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茂林

作品数:16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开封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肺
  • 4篇心肺复苏
  • 3篇心脏
  • 3篇术后
  • 3篇脑出血
  • 3篇护理
  • 3篇出血
  • 2篇心肺复苏患者
  • 2篇心肺复苏术
  • 2篇心绞痛
  • 2篇心脏骤
  • 2篇心脏骤停
  • 2篇骤停
  • 2篇外科
  • 2篇护理干预
  • 2篇绞痛
  • 2篇复苏术
  • 2篇干预
  • 1篇胆原性
  • 1篇心肌

机构

  • 15篇开封市第二人...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5篇汪茂林
  • 5篇金晓烨
  • 4篇张冬惠
  • 3篇张振平
  • 3篇田园
  • 2篇贺丽
  • 2篇杨超
  • 2篇田园
  • 2篇徐用祜
  • 1篇马传根
  • 1篇刘宇
  • 1篇张文田
  • 1篇吴海霞
  • 1篇周霖
  • 1篇霍本良
  • 1篇赵新爱
  • 1篇李桃英
  • 1篇张春民
  • 1篇徐永林

传媒

  • 2篇适宜诊疗技术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2篇白求恩医学杂...
  • 1篇淮海医药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性脑出血83例微创术后机械通气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中,符合机械通气指征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3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好转出院32例,自动出院24例,死亡27例。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合理机械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病死率。
汪茂林李桃英张冬惠吴海霞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治疗坠积性肺炎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坠积性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坠积性肺炎58例患者,按剂量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大剂量组(A组)29例,氨溴索500 mg加生理盐水500 ml。常规剂量治疗组(B组)29例,氨溴索6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2组均静脉滴注,2次/d,连续7 d。坠积性肺炎程度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描述。结果 A组肺部感染好转率明显高于B组(P<0.01),肺部感染计分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坠积性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汪茂林田园
关键词:脑卒中坠积性肺炎氨溴索
开胸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施行开胸术后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182例施行开胸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78例)和对照组(104例)。分析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吸烟、血氧饱和度、术前合并症、术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淋巴结清扫及全肺切除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除了混杂因素干扰的情况下,高龄(年龄≥65岁)、吸烟、血氧饱和度低(<95%)、术前有合并症、术前FEV1/FVC低(≤70%)及进行全肺切除是开胸术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65岁)、有吸烟史、血氧饱和度低(<95%)、术前有合并症、术前FEV1/FVC低(≤70%)及进行全肺切除是开胸术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汪茂林
关键词:胸外科开胸术心律失常
IAC-CPR和标准CPR在心脏骤停病人的应用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明确院内心脏骤停的病人在行标准CPR的同时附加IAC能否提高复苏成功率并探讨IAC -CPR下冠脉灌注压的变化。方法 :5 1例院内发生的心脏骤停病人随机分为IAC -CPR组 (即实验组n =2 5 )和标准CPR组(即对照组n =2 6)。对照组按照ABC程序紧急行标准心肺复苏术 (S -CPR) ;实验组在进行S -CPR的同时 ,在胸部按压放松时行一次腹部按压 ,按压力度为 15 0mmHg~ 2 0 0mmHg(1Kpa =7.5mmHg) ,按压频率为 10 0次 /分~12 0次 /分 ,压胸与压腹交替进行。两组均监测有创动脉压及右房压。结果 :实验组自主循环恢复率为 84% ,对照组为 5 4%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2 4h生存率分别为 68%、2 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实验组冠脉最高灌注压为 3 1.4mmHg± 11.4mmHg对照组为 13 .0mmHg± 6.9mmHg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IAC -CPR可明显地提高冠脉灌注压 ,增加自主循环恢复率和 2 4h生存率 。
金晓烨张振平张冬惠汪茂林张春民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患者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金晓烨周霖张冬惠赵新爱汪茂林杨超贺丽
该成果任务来源于开封市科技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08343号。国内外学者针对心肺复苏的动物实验研究有不少报道,多局限在炎性介质的表达,且均为动物试验,并未立足临床患者进行研究。对于临床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的肺损伤临床指标及影...
关键词:
关键词:影像学诊断
益气涤痰通腹汤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26例
2011年
目的:观察益气涤痰通腹汤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益气涤痰通腹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 mL,早晚分服。结果:治疗组26例中,痊愈7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26例中,痊愈5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57.69%。结论:益气涤痰通腹汤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汪茂林田园金晓烨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心肺复苏患者采用快速组合低温技术对脑保护可行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患者采用快速组合低温技术对脑保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复苏方式分为两组,即亚低温组及组合低温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复苏成功后24 h、48 h动脉血乳酸水平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经过半年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脑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组合低温组总有效率高于亚低温组(P<0.01)。组合低温组患者入院24 h、48 h同期血乳酸水平远低于亚低温组(P<0.05或P<0.01)。组合低温组入院24 h、48 h同期GCS评分远高于亚低温组(P<0.05或P<0.01)。结论快速组合低温技术在心肺复苏患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汪茂林
关键词:心肺复苏亚低温脑保护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的监测及意义
2001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脑出血患血清心肌酶进行监测。结果:(1)血清心肌酶与脑出血的部位有关,与出血量呈正相关;(2)急性发病死亡患者血清心肌酶高于存在活者;(3)脑出血患者于病初3天心肌酶水平最高,14天恢复正常。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进行监测有助于判断患者的心功能、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汪茂林徐永林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血清心肌酶心脏损害预后
高位硬外阻滞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初步研究
2000年
目的:探讨不稳定心绞痛简便宜行,适合推广的新疗法。方法:采用高位硬外阻滞及抗凝药的应用。结果:高位硬外组在终止心绞痛及各项缺血关监测指标改善方面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高位硬外阻滞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新方法。
徐用祜汪茂林
关键词:不稳定性心绞痛
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9
2001年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IPDT)在急诊和ICU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急诊、ICU需气管切开的急危重患者随即分为IPDT组及传统手术 (OT)组 ,对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性、置管时间及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IPDT组操作时间 (7 8± 4 1)min ,与OT组 (2 6 4± 14 6 )min比较 ,P <0 0 1;OT组发生与操作相关性死亡 1例 ,而IPDT组无。结论 :改良PDT技术较传统的OT技术迅速、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而轻 ,可广泛适用于各级医院 。
张振平霍本良刘宇汪茂林马传根何忠杰
关键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急诊ICU急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