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平

作品数:14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赤潮
  • 9篇亚历山大藻
  • 8篇有害赤潮
  • 5篇轮虫
  • 4篇毒性
  • 3篇东海原甲藻
  • 3篇原甲藻
  • 3篇扇贝
  • 3篇塔玛亚历山大...
  • 3篇鲈鱼
  • 3篇糠虾
  • 3篇甲藻
  • 3篇海湾扇贝
  • 3篇黑褐新糠虾
  • 2篇毒性监测
  • 2篇有害赤潮藻
  • 2篇褶皱臂尾轮虫
  • 2篇污染
  • 2篇链状亚历山大...
  • 2篇海洋污染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4篇王丽平
  • 13篇颜天
  • 13篇周名江
  • 10篇谭志军
  • 7篇陈洋
  • 4篇陈桃英
  • 4篇于仁成
  • 3篇王云峰
  • 3篇李钧
  • 2篇柳承璋
  • 1篇高春蕾
  • 1篇于仁诚
  • 1篇刘利平
  • 1篇张利永
  • 1篇张清春

传媒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毒理学杂志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07
  • 4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害赤潮藻对浮游动物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3年
有害赤潮藻对浮游动物的影响在赤潮危害的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综述了有害赤潮藻对浮游动物的毒害作用 ,主要表现为影响浮游动物的存活和生长 ,降低母体的产卵力、卵的受精率或受精卵的孵化率以及减慢胚胎发育或造成畸形 ,影响幼体的正常发育 ,抑制浮游动物的摄食和改变其正常行为等 ;这些毒害作用主要是由赤潮藻产生的藻毒素或其它一些胞外渗出物通过降低浮游动物对食物的利用率、造成生理损伤、破坏细胞膜、降低亲体产生的配子质量、抑制有丝分裂和胚胎发育等造成的 .某些赤潮藻营养成分单一如缺乏多不饱和脂肪酸 ,也会对浮游动物的生长繁殖产生影响 .
王丽平颜天谭志军周名江
关键词:赤潮藻毒素浮游动物
东海大规模赤潮对海洋浮游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正>本研究根据东海赤潮高发区现场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数量的变化,以及东海大规模赤潮主要原因种——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
颜天陈洋谭志军王丽平陈桃英周名江
关键词:有害赤潮东海原甲藻链状亚历山大藻
文献传递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鲈鱼幼鱼毒性效应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塔玛亚历山大藻 (Alexandriumtamarense) (ATHK)藻液能对鲈鱼 (Lateolabraxjaponicus)幼鱼 (2 5cm)的存活有明显的影响 ,96h的半致死浓度为 4 0 0 0cells mL .根据该藻PSP产毒量 37 4 8fmol cell (毒性为 11pg (STXeq) cell)计算 ,鲈鱼幼鱼的 96h半致死藻毒素浓度相当于 14 9 92fmol L (毒性为 4 4pg (STXeq) L) .通过对塔玛亚历山大藻藻液各组分 (都相当于 80 0 0cells mL) :藻细胞悬浮液、去藻过滤液、细胞内容物以及细胞碎片的毒性大小比较研究 ,发现藻细胞的毒性作用很强 ,与藻液相近 ,细胞内容物也有显著影响 ,其他组分无显著的毒性作用 ,结果表明幼鱼摄入PSP毒素是幼鱼致死的原因 .较大的幼鱼(12cm)对有毒藻不敏感 ,暴露在 10 0 0 0cells mL 10d后 ,存活率为 10 0 % .
颜天谭志军于仁诚王丽平周名江
关键词:毒性效应海洋污染赤潮
重要赤潮原因种——亚历山大藻毒性的比较
<正>通过对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和AT-6藻株)、链状亚历山大藻(ACDH藻株)和微小亚历山大藻(AM-1 藻株)的PSP毒素含量和组成以及它们分别对轮虫、黑褐新糠虾和鲈鱼存活影响的比较研究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AT-...
陈洋颜天谭志军王丽平周名江
关键词:亚历山大藻轮虫黑褐新糠虾鲈鱼
文献传递
我国赤潮高发区有害赤潮的危害形式与作用机理
颜天江天久邹迎麟周名江朱明远齐雨藻于仁成陈菊芳王云峰张清春陈洋陈桃英高春蕾李钧王丽平韩刚张利永
该项目首次以对浮游生态影响为切入点,特别是通过对关键种类中华哲水蚤影响的实验和现场研究,毒素累积、向上传递的规律,来了解了该海域连年发生的大规模赤潮对该海域生态、环境可能会带来影响具有显著的重要意义和创新性。证实亚历山大...
关键词:
关键词:有害赤潮
重要赤潮原因种─—亚历山大藻毒性的比较被引量:3
2005年
陈洋颜天谭志军王丽平周名江
关键词:亚历山大藻轮虫黑褐新糠虾鲈鱼
东海大规模赤潮对海洋浮游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颜天陈洋谭志军王丽平陈桃英周名江
关键词:有害赤潮东海原甲藻链状亚历山大藻
亚历山大藻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及致毒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研究了亚历山大藻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及致毒机制。结果发现:八株产PSP毒素的亚历山大藻和两株不产PSP毒素的相关亚历山大藻均显著抑制海湾扇贝受精卵的孵化,说明这种抑制作用在亚历山大藻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与PSP毒素无直接关系;一种PSP标准毒素STX也没有这种抑制作用,进一步证明可能存在其他毒素。以相关亚历山大藻为对象展开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藻对受精卵孵化的半数抑制密度(ID50)为1 000个.mL-1;其藻液、重悬液、去藻液、内容物和藻细胞碎片均显著影响受精卵的孵化;研究还发现该藻能改变了担轮幼虫破坏细胞膜结构和胞内结构,促使细胞内产生大量溶酶体,但溶酶体的稳定性下降,表明相关亚历山大藻可能通过影响海湾扇贝早期发育阶段的细胞结构和免疫功能而导致孵化失败。
陈桃英颜天刘利平王丽平周名江
关键词:有害赤潮亚历山大藻致毒机制
塔玛亚历山大藻和东海原甲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数量的影响被引量:24
2003年
通过对 2 0 0 2年 5月东海赤潮原因种 -东海原甲藻和亚历山大藻的单一藻种和两种藻混合情况下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数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现塔玛亚历山大藻 (ATHK )对轮虫有致死作用 ,其4 8hLC50 为 130 0cell·ml-1.藻的各组分毒性比较研究表明 ,只有藻液和藻细胞具有这种毒害作用 ,藻在早期生长阶段的毒害作用较强 ,毒性大小与藻细胞活性相关 .东海原甲藻在高密度 (4× 10 4、5× 10 4、10× 10 4cell·ml-1)时对轮虫种群数量在第 5d时开始有影响 ;东海原甲藻在低密度 (1× 10 4、2× 10 4、3× 10 4cell·ml-1)时 ,轮虫能够以其为食并进行生长繁殖 .两种藻混合情况下 ,东海原甲藻能够减轻塔玛亚历山大藻对轮虫的毒害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此次赤潮对东海的微型浮游动物种群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
王丽平颜天谭志军周名江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东海原甲藻褶皱臂尾轮虫
塔玛亚历山大藻对海湾扇贝胚胎发育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研究了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ATHK株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影响机制。将海湾扇贝受精卵暴露于不同密度的塔玛亚历山大藻ATHK中,观察其对胚胎孵化各阶段的影响,并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胚胎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该藻对海湾扇贝受精卵孵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IC50约为800mL-1;2000mL-1的ATHK延缓或破坏了胚胎的正常发育,胚胎内部出现大量溶酶体,原肠胚腔不能形成,且部分细胞出现胞质肿胀、线粒体自溶的现象,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功能性分化;观察发现实验组中有些担轮幼虫的外形畸变,鞭毛发育迟缓;至24h(D型幼虫)时,ATHK组中的D型幼虫数量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且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还发现ATHK藻细胞和胚胎碰撞接触的现象,这种碰撞接触可能对有害物质的释放和转移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颜天王丽平陈洋于仁成周名江
关键词:塔玛亚历山大藻海湾扇贝胚胎发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