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赞
- 作品数:237 被引量:2,657H指数:27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中小学体育教师阶段性在职培训模式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文章创造性地提出"阶段性在职培训"这一培训模式。包括模式的提出背景,阶段性在职培训的概念,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和可行性分析四部分。得出1)阶段性在职培训成为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一个变革方向,2)阶段性在职培训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在提高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成效方面具有很强的可能性,3)实施这一模式时需要广泛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 高贤民汪晓赞
- 关键词: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模式
- 英国伯明翰大学职前体育教师“本硕一体化”培养的特色与启示被引量:2
- 2018年
- 从培养理念与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4个方面对英国伯明翰大学职前体育教师"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进行剖释,以期推动我国职前体育教师本硕连读,从而培养高层次的体育教师。研究表明:英国伯明翰大学职前体育教师培养通过丰富的学术体验,着力于培养具备优秀体育专业素养的研究型人才;课程设置注重进阶性,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丰富学生的学术体验,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着力学生教学实践,夯实学生教学能力;教师队伍整体实力雄厚,是该专业培养优秀体育教育人才的基石;给予学生大量的时间和机会,以积累学生教学及科研的实践经验。对我国职前体育教师培养的启示:制定契合国家政策的培养目标;培养观念从"运动技能"转向"教师教育";整合本硕阶段冗余的课程;形成错位培养的培养方式;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
- 谢鹏辉汪晓赞尹志华
- 关键词:学校体育
- 重叠效应理论下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模式构建与推进路径被引量:3
- 2024年
- 重叠效应理论是教育领域中指导家校社合作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基于“理论解读-问题剖析-逻辑阐释-模式构建-推进路径”的思路,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深入探讨了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刻剖析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现实困境,阐释了重叠效应理论指导下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的逻辑理路。基于此,从目标靶向、内容结构、实践方式和评估反馈4个方面构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模式。研究提出相应的推进路径:突破信息茧房束缚,形成多元联动强大合力;完善责任权益机制,厘清多元联动权责边界;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提升多元联动协同效应;实施综合评估反馈,保持多元联动的发展定力。
- 杨燕国汪晓赞孔琳
-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
-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实践课学生学习评价现状的调查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高校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一部分,是以高校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程、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以改善教学,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评价的方法、内容、标准等方面对湖北省10所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相关管理者和学生进行调查,了解现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学习评价实施现状,以期望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实践课学生学习评价及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 孔琳汪晓赞李正中尹志华
- 关键词:普通高校学生学习评价
- 新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变革研究被引量:14
- 2022年
- 基于新数字时代所带来的技术与理念上的革新,研究认为,当前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在思维上应当从“单一促进”向“多面促进”、“单学科促进”向“多学科促进”、“阶段化促进”向“常态化促进”三个方面进行思维转变;在形式上应当从智慧化、科技化、品牌化三个方面进行合理升级;在具体的关键变革上,需要明确高校的角色与责任、大学生的角色与行为,最终促成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时代变革。
- 陈悠汪晓赞
-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健康人工智能
- 文化课堂中的微运动对小学生选择性注意力影响的准实验研究
- 中国心理所的调研显示,我国有75%的儿童青少年存在注意力不足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表现。在众多注意力的种类中,选择性注意力与学业表现最相关。微运动(Brain-Break)是一种新型的、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流行起来的体力...
- 仲佳镕汪晓赞宗辰珺
- 美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多元联动政策演变的历程、特征及启示
- 研究目的:近些年,从体教融合的提出,到"双减"政策实施,再到我国首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家庭、社区等校外资源在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和地位愈加明显。然而,体育多元联动的政策红利不均、公共服务滞后、协同效应...
- 杨燕国汪晓赞
-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 加拿大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加拿大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制依据、构成与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专业标准包含专业结构、学科知识与技能、运动知识与技能、健康知识与技能、关于特殊人群的知识与技能、体育教育方向知识与技能、教学法知识与技能等7个维度,其应用体现在基于标准的体育教育专业认证和标准二次开发2个方面。我国在推进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建设中,可以构建符合现实情况的标准框架,以标准的认证为突破口推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 尹志华汪晓赞汪晓赞
- 关键词:体育教师
- 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过程中评价者的心理障碍及其调控策略被引量:5
- 2010年
-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理论的视角研究了目前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中评价主体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主要包括角色心理障碍、晕轮心理障碍、首因心理障碍、从众心理障碍、成见心理障碍以及类群心理障碍6种,并提出了对评价者可能出现心理障碍的调控策略,主要包括软性调控和硬性调控策略。
- 尹志华邓三英汪晓赞
- 关键词:体育心理障碍
- 借鉴与纾解:芬兰“学校运动计划”的特征及启示被引量:6
- 2022年
- “学校运动计划”为享誉全球的芬兰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是推动芬兰学生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协调发展的重要行动抓手,对我国新时代“体教融合”和“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发展有重要借鉴与启示作用。文章通过对芬兰“学校运动计划”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全面总结了该计划的“体育文化营造、优质师资培养、体育活动拓展”3大内核要素,其整体特点体现为:(1)幼儿早期运动干预体系的靶向性;(2)网格化联动管理机制的全员性;(3)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专业性;(4)学校体育评估监测机制的系统性。在此基础上,借鉴芬兰“学校运动计划”经验,对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提出如下启示:(1)课程延伸:重视幼儿体育发展,推动学校体育关口前移;(2)多方联动:加强体育环境建设,实施综合性体育健康促进行动;(3)角色重塑:注重培养研究型教师,打造学校体育智力引擎;(4)技术赋能:探索体育增值评价,构建智能化评价生态体系。
- 杨燕国汪晓赞孔琳
-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青少年幼儿身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