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德晓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形成
  • 3篇深静脉
  • 3篇深静脉血栓
  • 3篇深静脉血栓形...
  • 3篇介入
  • 3篇静脉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3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蛋白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心病
  • 2篇心血管
  • 2篇下肢深静脉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机构

  • 3篇福建省立医院
  • 3篇福建省泉州市...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朱德晓
  • 3篇陈群
  • 1篇张世袍
  • 1篇李少澍
  • 1篇林志鹏
  • 1篇李扬亿
  • 1篇占凌
  • 1篇尚晋
  • 1篇林威
  • 1篇陈乘波

传媒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生物技术世界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6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置入动脉鞘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置入支架数、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效果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相当,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朱德晓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
MTHFR基因、ACE基因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
朱德晓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文献传递
经皮冠脉介入术前应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预防心血管的疗效探讨
2015年
目的:探索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应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预防心血管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280例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0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术前600mg氯吡格雷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术前300mg氯吡格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以及血栓和出血并发症发病率。结果:经统计发现,在术后一个月和六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六个月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再入院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个月和六个月,两组患者出血事件比例和总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应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预防心血管过程中,给予患者高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有助于降低患者再缺血性事件的发生,以及降低患者血栓发生率,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出现出血事件的概率与常规剂量没有差异。
朱德晓
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术氯吡格雷心血管疗效
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并发心肌炎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并发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为该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2013年9月-2015年9月50例轮状病毒感染并发心肌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密切监测其心电图变化;所有患儿均于治疗前后静脉采血2ml,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T(cTnT)和血清肌酸激酶(CK)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同时观察其心肌酶恢复正常和住院时间,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50例患儿出院时心肌酶均恢复正常,恢复正常时间为(17.92±4.51)d,住院时间为(21.54±3.26)d;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0例患儿LDH、cTnT、CK和CK-MB含量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并发心肌炎,应尽早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从而改善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同时,综合性治疗可以改善患儿心肌功能,并提高临床整体疗效。
陈乘波李少澍李扬亿林志鹏朱德晓
关键词:轮状病毒心肌炎
腘动脉支架治疗下肢缺血性坏死3例被引量:1
2006年
陈群尚晋张世袍朱德晓
关键词: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缺血性坏死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自膨式支架狭窄或阻塞支架置人术
替格瑞洛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对冠心病PCI治疗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与硫酸氢氯吡格雷分别用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中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共纳入55例冠心病PCI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起始时间为2020年2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5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共27例)和治疗组(共28例),前一组行硫酸氢氯吡格雷,后一组行替格瑞洛治疗。统计分析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血清脂蛋白磷脂酶水平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血清脂蛋白磷脂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参照组,治疗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更短,D-二聚体水平更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方案相比,替格瑞洛应用于冠心病PCI治疗患者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建议优先选择。
朱德晓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血管不良事件
蛋白S基因(PROS1)2148A/G多态性和血浆蛋白S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蛋白S基因(PROS1)2148A/G多态性频率分布和血浆蛋白S水平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LEDVT)的关系。方法用PCR-RFLP分析基因频率分布,ELISA法分析血浆蛋白S水平,对122例LEDVT组和138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等位基因A在对照组及LEDVT组分布频率分别为0.554和0.422(P<0.01)。GG和AG基因型的个体发生LEDVT的风险分别是AA基因型个体的3.342和1.869倍(ORGG=3.342,95%CI为1.051~10.875;ORAG=1.869,95%CI为0.857~3.992)。对照组和LEDVT组中总蛋白S(tPS)水平分别为23.32±5.30μg/ml和17.20±4.02μg/ml(P<0.01),游离蛋白S(fPS)水平分别为9.61±2.50μg/ml和6.72±1.55μg/ml(P<0.01)。在对照组和LEDVT组中,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tPS、fPS水平均高于非携带者,分别为23.98±5.50μg/ml和20.45±3.65μg/ml(P<0.01),18.31±4.02μg/ml和15.15±3.95μg/ml(P<0.01);10.01±3.03μg/ml和7.89±2.01μg/ml(P<0.01),7.13±1.58μg/ml和5.97±1.31μg/ml(P<0.01)。结论血浆蛋白S水平低下是LEDVT的危险因素,蛋白S(PROS1)2148A等位基因与血浆蛋白S水平具有相关性,蛋白S基因(PROS1)2148A/G多态性可能为福建地区人群LEDVT的危险因素。
占凌陈群林威朱德晓
关键词:蛋白S基因多态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遗传性危险因子研究现状
2007年
朱德晓陈群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VTEDVT肺栓塞多发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