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国
- 作品数:13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如东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种内固定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比较LISS钢板、解剖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7—2013-06诊治的68例胫骨干骨折,采用LISS钢板内固定24例(LISS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20例(解剖钢板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24例(髓内钉组)。结果 6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17.33±3.17)个月。LISS组与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外科临床评分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解剖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ISS组与髓内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S钢板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对周围软组织损伤少,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感染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均较低。
- 朱爱国朱建炜葛勇张弛李景峰
- 关键词:胫骨干骨折微创LISS钢板解剖钢板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 CT扫描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辅助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3年
- 分析评估髋臼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应用CT扫描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辅助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设定为2021年6月-2022年12月,入组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筛选样本量共计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应用CT扫描三维重建辅助内固定治疗,后者采取CT扫描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辅助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各自临床效果,以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评估指标。结果 执行相应手术方案后,两组患者所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结果均呈现为观察组均较短,且术中出血量、投射照射次数较少(P值<0.05)。术前,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测定结果经对比分析,所得结果为(P>0.05),采取相应手术方案后,评估入组对象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评估结果较高于对照组,数值对比结果表现为(P值<0.05)。贯彻落实相应的治疗措施后,术后并发症测定结果显示为观察组偏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值<0.05)。结论 髋臼骨折患者接受CT扫描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辅助内固定治疗具有确切效果,不仅可以促进骨折部位恢复,还能够改善髋关节功能,对于术后潜在并发症具有理想的预防效果,值得借鉴。
- 朱爱国
- 关键词:3D打印内固定髋臼骨折
- 前路腰椎椎间融合的理论研究及其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背景:前路腰椎椎间融合已成为一种椎间融合的标准技术,广泛应用于椎体滑脱、椎间盘源性疼痛、腰椎失稳等病症的治疗。目的:归纳总结前路椎间融合器的种类、前路腰椎椎间融合的临床应用及内固定器械种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以"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2年1月)。以"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库(1979年1月至2012年1月)。文献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567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39篇文献进行分析。近年来,前路腰椎椎间融合在临床应用方面及椎间融合器自外形到材料等都有很大发展,椎间融合率不断提高;多种内固定器械开始用于临床以增强前路融合的稳定性;小切口术式的临床应用,腹腔镜下手术的开展,使手术趋向微创化。
- 朱爱国张烽陈向东曹涌陈云
- 关键词: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椎体滑脱
- 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下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采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24例患者,分析术后随访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对患者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随访9~15个月,患者骨折端全部愈合,其中优11例,良8例,可3例,差2例。结论:采用MIPPO技术应用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骨折端软组织破坏少,固定理想,骨折愈合理想,对踝关节功能干扰少等优点。
- 朱爱国葛勇张弛
- 关键词:锁定接骨板胫骨远端骨折MIPPO技术
- 硫酸钙骨水泥增强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评价骨质疏松椎体置入硫酸钙骨水泥增强的椎弓根螺钉后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选取40节新鲜小牛脊柱椎体,随机均分为正常椎体组(A组)、正常椎体+硫酸钙骨水泥增强组(B组)、骨质疏松椎体组(C组)、骨质疏松椎体+硫酸钙骨水泥增强组(D组)。将相同规格的椎弓根螺钉拧入测试椎体的椎弓根,测试其最大轴向拔出力和最大破坏功耗。结果 C组椎弓根螺钉最大拔出力和最大破坏功耗较A组减少(P<0.05),而给予硫酸钙骨水泥增强后,两组螺钉最大拔出力和最大破坏功耗均增加(P<0.05)。B组和D组螺钉最大拔出力和最大破坏功耗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硫酸钙骨水泥增强后能增加椎弓根螺钉的瞬时稳定性,可以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内固定的增强,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朱爱国张烽曹涌朱建炜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硫酸钙骨水泥
- 腰骶丛三角工作区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6年
- 背景:目前腰骶丛三角工作区的概念比较混乱,需要通过实体解剖探索其实际的解剖范围界定和面积来指导临床实践。目的:测量不同定义的腰骶丛三角工作区解剖范围界定和面积大小,为腰椎间盘微创技术安全性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双侧腰骶丛,显露腰神经前支、关节突与下椎体终板区域,每个椎体的双侧神经根都被解剖到远端的网状组织。测量双侧L3-S1椎体间上关节突外侧和硬膜囊外侧的三角工作区的底和高的长度,并计算三角工作区的面积。结果与结论:(1)L3-S1椎体间上关节突外侧三角工作区的面积男性介于23.8-30.7 mm^2,女性介于18.7-27.3 mm^2;硬膜囊外侧三角工作区面积男性介于92.4-103.7 mm^2,女性介于87.5-102.7 mm^2;(2)结果说明,L3-S1椎体间上关节突外侧三角工作区的面积介于18.7-30.7 mm^2,硬膜囊外侧三角工作区面积介于87.5-103.7 mm^2,在此三角工作区内进行手术操作是安全的。
- 朱爱国陈云张烽朱建炜金国华
- 关键词:腰骶丛椎间盘骨科植入物后入路
- 2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带孔髌骨针结合钛缆系统和分体式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7—2013-06应用2种内固定方法手术治疗髌骨骨折68例,其中40例采用带孔髌骨针结合钛缆治疗(A组),28例采用分体式髌骨爪治疗(B组),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对2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结果对于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B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髌骨横形骨折的治疗,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骨折愈合方面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内固定方法都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手段,而带孔髌骨针结合钛缆系统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疗效更可靠,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更显著。
- 朱爱国李景峰葛勇张弛
- 关键词:髌骨骨折内固定
- 两种内固定物置入增强前路椎间融合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差异被引量:2
- 2010年
- 背景:腰椎前路自锁定椎间融合器SynFix-LR与前路钢板和后路椎弓根螺钉比较,其操作更简单、创伤更少,而且其前方0切迹设计降低了血管损伤的风险。如果前路椎间融合后以SynFix-LR固定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在生物力学上相似,那么在避免后路手术入路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同样的脊柱稳定的效果。目的:比较前路椎间融合后以前路自锁定椎间融合器固定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用15具新鲜小牛腰椎标本,模拟临床建立前路椎间融合后SynFix-LR固定模型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型,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上测试两种内固定模型生物力学特性上差异。结果与结论:行单纯前路椎间融合后,腰椎的稳定性比完整标本有明显的下降。以SynFix-LR固定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都能有效地增加腰椎前路椎间融合的初始稳定性,而且两种固定增加脊柱稳定性的效果之间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区别,因此认为SynFix-LR是较理想的前路椎间融合固定器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用于临床。
- 朱爱国张烽陈向东曹涌王以进
-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腰椎生物力学
- 一种内分泌护理腰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分泌护理腰带,包括按摩壳,按摩壳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按摩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按摩垫,按摩壳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腰带,第一腰带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魔术贴绒面。该内分泌护理腰带,通过设置按摩壳的...
- 陈云朱爱国洪如田陈亚梅
- 文献传递
- ALIF与SynFix-LR两种椎间融合固定术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比较
- 2013年
- 目的比较单纯的前路腰椎椎间融合(ALIF)和前路自锁定椎间融合器(SynFix-LR)固定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用15具新鲜小牛腰椎标本,模拟临床建立单纯ALIF模型和SynFix-LR固定模型,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上测试两种内固定模型生物力学特性上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ALIF组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下降(P<0.05),SynFix-LR固定组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增加(P<0.05)。结论 SynFix-LR是较理想的前路椎间融合固定器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用于临床。
- 朱爱国张烽陈向东曹涌王以进
- 关键词:腰椎椎间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