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萍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瘤
  • 3篇细胞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中枢神...
  • 2篇原发性中枢神...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中枢神经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中枢神经系统...
  • 2篇组织化学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MRI
  • 2篇表达及临床意...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5篇太和医院
  • 1篇郧阳医学院附...
  • 1篇十堰市妇幼保...

作者

  • 5篇张萍
  • 4篇杨华强
  • 3篇刘瑜
  • 3篇徐燕敏
  • 2篇徐小波
  • 2篇李海燕
  • 1篇张巍
  • 1篇龙志国
  • 1篇陈菊
  • 1篇张荣环
  • 1篇王桂荣
  • 1篇宋斌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康复护理在使用层流床预防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并发感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使用层流床预防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并发感染的康复护理(功能锻炼、药膳饮食)。方法对253例使用层流床预防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层流床护理,实验组在层流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发热平均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结果实验组感染发生率、发热平均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使用无菌层流床全环境保护并进行功能锻炼和药膳饮食等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李海燕王桂荣陈菊张萍龙志国
关键词:层流床药膳饮食感染发生率
Mcl-1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Mcl-1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B-NHL组织标本和10例良性淋巴结病变组织标本中Mcl-1的表达情况。结果Mcl-1在B-NHL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28/4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期B-NHL患者Mcl-1蛋白的表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侵袭性B-NHL患者Mcl-1蛋白的表达要高于惰性B-NHL患者(P〈0.05)。Mcl-1阴性表达患者的5 a生存率要高于Mcl-1阳性表达患者(P〈0.05)。COX模型显示Mcl-1是一个独立的不良预后指标。结论Mcl-1在B-NHL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是一个有用的预后指标。
杨华强李海燕徐燕敏张萍刘瑜
关键词: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MCL-1免疫组织化学
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脑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特征,提高其术前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结果:病灶圆形或类圆形为主,占位效应轻,轻或中度水肿(73.6%)。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多数病灶为等或稍高信号,少数病灶为高信号、FLAIR上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大部分明显均匀强化,少部分病灶内可见无强化的坏死区。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特定的发病部位和发病年龄,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发现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杨华强徐小波徐燕敏张萍刘瑜
关键词: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
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脑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特征,以提高其术前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单发11例,多发4例;共19个病灶,其中幕上15个,幕下4个;圆形或类圆形为主,占位效应轻,轻、中度水肿占73.6%;T1WI呈相等或稍低信号,T2WI示大部分病灶为相等或稍高信号,少数病灶为高信号,FLAIR上为相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大部分明显均匀强化,少部分病灶内可见无强化的坏死区。结论PCNSL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特定的发病部位和发病年龄,对PCNSL的发现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杨华强徐小波徐燕敏张萍刘瑜
关键词: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
SALL4和BMI-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SALL4和BMI-1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DLBCL和10例良性淋巴结病变组织中SALL4和BMI-1的表达。结果SALL4和BMI-1在DLBC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24/40)和65.0%(26/4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AlL4和BMI-1的表达与DLBCL的临床分期和国际预后指数具有相关性(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SALL4的表达与BMI-1的表达呈正相关(r=0.471,P=0.002)。SALL4和BMI-1阳性表达患者其完全缓解率低和完全缓解后其复发率较SALL4和BMl-1阴性患者高(P<0.05或0.01)。结论SALL4和BMI-1在DLBCL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并且可作为DLBCL的疗效和预后指标。
杨华强张荣环宋斌张巍张萍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SALL4BMI-1免疫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