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全国名中医王行宽诊疗胸痹心痛遣方用药规律及学术经验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研究王行宽教授治疗胸痹心痛遣方用药规律,传承王行宽教授诊疗胸痹心痛的学术经验。方法:收集整理2017—2020年王行宽教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门诊诊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原始病历资料,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软件进行方药规律研究。结果:共收集王行宽教授治疗胸痹心痛处方1 044则,所用药物多为甘、苦药物,归经以肺经为主,其次为心、脾、肝、胃、肾经;所用方剂中使用最多的经方是生脉散,最高的经验方是心痛灵Ⅲ号方;高频数药物主要有麦冬、半夏、丹参、瓜蒌皮、黄连、五味子、柴胡等药物;药物的常用剂量多为3、5、10、15 g;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药组合129个,置信度>0.99的组合有58个,并得到常见证型核心药物;药物聚类得到6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王行宽教授论治胸痹心痛以益气养营、豁痰化瘀、疏肝利胆为治疗思路,并根据胸痹心痛不同证型予以辨证施治,体现其“多脏调燮、综合治理”的学术思想,其核心处方可供临床从业者参考,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验证其疗效。
- 王子焱范金茹张超佘瑞宁刘承鑫魏佳明郭志华
- 关键词:数据挖掘经典名方胸痹心痛经验传承用药规律
- 腰腿痛Ⅱ号电渗液离子导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系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观察腰腿痛Ⅱ号电渗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腰腿痛Ⅱ号电渗液配合骨盆牵引组(治疗...
- 张超
- 关键词:血瘀证
- 文献传递
- 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OT基因敲除小鼠胃排空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催产素(oxytocin,OT)基因敲除小鼠胃排空的影响,探讨室旁核OT在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调节胃功能活动中的作用。方法:8~9周龄OT基因敲除型及野生型小鼠两个亚组各20只,雌雄各半,每个亚组分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针刺足三里组、针刺内关组和针刺胃俞组,每组5只。空白对照组不进行针刺处理,针刺足三里组、针刺内关组和针刺胃俞组分别电针单侧"足三里""内关""胃俞"穴15 min,随后用同位素锝-亚锡喷替酸(^(99m)Tc-DTPA)标记的牛奶0.1 m L灌胃(放射性活度为3 mCi/m L),灌胃完成后即刻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行胃排空检测50 min,用专用软件分析采集的原始数据,得到全胃半排时间(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胃排空曲线。结果:野生型小鼠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电针"足三里"和"内关"后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明显减少,可加快野生型小鼠胃排空(P<0.01,P<0.05),电针"胃俞"后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明显增加,可抑制野生型小鼠胃排空(P<0.01,P<0.05);OT基因敲除型小鼠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电针"足三里"和"内关"对OT敲除型小鼠胃排空无显著影响(均P>0.05),电针"胃俞"后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明显增加,可抑制OT敲除型小鼠胃排空(均P<0.01);胃排空曲线:OT敲除型小鼠的胃排空明显快于野生型小鼠。结论: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小鼠的胃排空影响程度不同,OT基因敲除可加速小鼠胃排空,且影响部分穴位的针刺效应,提示作为自主神经通路始动器的室旁核OT神经元,可能以神经及内分泌的形式参与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胃功能的调节,抑制胃排空。
- 刘伟维张超张煜楷宁炯杰李江山
- 关键词:电针神经节段胃排空
- 针刺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高位颈髓横断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比较和探讨不同神经节段腧穴对高位颈髓横断后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在大鼠胃部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对大鼠C3颈髓节段进行横断脊髓的处理后,观察针刺其足三里、内关、胃俞三个不同神经节段腧穴后大鼠胃内压的变化。结果 (1)针刺前后比较:横断前针刺足三里穴组、内关穴组,胃内压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胃俞穴组,胃内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颈髓横断后,针刺足三里组、内关组,胃内压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胃俞组,胃内压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横断前后差值比较:针刺足三里组、内关组,与横断前相比,胃内压差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胃俞组,与横断前相比,胃内压差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颈髓及脊髓上中枢对不同神经节段腧穴调节胃内压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神经节段腧穴调节胃内压的神经传导途径不同有关。
- 雍春燕陈姝陈恒初晓张超谭程叶兰李江山
- 关键词:针刺神经节段胃内压足三里内关胃俞
- 室旁核催产素在针刺不同神经节段穴位调节胃功能中的作用
- 目的:观察并比较针刺不同神经节段腧穴对正常大鼠及侧脑室微量注射阿托西班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探讨室旁核催产素在针刺不同神经节段穴位调节胃功能中的作用,为脏腑经脉相关理论提供更坚实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在大鼠胃部安置球囊的方...
- 张超
- 关键词:室旁核催产素针刺神经节段胃内压
- 文献传递
- 局部围刺配合脊神经根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6例临床观察
- 2014年
-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脊神经根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阿昔洛韦、维生素B12、维生素B1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局部围刺配合脊神经根阻滞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1%,对照组为82.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围刺配合脊神经根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 雍春燕陈姝陈恒初晓张超叶兰谭程李江山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西医结合疗法局部围刺
- 针刺胃扩张模型大鼠内关、足三里等穴位下丘脑室旁核相关神经元的反应被引量:26
- 2014年
- 背景:既往有关针刺对胃功能调节的神经机制研究多以外周神经为主,涉及中枢,尤其是高位中枢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对下丘脑室旁核胃相关神经元作用的影响。方法:运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在大鼠胃扩张的基础上,找出室旁核胃相关神经元,予以手针刺激"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各30 s,观察其对室旁核胃相关神经元的影响。结果与结论:60只大鼠共记录到109个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放电,109个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中与胃扩张相关的神经元有56个,56个胃扩张相关神经元中,对针刺足三里、内关、脾俞、胃俞有反应的神经元个数分别是44,47,29,33,有反应的神经元出现的比例分别是78.57%,83.47%,51.79%,58.93%。结果表明下丘脑室旁核中存在同时对胃扩张刺激和针刺刺激起反应的躯体内脏汇聚神经元,且参与针刺对胃功能的调节作用。
- 陈姝雍春燕陈恒初晓张超谭程叶兰李江山
- 关键词:实验动物下丘脑室旁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王行宽教授诊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遣方用药规律
- 2023年
-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王行宽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遣方用药规律及学术经验。方法:收集整理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王行宽教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门诊诊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原始病案资料,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软件进行方药规律分析。结果:共收集王行宽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处方345首,所用药物多为甘、苦药物,归经以肺经为主,其次为心、脾、肝经。高频药物主要有人参、麦冬、丹参、黄芪、甘草、五味子、柴胡等。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药组合26个,置信度>0.95的组合有30个,得到常见证型核心药物。药物聚类得到3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王行宽教授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的核心治法为益气养营、疏肝利胆、豁痰化瘀,用方以圣愈连珠汤为主,根据不同原发疾病辨病论治,不同病机随证加减。
- 王子焱范金茹张超刘承鑫周婕郭志华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数据挖掘经验传承用药规律
- 胃扩张模型大鼠迷走神经背核胃相关神经元对不同针刺穴位的反应被引量:13
- 2014年
- 背景:课题组的前期工作主要围绕孤束核在接受胃伤害性刺激和针刺穴位反应中所扮演的角色展开研究,而迷走神经背核与孤束核、最后区一起作为迷走神经复合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调节胃功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内关"、"脾俞"、"肾俞"等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胃扩张模型大鼠迷走神经背核胃相关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在成功构建大鼠胃扩张造模的基础上,采用神经电生理学的方法,运用细胞外记录技术,找出迷走神经背核胃相关神经元,予以手针刺激"足三里"、"内关"、"脾俞"、"肾俞"等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各15 s,记录来自体表的刺激对迷走神经背核胃相关神经元的影响。结果与结论:24只大鼠共记录到90个神经元放电,90个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中与胃扩张相关的神经元有54个,54个胃扩张相关神经元中,对针刺足三里、内关、脾俞、肾俞有反应的神经元个数分别为44,39,38,27,有反应的神经元出现比例分别为82%,72%,70%,50%。提示针刺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均能不同程度地激活迷走神经背核参与调节胃运动。
- 陈姝雍春燕陈恒初晓张超谭程叶兰李江山
- 关键词:迷走神经背核针刺穴位神经节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手法结合纯中药催乳精油治疗产后肝郁气滞型缺乳53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纯中药精油结合推拿手法治疗产后肝郁气滞型缺乳的疗效。方法:将肝郁气滞型缺乳产妇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予以滑石粉为推拿介质行产后常规手法治疗,治疗组予以纯中药精油作为推拿介质行常规产后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肝郁气滞症状体征。结果:治疗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后3次治疗,每次治疗后泌乳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产后肝郁气滞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纯中药催乳精油结合推拿手法是治疗产后缺乳的一种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疗效极佳的方法。
- 张超李江山叶兰谭程翟轩逸
- 关键词:产后缺乳肝郁气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