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杰
- 作品数:12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脑钠肽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基底节脑出血患者65例,分别在当天、3d检测血浆脑钠肽和HsCRP水平、头颅CT扫描、NIHSS量表评分,并测定62例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健康体检者脑钠肽和HsCRP作为对照。结果脑出血组血浆脑钠肽、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钠肽水平高于100pg/mL患者血浆HsCRP显著高于脑钠肽小于100pg/mL患者,且前者血肿周围水肿更显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血浆脑钠肽及HsCRP水平与脑出血以及周围脑水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提示脑钠肽、HsCRP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及继发性颅脑损伤可能有预测价值。
- 李燕戴杰李新玲黄国祥黄怀宇
- 关键词: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脑水肿脑出血
-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2010年
- 目的探讨巴曲酶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巴曲酶+依达拉奉)36例和对照组(依达拉奉)32例,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 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出血率及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均<0.01)。2组治疗后NSE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均<0.01)。2组治疗后NI H-SS评分、BI评分比较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神经功能恢复得更好(P<0.05)。2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 戴杰朱向阳朱连海周永顾承志丁莉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巴曲酶依达拉奉血液流变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分离MSCs后,连续传代培养、扩增,Brdu标记的MSCs通过颈动脉、侧脑室2种途径移植入脑出血大鼠模型体内,采用爬行计分法评估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并观察脑部Brdu阳性细胞的分布。结果:通过侧脑室、颈动脉移植后大鼠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颈动脉注射组较经侧脑室注射组爬杆实验评分低(P<0.05)。移植的MSCs主要迁移到出血灶、大脑皮层、海马区等处。结论:MSCs移植对脑出血具有保护作用,而经颈动脉给药疗效优于经侧脑室给药。
- 戴杰陈蓝黄志东黄怀宇
- 关键词:脑出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异同症状周围前庭阵发症的病因和声电生理比较
- 目的:比较异同症状周围前庭阵发症(PVP)患者的病因和声电生理特征方法:应用磁共振、神经诱发电位肌电、耳声发射仪,分别对a组22例仅有眩晕无耳鸣PVP和b组25例眩晕伴耳鸣PVP患者进行检查,观察两组微血管交互压迫前庭蜗...
- 邵良黄怀宇凌卓敏陆珍辉李新玲朱连海黄国祥戴杰
- 抗帕颗粒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价抗帕颗粒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及帕罗西汀,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帕罗西汀及抗帕颗粒。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4和8周对所有患者评分。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治疗后1及4周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结论抗帕颗粒对帕金森病抑郁患者治疗有效。
- 朱连海黄怀宇李新玲戴杰郭啸鸣
- 关键词:帕罗西汀
- 影响后循环脑梗死急性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被引量:48
- 2014年
- 目的 研究影响后循环脑梗死(PCCI)急性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给83例急性PCCI患者阿司匹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口服,连续7d,后改为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生化检测.统计14 d内发生颅内出血的例数.治疗90 d时,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定患者的预后;统计脑卒中复发、死亡的例数.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90 d时,预后良好43例(51.8%),预后不良40例(48.2%),死亡11例(13.3%);脑梗死复发1例(1.2%);治疗14 d内发生颅内出血1例(1.2%).预后良好组NIHSS评分、血糖水平、血压、开始治疗的时间显著低于或短于预后不良组(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低(OR=1.608,95% CI:1.401~1.879;P<0.01)、血糖水平低(OR=1.201,95% CI:1.011 ~1.322;P <0.05)是PCCI患者联合抗血小板治疗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PCCI患者的NIHSS评分和血糖水平是影响其急性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
- 戴杰周永李新玲凌卓敏丁莉
- 关键词:后循环脑梗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后
- 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脑出血是老年人致死致残的常见疾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过度表达和异常增高与血肿后继发脑水肿形成及血肿周围神经细胞死亡密切相关^[1-2]。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ICAM-1含量的测定,探讨其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 朱向阳董政协周永戴杰李嘉
-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清MMP-9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形成
- 年轻型缺血性卒中的潜在病因新探被引量:1
- 2007年
- 邵良丁莉戴杰王丽华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病因
- YL-1型针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8例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硬通道联合尿激酶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Bender分级:0级3例、Ⅰ级10例、Ⅱ级27例、Ⅲ级8例、Ⅳ级0例。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针穿刺冲洗引流血肿,术后小量生理盐水等量反复冲洗,24h后复查头颅CT,对残留血肿辅以尿激酶纤溶治疗,2~3次/d,直至血肿基本清除,并分析硬通道联合尿激酶冲洗引流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结果 48例均一次性成功,经过3~7d冲洗引流,血肿清除。出院时重新对患者进行Bender分级评分:0级37例、Ⅰ级8例、Ⅱ级3例、Ⅲ级0例、Ⅳ级0例。均无颅内出血、颅内感染、急性脑膨胀、张力性气颅及癫痫等并发症发生,48例患者出院1月后复查头颅CT无复发。结论硬通道联合尿激酶治疗硬膜下血肿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方法简便易行,清除血肿迅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黄志东顾承志戴杰李嘉黄怀宇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尿激酶
- 交变电磁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交变电磁场治疗对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外,再加用交变电磁场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表(PSQI)对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调查,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由专人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NIH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变电磁场治疗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调节生理状态,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 黄志东顾承志黄怀宇戴杰
- 关键词:脑卒中睡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