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短暂性
  • 4篇短暂性脑缺血
  • 4篇缺血
  • 4篇脑缺血
  • 2篇短暂性脑缺血...
  • 2篇血管
  • 2篇痰热
  • 2篇痰热腑实
  • 2篇痰热腑实证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加权
  • 2篇弥散加权成像
  • 2篇脑缺血发作
  • 2篇进展性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加权成像

机构

  • 7篇保定市第二医...
  • 3篇河北省保定市...
  • 1篇河北省职工医...
  • 1篇保定市儿童医...

作者

  • 10篇张春良
  • 6篇刘宏顺
  • 4篇顾莹辉
  • 1篇杨建新
  • 1篇田爱敏
  • 1篇王艳茹
  • 1篇张海欣
  • 1篇顾俊琴
  • 1篇杜双会
  • 1篇王彦珍
  • 1篇赵凤丽
  • 1篇庞英杰
  • 1篇赵淑琴
  • 1篇樊帆
  • 1篇王丽
  • 1篇王东辉
  • 1篇徐丽
  • 1篇刘彩霞
  • 1篇王秀卿
  • 1篇杨月君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新医药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虚证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王艳茹徐丽刘彩霞庞英杰张春良田爱敏王东辉杜双会
(一)目的了解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虚证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二)方法该研究从中医“肾虚”辨证入手,测定114例CRF肾虚患者骨密度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我们按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的《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标...
关键词:
关键词:骨密度肾虚慢性肾功能不全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2
2017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2月于保定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共206例,均符合进展性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103例及对照组103例(不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发病时间在48 h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8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8、15及30天进行PSQI、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入组第1及30天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对PSQ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评分、睡眠结构及进程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第15和30天,治疗组与治疗前同组及同期对照组比较,PSQI、NIHSS评分及Barthe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0 d比较,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深睡眠比例增加,夜间觉醒次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30 d与治疗前比较,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深睡眠比例及REM期睡眠比例增加,入睡潜伏期、夜间觉醒次数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减少(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进展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可进行有效干预,并改善睡眠结构。
戴海琳王丽王彦珍王秀卿杨月君张春良赵凤丽
关键词:丁苯酞睡眠障碍睡眠结构多导睡眠监测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研究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和ABCD2评分结合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颅内动脉MR血管成像(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分别采用ABCD2评分及ABCD2+DWI+MRA评分对182例TIA患者进行评定,观察TIA后2 d、7 d和30 d内的脑梗死发生率。采用ROC曲线评估ABCD2及ABCD2+DWI+MRA评分对TIA后脑梗死风险的预测准确度。结果本组56例(30.8%)患者于30 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42例(23.1%)发生于7 d内,19例(10.4%)发生于2 d内,均无脑出血发生。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与高危组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5)。DWI异常患者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者(均P<0.05)。30 d时颅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P<0.05)。伴DWI异常及颅内动脉狭窄≥50%的低危组患者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DWI正常和颅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均P<0.05)。ABCD2+DWI+MRA评分预测TIA第2 d、第7d及第30 d的脑梗死率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ABCD2评分(均P<0.001)。结论 ABCD2评分结合DWI和MRA能进一步提高预测TIA后发生脑梗死的准确性。
张春良刘宏顺顾莹辉樊帆
关键词:脑梗死ABCD2评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8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张海欣顾俊琴王博堂赵淑琴张春良杨建新
关键词:尿激酶进展性脑梗死
大黄通腑汤治疗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常见并发症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以大黄为主药的大黄通腑汤对重症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AC)I急性期常见并发症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加用大黄通腑汤(组成:生大黄、生石膏、生知母、瓜蒌、黄芩、薄荷、厚朴、白芷)治疗10天。观察2组在发病后24h和急性期3、7、15天时重症ACI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肺炎、应激性溃疡、泌尿系损害等发生情况及血清hs-CRP水平。结果:研究组重症患者肺炎、应激性溃疡、泌尿系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发病24h的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3、7、15天各个时间段的血清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P<0.001)。结论:对于重症痰热腑实证ACI及时应用大黄通腑汤能明显减少重症脑梗死肺炎、应激性溃疡和泌尿系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多脏器保护作用,可全面改善患者的临床状况。
张春良杨海英刘宏顺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并发症中医疗法痰热腑实证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住院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其中男46例(67.6%),女22例(32.4%),年龄17~85岁,平均(59.15±14.05)岁,按ABCD2评分标准给予评分,观察TIA后2d和7d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ABCD2评分、颅内动脉病变与TIA后短期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结果:TIA后37例(61.7%)患者于7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在2d内发生脑梗死的24例(40%);ABCD2评分与TIA后2d和7d脑梗死发生率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P<0.001);有颅内动脉病变的TIA患者在2d和7d脑梗死的发生率比无颅内动脉病变的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年龄≥60岁、血压≥140/90mmHg、症状持续时间≥10min、高血压史、颅内动脉病变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而在单肢无力、语言障碍不伴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min、糖尿病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增高(P>0.05)。结论:ABCD2评分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及预测性,可作为一种临床预测TIA患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的简单评估方法;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表现能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刘宏顺张春良顾莹辉
关键词:脑梗塞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险评估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概念的提出已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其定义至今仍有争议,这直接影响了对TIA的诊断和治疗,而TIA后发生卒中的高风险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随着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RI,DWI)应用的广泛深入,它从TIA的定义、诊断、鉴别诊断、预后风险评估等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和帮助,
刘宏顺张春良顾莹辉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风险评估TIA高风险MRI
2例梦样状态表现之颞叶肿瘤
2003年
梦样状态临床少见,为颞叶刺激或破坏的一种临床表现,易被认作抑郁、神经衰弱、精神病等等,容易误诊。兹报告两例表现为梦样状态之颞叶肿瘤。
张春良
关键词:临床症状神经衰弱精神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近期卒中风险预测被引量:2
2011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短期内发生卒中的风险很高。对TIA的近期卒中风险做出预测,快速筛选高危患者,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文章对目前TIA后近期卒中风险预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刘宏顺张春良顾莹辉
关键词:卒中
大黄通腑汤治疗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神经系统损害8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观察大黄通腑汤对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研究组加用大黄通腑汤治疗10天。观察两组在发病后24h和急性期3、7、15天时的血清hs-CRP水平、治疗15天急性期结束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therl指数)的变化。在45天黄金康复期结束时随诊再次评定Batherl指数。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发病后45天时的Batherl指数优于15天时(P<0.05),研究组45天和15天时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病3天时神志障碍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天和10天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身各时间段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3、7、15天各个时间段的血清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5天急性期结束时,两组患者脑梗死整体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通腑汤能明显提高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程度,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并具有调整脑梗死后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升高的CRP水平。
张春良刘宏顺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