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銮 作品数:18 被引量:78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关岭生物群研究的进展 <正>通过近五年来化石发掘,以及与德国马丁路得大学、波恩大学、壳灰岩博物馆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有关的沉积和地层古生物学家在岩石、生物、层序和化学地层以及系统古生物等方面的合作研究, 以及对德国、瑞士和意大利等国中三叠和早侏... 汪啸风 陈孝红 王传尚 程龙 陈辉明 陈立德 徐光洪 孟繁松 曾庆銮 Gerhard H.Bachmann Martin Sander Hans Hagdorn Gilles Cuny文献传递 再论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的划分与对比 本文基于长江三峡东部地区——宣昌王家湾,分乡和黄花场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沉积岩以及古地磁的进一步研究,联系当前世界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资料,再论了全球奥陶纪晚期到志留纪初期笔... 汪啸风 曾庆銮 周天梅 倪世钊 项礼文 赖才根关键词:志留系 奥陶系 笔石带 文献传递 长江三峡东部地区奥陶系划分与对比 <正>长江三峡东部地区奥陶系是典型的混合相沉积,不仅构造简单,地层发育完整,各门类化石异常丰富,而且兼具我国华北型和东南型(或华南型)奥陶系的特点,成为我国奥陶系划分对比的标准之一,甚至在研究全球性奥陶系划分对比中也具有... 曾庆銮 倪世钊 徐光洪 周天梅 汪啸风 李志宏 赖才根 项礼文文献传递 宜昌地区早志留世(Llandoverian)腕足类一新科Spinochonetidae(fam.nov.)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015年 腕足类新科Spinochonetidae(fam.nov.)建立在宜昌地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罗惹坪组下段中部(上埃隆阶)的Spinochonetes Rong,Xu et Yang(1974)和Spinolella(gen.nov.)两个属,以及一个属、种未定的分类单元的基础上。新科成员仅有从腹壳喙部伸出一根直的腹喙刺,这与Chonetoidea超科内的Strophochonetidae科以及Chonestrophiidae科众成员的铰合缘刺都是从腹壳铰合缘上伸出来的有着本质差别。另外,本文还对Spinochonetes以及它的属型种S.notata Rong,Xu et Yang(1974)进行重要图解和补充描述。与此同时,对Spinolella(gen.nov),以及S.minuta(gen.et sp.nov.)进行系统描述和对比。据目前所知,新科成员只分布于我国鄂西、黔东北、陕南和川北等地,属于上扬子台地的土族居民。因为Spinochonetidae(fam.nov.)属于腕足类独特的一个类型,演化快,贝体极小,保存精美,因此具有分类学、地层对比,以及恢复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曾庆銮 张淼 李志宏关键词:腕足类 扬子北缘京山-钟祥地区下奥陶统地层序列及其区域对比 被引量:1 2021年 湖北京山-钟祥一带的下奥陶统特征与毗邻的峡东及随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开展了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研究对比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扬子北缘早奥陶世的古地理特征及演化.通过详细的剖面测制和地层对比研究,将钟祥-京山地区下奥陶统自下而上分为娄山关组、温峡口组(新建)、钟祥组(新建)和大湾组.新建的温峡口组以竹叶状灰岩、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属于台地边缘浅滩-浅水陆棚相沉积.根据温峡口组中所产的腹足、腕足和头足类化石,认为其沉积时代为特马豆克期中-晚期至弗洛期早期.钟祥组为灰色-灰黑色笔石页岩夹薄层粉砂岩及少量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产丰富的腕足、三叶虫、海百合茎、笔石、头足类等生物化石,属于深水陆棚区沉积,其地质时代为早奥陶世弗洛期.通过区域地层对比,温峡口组与峡东南津关组、分乡组、红花园组和随南高家湾组底部层位相当,而钟祥组则与峡东大湾组下段的下部和随南高家湾组中-上部可以对比. 刘浩 邓新 金鑫镖 曾庆銮 徐大良 张维峰 彭练红关键词:扬子陆块 笔石 地层学 海南岛早志留世晚期腕足类Xinanospirifer的发现——兼论南好组 被引量:16 2004年 海南岛保亭县毛感乡南兵至南好公路边南好组以往被确认为下石炭统岩关阶 ,并认为与其下的上志留统足赛岭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著者最近在该剖面南好组中发现兰多维列世特里奇期晚期 (LateTelychian)Xi nanospirifer腕足动物群和三叶虫Latiproetuscf.latilimbatus,证明久归于下石炭统岩关阶南好组的地质时代应改归于早志留世 (Llandoverian) ;海南岛地区在早志留世明显属于扬子地台区的范畴 ;从地质时间上还暗示南好组与其下伏的足赛岭组不可能存在角度不整合接触 ; 曾庆銮 李志宏 谢才富 傅太安 张淼关键词:腕足类 扬子地台 全球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界线层型候选剖面——宜昌黄花场剖面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9 2005年 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是我国奥陶系大湾阶的界线层型剖面,高精度生物地层以及岩石、层序地层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该剖面完全符合关于建立全球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界线(即奥陶系第三个尚待正式命名的阶)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条件。建议以该剖面牙形石Baltoniodus?triangularis的首现层位,作为划分全球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界线的GSSP。所建议的GSSP交通方便,位于距宜昌市北北东22km的公路旁,地层出露完美无缺,界线生物层位于大湾组下段SHod-16层底部,距大湾组底部10.57m;界线上下发育了B.?triangu-laris的完整演化序列,并伴生有极好的Baltoniodus、Trapezognathus、Periodon和Microzarkodina等牙形石属种演化序列来作为佐证;界线之上0.2m所出现的世界广布的Microzarkodina abellum可作为划分此界线的辅助标志。界线生物层位于低位海侵序列之中,界线之下0.6m处所显示的从高位到低位的层序转换面和碳同位素最大偏移,与全球此时所发生低位事件密切相关,可作为识别该界线的物理和化学标志。所建议的界线生物层与笔石Azygograptus suecicus生物带上下组合之间的界线接近,与几丁虫Belonechitinacf.henryi生物带底界几乎一致,因此,所建议的界线易于在全球,无论浅水碳酸盐相、还是深水笔石相,识别和进行精确对比。同样的生物组合序列和层序及碳同位素异常亦在黄花场剖面之北5km的陈家河(即大坪)剖面得到了验证. 汪啸风 Stouge S. 陈孝红 李志宏 王传尚 ErdtmannB.-D. 曾庆銮 周志强 陈辉明 张淼 徐光洪关键词:牙形石 笔石 几丁虫 江西玉山王家坝早志留世早期(Early Llandoverian)新腕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997年 系统描述江西省玉山县王家坝地区早志留世早期(EarlyLlandoverian)地层中新发现的腕足动物群6目、9超科、17科(其中1新科)、21属(其中1新属)、28种(其中7新种、1相似种、6未定种),并将它们统称为IsorthisLeptaena动物群。同时指出发现该腕足动物群的意义及其生存的地质时代。 曾庆銮 胡昌铭关键词:腕足动物 鄂西地区奥陶纪至早志留世生态地层探究 被引量:3 2015年 在鄂西地区奥陶纪至早志留世地层中选出化石丰富、研究程度相对较高的7个主要门类进行属级兴衰的定量统计,依据各生物类群在各不同阶段的化石丰度绘制成各生物相在纵向上的演化图,从中识别出10个新生事件和10个消失事件,并依此建立10个生态地层单元。 曾庆銮 王传尚 李志宏 彭忠勤 周鹏 曾雄伟 韩会卿 魏运许关键词:生态地层 奥陶纪 早志留世 关岭新铺卡尼期腕足类古生态及对创孔海百合假浮游生活方式的质疑 2010年 关岭新铺晚三叠世早期卡尼期(Carnian)龙层及其下伏竹杆坡组上、中部的腕足类从上到下可划分为Linguloid,Laballa,Pseudokoninckina等3个化石群落。根据各群落特征分子的固着方式、生活习性、贝体形态和大小,以及与其他生物共同埋藏情况,并考虑围岩性质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得出Pseudokoninckina群落的古生态底域位于BA4内侧至BA3外侧,Laballa群落的古生态位置相当于BA2,而Linguloid群落则为BA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关岭新铺从竹杆坡组中部至龙层呈现明显海退过程,其古生态底域位置从BA4内侧至BA3外侧一直退到BA1。依据此变化绘出新铺卡尼期海平面下降示意图。对创孔海百合被一些学者推断为假浮游的生活方式提出质疑和讨论,得出当时创孔海百合不可能为假浮游的生活方式,它们应是营底栖的。 曾庆銮关键词:古生态环境 卡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