速度(≤20 mL/min,>20 mL/min)血细胞分离机报警次数(≤3次,>3次)分别分组,比较2组患儿的每公斤体重单个核细胞计数、CD34+细胞计数及所占比例。结果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18%组与≤18%组比较,Hct>25%组与≤25%组比较,血细胞分离机报警次数≤3次组与>3次组比较,在每公斤体重单个核细胞计数、CD34+细胞计数及所占比例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余组别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幼儿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时,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患儿红细胞比积及血细胞分离机报警次数是影响采集得率的因素。
- 马曙轩刘景汉陈芳娇冯涛周翾王彬
- 关键词:幼儿祖细胞血细胞分离机得率
- 儿童安宁疗护共同决策的本土化临床实践
- 2024年
- 通过对儿童安宁疗护医务人员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以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阐明儿童安宁疗护共同决策实践需要实现本土化的原因,并详细论述我国本土化实践的关键策略。儿童安宁疗护共同决策的实践之所以需要实现本土化,其原因在于:决策模式、患儿病情告知与死亡沟通、文化因素、医疗体系因素。本土化实践的关键策略在于:营造以患儿和家属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建立多学科安宁疗护团队及跨专业合作模式;构建本土化共同决策干预模式。
- 蔡思雨郭巧红王瑞欣周翾
- 关键词:安宁疗护儿童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了解儿童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综合征(HES)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本院2005年收治的2例HES患儿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儿童和成人患者的异同。结果2例患儿虽均表现为HES,但1例转归为恶性过程,最终考虑为EOS白血病;而另1例经治疗病情稳定。结论儿童HES表现有其自身特点,但仍以EOS增多引起脏器损伤为主要表现,而FIP1L1-PDGFRA融合基因检测及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朱光华马晓莉吴润晖周翾苏雁吴敏媛
-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儿童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营养状态及其与移植后合并症之间的关系
- 目的 1、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移植前的营养状态;2、探讨移植后急性期内患者相关营养指标的动态变化;3、探讨移植前营养状态与移植后造血重建、aGVHD 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黏膜炎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关系。
- 宋娜周翾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营养评估造血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