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锋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吕梁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胆囊
  • 3篇胆囊切除
  • 3篇修补术
  • 3篇切除
  • 3篇疝修补
  • 3篇疝修补术
  • 3篇腹膜
  • 2篇胆管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阴囊
  • 2篇阴囊疝
  • 2篇切除术
  • 2篇腹膜前疝修补...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胆管损伤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探查
  • 1篇胆总管探查术
  • 1篇一期缝合

机构

  • 7篇吕梁市人民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李锋
  • 4篇贺进军
  • 4篇郝智勇
  • 2篇张军
  • 2篇段晓明
  • 1篇雷霞
  • 1篇张国锋
  • 1篇赵瑛
  • 1篇雷霞
  • 1篇李林兵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胃癌及结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2007年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EN)对胃癌、结肠癌术后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8例行胃、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EN组于术后24 h开始将肠内营养混悬液(商品名:能全力)经鼻肠管滴入至患者能进流食。TPN组于术后进行TPN,肠蠕动完全恢复后开始进食。分别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3、8天检测外周血IgA、IgG、IgM、C3、C4、CRP、淋巴细胞计数(LYM)、淋巴细胞(LYM)百分比、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结果术后第8天较术后第3天(除CRP外)EN组上述指标回升幅度[(0.926±0.468)g/L、(6.011±3.179)g/L、(0.754±0.465)g/L、(1.178±0.581)×10~9/L、(18.685±14.331)%、(63.875±32.436)mg/L]高于PN组[(0.081±0.527)g/L、(0.440±3.363)g/L、(0.093±0.449)g/L、(0.293±0.176)×10~9/L、(4.443±5.724)%、(34.571±31.70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CRP明显降低,对照组未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结肠癌患者术后早期接受EN较TPN支持能较好地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李锋贺进军赵瑛
关键词:肠道营养胃肿瘤结肠肿瘤
全文增补中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二期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176例被引量:15
2013年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增多,由于老年患者高危因素较多,治疗十分棘手。经皮经胆囊穿刺引流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结合在治疗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观察对比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分别采用经皮经胆囊穿刺引流联合二期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和传统胆囊切除治疗的治疗情况,探求良好的治疗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方法。
李林兵李锋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阴囊疝术后血清肿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成人阴囊疝术后血清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吕梁市人民医院的219例男性阴囊疝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APP后血清肿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完成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能力。结果所选219例患者中,有57例(26.0%)患者发生了血清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大于5年、手术时间大于90 min、疝囊长度大于6.0 cm、疝囊的处理方式、疝囊颈肩部是否有瘢痕是TAPP治疗阴囊疝术后发生血清肿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疝囊处理方式、疝囊长度大于6.0 cm为TAPP后血清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46(95%CI 0.671~0.820)。结论疝囊处理方式、疝囊长度大于6.0 cm为TAPP后血清肿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两项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列线图有助于预测TAPP术后血清肿的发生风险。
郝智勇雷霞张国锋李锋
关键词:疝修补术
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当今医学微创外科的理念深入人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腹腔镜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外科的各个领域。腹腔镜技术应用在疝外科一度有很大争议,但其修补确切、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的优点已经得到公认。
郝智勇李锋贺进军段晓明
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技术腹膜微创外科
“T”形切开疝囊横断法与疝囊全剥离法在阴囊疝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T”形切开疝囊横断法与疝囊全剥离法在阴囊疝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来在吕梁市人民医院进行TAPP的97例阴囊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TAPP时,对试验组患者采用“T”形切开疝囊横断法处理疝囊,对照组患者则采用疝囊完全剥离法处理疝囊,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手术的时间更短,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中缝合腹膜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和补片感染的发生率、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术后1年内病情的复发率相比,P>0.05。结论:对阴囊疝患者进行TAPP时,采用“T”形切开疝囊横断法与疝囊全剥离法处理疝囊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采用“T”形切开疝囊横断法处理疝囊能更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手术的时间,降低其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
郝智勇李锋李小强段晓明
关键词:阴囊疝
放置鼻胆管一期缝合胆总管与T管引流在腹腔镜及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在腹腔镜及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胆总管结石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按照患者住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术组(腹缝组)、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鼻胆管引流一期缝合术组(开缝组)、开腹胆囊切除术+T管引流组(开引组)、腹腔镜探查+T管引流组(腹引组),每组31例。比较四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胆汁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胆漏发生率和带管出院例数等。结果腹缝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胆汁引流量、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其他三组(P均〈0.05)。开缝组胆汁引流量、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开引组(P均〈0.05)。四组术后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开缝组和腹缝组带管出院比例均低于开引组及腹引组(P均〈0.05)。结论相比T管引流,无论是开腹术还是腹腔镜应用鼻胆管一期缝合,均具有更好的效果。
贺进军李锋李小强张军
关键词:开腹术T管引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出现胆管损伤的原因,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LC中发生胆管损伤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 术中发现胆管损伤13例,直接缝合修补6例,术后1例出现胆漏,经腹腔穿刺引流、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后痊愈;2例及时中转开腹修补、并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恢复良好;5例行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术后2例出现胆管狭窄再次手术,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随访2年,恢复良好.术后发现胆管损伤5例,开腹行胆管修补、留置T管引流支撑,留置T管6个月后拔管,恢复良好.结论 通过分析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可望进一步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LC的安全性.
郝智勇雷霞张军贺进军李锋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胆管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