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学才

作品数:1 被引量:6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育种
  • 1篇育种策略
  • 1篇设计育种
  • 1篇作物
  • 1篇分子设计育种

机构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篇黎裕
  • 1篇王建康
  • 1篇尹长斌
  • 1篇张学才
  • 1篇李慧慧
  • 1篇李新海
  • 1篇马有志
  • 1篇万建民
  • 1篇邱丽娟

传媒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中国作物分子设计育种被引量:64
2011年
分子设计育种通过多种技术的集成与整合,对育种程序中的诸多因素进行模拟、筛选和优化,提出最佳的符合育种目标的基因型以及实现目标基因型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策略,以提高作物育种中的预见性和育种效率,实现从传统的"经验育种"到定向、高效的"精确育种"的转化。分子设计育种主要包含以下3个步骤:(1)研究目标性状基因以及基因间的相互关系,即找基因(或生产品种的原材料),这一步骤包括构建遗传群体、筛选多态性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数量性状表型鉴定和遗传分析等内容;(2)根据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育种目标设计目标基因型,即找目标(或设计品种原型),这一步骤利用已经鉴定出的各种重要育种性状的基因信息,包括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遗传效应、基因到性状的生化网络和表达途径、基因之间的互作、基因与遗传背景和环境之间的互作等,模拟预测各种可能基因型的表现型,从中选择符合特定育种目标的基因型;(3)选育目标基因型的途径分析,即找途径(或制定生产品种的育种方案)。本文评述近几年来我国在遗传研究材料创新、重要性状遗传分析、育种模拟工具开发和应用、设计育种实践、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分子设计育种的未来进行展望,最后指出我国近期应加强育种预测方法和工具、基因和环境互作、遗传交配设计、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工具、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和决策支持平台等领域的研究,同时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王建康李慧慧张学才尹长斌黎裕马有志李新海邱丽娟万建民
关键词:作物分子设计育种育种策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