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伯荪

作品数:165 被引量:3,244H指数:3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84篇农业科学
  • 83篇生物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0篇植物
  • 31篇群落
  • 24篇阔叶
  • 23篇阔叶林
  • 23篇黑石顶
  • 23篇常绿
  • 23篇常绿阔叶
  • 23篇常绿阔叶林
  • 22篇亚热带
  • 22篇薇甘菊
  • 21篇红树
  • 20篇种群
  • 19篇南亚热带
  • 17篇自然保护
  • 17篇自然保护区
  • 17篇保护区
  • 16篇黑石顶自然保...
  • 15篇亚热带常绿阔...
  • 15篇南亚热带常绿...
  • 13篇演替

机构

  • 162篇中山大学
  • 22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华南师范大学
  • 17篇中国林业科学...
  • 8篇广东内伶仃福...
  • 6篇中国科学院植...
  • 5篇中国科学院华...
  • 4篇河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广...
  • 3篇海南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学院
  • 2篇香港浸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省昆虫研...
  • 1篇西安近代化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广东省林业局

作者

  • 164篇王伯荪
  • 54篇李鸣光
  • 29篇昝启杰
  • 26篇张宏达
  • 25篇廖文波
  • 24篇彭少麟
  • 24篇张炜银
  • 21篇张军丽
  • 16篇王峥峰
  • 14篇周先叶
  • 12篇梁士楚
  • 10篇陈章和
  • 9篇郭志华
  • 8篇李志安
  • 7篇蓝崇钰
  • 7篇姜必亮
  • 7篇王勇军
  • 6篇黄世能
  • 6篇金建华
  • 5篇胡宏伟

传媒

  • 30篇中山大学学报...
  • 20篇生态科学
  • 16篇生态学报
  • 13篇应用生态学报
  • 11篇广西植物
  • 11篇热带亚热带植...
  • 9篇植物生态学报
  • 6篇Acta B...
  • 6篇生态学杂志
  • 3篇植物学通报
  • 3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环境科学
  • 2篇海南大学学报...
  • 2篇热带亚热带土...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第七届全国系...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7
  • 7篇2005
  • 6篇2004
  • 18篇2003
  • 26篇2002
  • 20篇2001
  • 27篇2000
  • 16篇1999
  • 11篇1998
  • 8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4
  • 7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0
  • 1篇1985
  • 2篇1984
  • 1篇1981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的有效性对菜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
1999年
研究了生长在3种不同磷水平下6种不同基因型菜豆的多项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①P水平显著影响菜豆的光合、蒸腾、气孔导度、叶磷浓度、光能和水分利用率、磷利用率及生物量等;②在同一磷水平下,不同基因型菜豆的光合、气孔导度、光能和水分利用率显著不同;③在各基因型中。
郭志华彭少麟王伯荪王伯荪
关键词:菜豆栽培生理生态指标有效性
广东黑石顶森林群落黄果厚壳桂幼苗出生和死亡特征被引量:11
1996年
对黑石顶森林群落中黄果厚壳桂种群幼苗的出生和死亡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黄果厚壳桂幼苗具有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特点,一年中以幼苗旺盛生长的季节死亡率最高,且死亡者主要是1年生和2年生的幼苗,3年以上幼苗很少死亡。幼苗出生和死亡与种群密度。
周先叶李鸣光王伯荪
关键词:黄果厚壳桂幼苗森林树种群落
基于cpDNA trnL-F序列数据分析海南陆均松种群的冰期后扩张被引量:14
2005年
针对热带树种陆均松Dacrydium pierrei de Laubenfels分布在海南的12个天然种群进行取样,测定了叶绿体DNA(cpDNA)trnL-F非编码区序列。序列长度介于868—876 bp.显示出长度多态性。碱基组成A+T含量较高,百分比值为64.17%-64.95%。通过统计简约算法共鉴定出30个单倍型。根据种群间分化度FST(=0.00)、基因流Nm(介于1.92—2.50)、AMOVA(24.17%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间,P>0.05)以及邻接树中单倍型的分支式样,发现海南的陆均松种群尚未发生遗传分化。另一方面,依统计简约算法构建的单倍型网图具“星状”特征,而且邻接树中多数单倍型合并于树的顶端。这些基因谱系结果提示海南陆均松种群在近期历史上发生过种群扩张。Tajima的D检验和错配分析结果也支持这种推测。结合地质和古孢粉学证据,认为残存于“避难所”的陆均松种群在全新世时,伴随全球气候转暖,在海南岛内可能实行了扩张。
苏应娟王艇陈国培孙宇飞江宇邓锋王伯荪
关键词:CPDNA遗传分化种群扩张
城市植被与城市植被学被引量:62
1998年
城市植被是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它具有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性质、特点、以及生境条件,属人工植被类群.研究城市植被的种类组成、结构、类型、动态和功能、以及城市植被与城市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应称为城市植被学或城市植物群落学.它是植被学或植物群落学的分支学科,一个新的学科。
王伯荪
关键词:城市城市植被
广东乐昌铅锌尾矿废弃地酸化控制研究被引量:22
1999年
对建立在乐昌铅锌尾矿废弃地的复垦实验地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12种不同的改良措施中,在废弃地上铺盖厚约20cm垃圾及20kg/m2石灰的改良效果最好,这一措施不仅提高了尾矿pH值和降低电导率,而且较有效地防止了下层尾矿的酸化。
胡宏伟姜必亮蓝崇钰蓝崇钰黄铭洪
关键词:铅锌尾矿酸化植被恢复废弃地土地复垦
海南岛种子植物区系的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的辐射性
将海南岛主岛的种子植物区系(233科、1201属、3215种)与其邻近岛屿(特别是广东沿海岛屿、西沙和南沙群岛)区别对待,研究其区系地理学特征,并从特征成分、共有种、共特有种等方面探讨该区系对邻近地区的辐射性,结果表明:...
廖文波王伯荪李鸣光
关键词:种子植物区系区系特征
文献传递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量与生产量研究Ⅴ.昆虫食叶量被引量:3
1993年
1 引言 森林的昆虫食叶量是森林第二性生产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第二性生产及物质循环都有很大意义,对森林虫害的防治也有积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对昆虫的食叶量、采食的特点及规律知道的很少。因此,深入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很有必要。
陈章和张宏达王伯荪
关键词:生物量常绿阔叶林昆虫食叶量
环境条件对马尾松和藜蒴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被引量:4
1998年
对广东南亚热带森林次生演替的先锋树种马尾松和次生演替过渡种藜蒴的种子萌发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弱光照强度对马尾松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影响;土壤的含水量对其影响稍弱,关联度rij=0.6134:芒萁浸泡液和混交林凋落物浸泡液对马尾松种子萌发的影响较藜蒴种子萌发小,对藜蒴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萌发率分别是对照组的27.3%和63.6%:而马尾松种子萌发的相应值分别是50%和75%;藜蒴种子萌发还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关联度rij=0.7039,较马尾松的相应值大,从而说明马尾松作为先锋树种优先占领荒坡芒箕草地在其种子萌发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杨小波王伯荪
关键词:马尾松藜蒴种子萌发率
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林下土壤的呼吸特征被引量:17
2004年
采用CI-31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及其附件,测定了广东省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南亚热带森林演替系列中的马尾松林和松阔混交林林下土壤的呼吸速率.测定结果显示:在自然条件下,马尾松林土壤呼吸速率在1.650~4.0 μmolCO2m-2s-1,松阔混交林土壤呼吸速率在1.70~3.950 μmolCO2m-2 s-1之间.林下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和土壤空气相对湿度可用拟合,据此并结合当地气象资料推算出马尾松林和松阔混交林的年均土壤呼吸量分别为31.027、36.629 tCO2hm-2,后者高于前者.
杨清培李鸣光王伯荪
关键词:马尾松林土壤呼吸速率演替过程森林演替森林群落
广东黑石顶常绿阔叶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的研究被引量:49
1993年
本文采用标准木和回归分析法(乔木层)及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研究了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 1.四种回归模型:(a)Y=a+bX,(b)Y=aX^b,(c)Y=ac^(bx),(d)Y=a+blnX都能成功地应用于该森林的生物量研究,但一般以(b)及(c)的相关系数较高。对较大胸径的样木组(D≥10cm)直线方程是唯一显著的模型。 2.森林总生物量为357.976t·ha^(-1),其中树干223.017(62.30%),枝45.834(12.80%),叶15.609(4.36%),根(D≤3mm的细根除外)73.517(20.54%)。生物量绝大部分集中于乔木层(353.520t·ha^(-1),98.76%)。总生物量及树干生物量随高度分布呈金字塔形,而枝的生物量相反。叶生物量以15m以上的林冠层比例较大,但林下层仍有相当比例,反映了森林结构的复杂性。叶面积指数为17.1。生物量径级分布显示出正态分布特点。 3.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别是树干生物量的1.27倍和1.60倍。对其他热带亚热带森林分析也得到相似的结果。
陈章和张宏达王伯荪张志权
关键词:黑石顶常绿阔叶林生物量生态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