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礼国

作品数:119 被引量:729H指数:14
供职机构:宜宾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宜宾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农业科学
  • 6篇医药卫生
  • 6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篇发酵
  • 10篇色谱
  • 10篇泡菜
  • 10篇相色谱
  • 9篇气相色谱
  • 9篇黄酮
  • 7篇气相
  • 7篇活性
  • 6篇乳酸
  • 6篇乳酸菌
  • 6篇竹笋
  • 6篇风味
  • 5篇芽菜
  • 5篇食品
  • 5篇提取物
  • 5篇萝卜
  • 4篇抑菌
  • 4篇樟油
  • 4篇生物胺
  • 4篇浓香

机构

  • 109篇宜宾学院
  • 15篇四川大学
  • 10篇西南大学
  • 9篇西南农业大学
  • 8篇四川省食品发...
  • 7篇四川东坡中国...
  • 6篇成都大学
  • 5篇四川省宜宾市...
  • 3篇贵州大学
  • 3篇绵阳师范学院
  • 2篇四川理工学院
  • 2篇泸州老窖股份...
  • 2篇四川出入境检...
  • 2篇泸州品创科技...
  • 1篇大连工业大学
  • 1篇湖北农学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宜宾职业技术...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塔里木大学

作者

  • 118篇尹礼国
  • 36篇张超
  • 31篇魏琴
  • 18篇钟耕
  • 16篇徐洲
  • 15篇朱文优
  • 12篇李华兰
  • 12篇张文学
  • 11篇冯学愚
  • 9篇张其圣
  • 8篇陈功
  • 8篇游玲
  • 8篇王涛
  • 7篇马伟玲
  • 7篇林娜
  • 6篇凌跃
  • 6篇杨婧
  • 6篇吴正云
  • 6篇曾凡坤
  • 6篇袁华伟

传媒

  • 18篇中国调味品
  • 10篇酿酒科技
  • 7篇食品研究与开...
  • 6篇中国酿造
  • 6篇食品与发酵工...
  • 6篇粮食与油脂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2014年营...
  • 2篇粮油食品科技
  • 2篇四川食品与发...
  • 2篇宜宾学院学报
  • 2篇Agricu...
  • 1篇中国食品工业
  • 1篇酿酒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年份

  • 2篇2025
  • 12篇2024
  • 9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10篇2015
  • 13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1篇2010
  • 8篇2009
  • 1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苦丁茶叶中生物类黄酮及芦丁含量的测定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得紫茎女贞芽叶、老叶、粗壮女贞芽叶、老叶生物类黄酮含量分别为:(2.67±0.23)%、(2.08±0.21)%、(3.15±0.18)%、(2.78±0.2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2种川产苦丁茶芦丁含量分别为:紫茎女贞芽叶、老叶分别为(0.118±0.011)%,(0.083±0.012)%,粗壮女贞芽叶、老叶(0.082±0.012)%(,0.065±0.008)%。2种川产苦丁茶中生物类黄酮含量丰富,可作为提取生物类黄酮的原料;芦丁含量很低,仅为生物类黄酮的2.3%~4.4%。
尹礼国魏琴吴同罗华锋李兰钟耕
关键词:苦丁茶粗壮女贞生物类黄酮芦丁HPLC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四川家庭泡菜发酵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变化
为揭示四川家庭泡菜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变化,采集泡菜发酵过程不同时间点的样品,提取微生物总DNA,PCR扩增16S rRNA的V3+V4区并进行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不同发酵时间点细...
张亚豪于文平尹礼国张文学
关键词:发酵过程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
盐渍青菜真菌菌群结构DGGE分析及酵母菌分离鉴定被引量:5
2015年
盐渍青菜又称酸菜,是制作川菜及其调味品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食品原料,对其菌群结构的研究与功能微生物的分离可以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对不同盐渍青菜样品的真菌菌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盐渍时间的延长,优势条带数量逐渐增多,真菌以酵母菌为主。4个主要的优势条带分别与假丝酵母属(Candida)、德巴氏酵母属(Debaryomyces)、接合酵母属(Zygosaccharomyces)的菌株相似。从盐渍青菜样品中分离得到10株酵母菌,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鲁氏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rouxii)。PCR-DGGE技术对盐渍青菜菌群结构的解析不依赖培养,方法简便快捷,能够直观准确地分析盐渍青菜的真菌菌群结构。
尹礼国马伟玲李文芳杨婧梁会朋张其圣陈功吴正云张文学
关键词:酵母菌
四川晒醋特征风味物质鉴定及其陈酿前后变化研究
2025年
四川晒醋与四川麸醋感官差异明显,但导致其感官差异的关键风味物质尚不清晰,为了探究其关键差异风味物质,该研究分析了两类成品醋重要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异戊酸、丁酸、异戊酸乙酯等24种物质为两类食醋的主要差异活性香气物质(气味活性值>1),且晒醋总活性香气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麸醋。晒醋中部分滋味氨基酸(如组氨酸0.36~0.22 g/100 mL、缬氨酸0.20~0.17 g/100 mL)、有机酸(如乳酸77.85~59.29 mg/mL)含量显著高于麸醋(组氨酸0.20~0.010 g/100 mL、缬氨酸0.0072~0.0045 g/100 mL、乳酸77.31~28.57 mg/mL)。进一步分析四川晒醋陈酿前后差异关键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较多香气物质在晒醅陈酿过程累积;陈酿后缬氨酸、脯氨酸从0.38、1.09 g/100 g增加至1.71、1.19 g/100 g,乳酸、柠檬酸从24.73、11.59 mg/g增加至70.67、16.53 mg/g,且总酚含量提高了125%。总体而言,四川晒醋相比四川麸醋风味物质更加丰富,露晒醋醅陈酿方式对四川晒醋独特风味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李宇薇帖余唐之兴武雨薇朱文优王新惠尹礼国
关键词:陈酿醋醅理化特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内标法分析五粮浓香型大曲酒尾微量成分被引量:5
2013年
以乙酸正丁酯为内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酒尾微量成分进行分析,并与优质白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酒尾中丙酸、异丁酸、戊酸、乳酸乙酯含量较优质白酒高,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含量很低;酒尾与优质白酒微量成分有很大差异,为了利用酒尾,必须对微量成分进行分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内标法定量分析结果合理,可作为酒尾综合利用的理论参考。
尹礼国容星冯学愚张超陈泽军彭礼群周瑞平罗陟张莹夏于林凌跃
关键词:内标法酒尾
发酵法制备苦竹笋膳食纤维工艺条件优化被引量:10
2012年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乳酸菌发酵法制备苦竹笋膳食纤维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竹笋浆中加入3%脱脂奶粉和0.5%蔗糖,接入4%(v/v)的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配比为1∶1的发酵剂,在41℃条件下恒温发酵20h,有最高的总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收得率。将发酵浆汁过滤、真空干燥、粉碎,制得的苦竹笋膳食纤维产品呈乳白色、口感细腻、有苦竹特有的清香风味,其持水力为8.43g/g,溶胀性为3.52mL/g,总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76.87%、15.73%。
尹礼国徐州张超谷玉兰曾庆勇
关键词:苦竹笋膳食纤维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
荞麦加工利用被引量:16
2002年
本文综述国内外养麦加工与利用的现状,详细介绍养麦的加工利用方法,证明荧麦是一种 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食品资源。
尹礼国钟耕曾凡坤闵燕萍
关键词:荞麦荞麦食品
高温大曲制曲过程中水解酶系及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为研究高温大曲在制曲过程中酶活力及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对高温大曲制曲周期内8种主要水解酶系酶活力及其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制曲时间的延长,高温大曲液化酶、糖化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的酶活力以及发酵力、酯化力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理化指标中还原糖和酸度在制曲前期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制曲后期逐渐下降,而水分和淀粉的含量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该研究结果可为高温大曲制曲过程工艺控制和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袁华伟赵余王玉婷冉茂芳张立强陈思羽吴秋渧尹礼国沈才洪王松涛
关键词:高温大曲酶活力
两种苦楝提取物抑菌活性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分别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和索氏抽提法对苦楝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并测定提取物对三种真菌和一种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对真菌菌丝和孢子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但对孢子的抑制活性更强;两种提取物均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活性强于真菌;就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来讲,超声波提取法要优于索氏抽提法.
魏琴周黎军程智尹礼国张萍
关键词:苦楝抑菌活性
泡菜乳酸菌LJ-4增殖培养基的优化被引量:2
2014年
泡菜乳酸菌LJ-4具有良好的产酸特性,是一株可开发为泡菜发酵直投菌剂的乳酸菌。为促进其增殖培养,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其增殖培养基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增殖培养基组成为:1.5%果糖,1.5%胰蛋白胨,7%玉米汁,10%青椒汁,30%番茄汁,15%豆芽汁。泡菜乳酸菌LJ-4在优化的增殖培养基中,37℃培养16h,菌体浓度[lg(cfu/mL)]可达到10.11。
马伟玲尹礼国张文学陈功李双
关键词:泡菜乳酸菌增殖培养基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